“阅读导练”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2

“阅读导练”教学 方 法在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中的 应用探究

齐文浩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上庄乡中心小学 河北 保定 0743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文章以“阅读导练”教学法的内涵及流程为切入点,旨在改变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详细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阅读导练”教学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导练”、课堂教学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但是,我们现有的课堂大多呈现为“教师满堂追问,学生疲于应答”的状态,学生看似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但他们的学习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被动地接受教师预设好的教学目标,被动地参与教师安排好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可学生的所得甚微。课堂教学中所呈现出来的现象是,教师与少数尖子生之间的对话,其他多数学生是旁观者、听众而已。这种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因此,为改变这种现状,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阅读导练”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二、什么是“阅读导练”教学方法?

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经过理论论证、深入研讨、课堂实践后,我发现: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阅读导练”教学方法的内涵就是:通过“阅读”--“导”--“练”三个环节,在启发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首先,“阅读”环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行为。即学生通过从视觉材料中通过获取信息来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这一环节包括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实践操作等不同方式的自主学习。这里给学生提供的视觉材料是广义的,可以是文字、图片、符号、公式、图表、视频等材料。

其次,“导”环节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引导行为。这里的“导”包括课程新授前的导入语、学生自主学习前老师的要求和引导、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后的以学定教式的指导以及学生练习后的适当辅导。

最后,“练”环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内容训练。这里的“练”包括学生自学后的展示演练和学习新知后的当堂练习等。

在“阅读导练”教学方法应用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教就很自然地转变成为了学生的学。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和“练”的主体都是学生,“导”的主体是教师,这非常符合我们一直在倡导的“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因此我这么理解“阅读导练”教学方法应用下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在老师的全程主导作用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直至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阅读导练”教学方法的基本流程

(一)“阅读”。

教师在备课阶段都会仔细研读课标和教学用书,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资源,在这一阶段,教师就需要将某课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课堂自学中有明确的阅读导向,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学会学习。

1.导入新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按照谜语导入、复习导入、情景激趣导入等方法导入新课教学即可。

2.出示阅读提示。在学生进入“阅读”环节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有明确的阅读导向,出示阅读提示。这里的阅读提示应该:提示阅读时间、提示阅读内容、提示阅读方法(可以是自学、合作、做实验等)、提示阅读标准(即阅读后应能解决哪些问题)、提示自学后的展示方法和要求(汇报、提问、检查等)。

3.学生“阅读”自学。学生按照老师出示的阅读提示,按要求进行“阅读”自学。

4.老师巡视学生的“阅读”自学过程。巡视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的自学学情,为下一阶段“导”做准备,在此环节一定要做到关注全体学生、发现有代表性问题,同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不干扰学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自学氛围。

(二)“导”。

“导”环节应安排在学生“阅读”环节以后,目的就是要通过展示自学成果,来暴露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学定教,落实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学习目标达成。

1.学生展示“阅读”环节的自学成果。老师需要做的是:首先,根据巡视时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学生展示。其次,照顾全体学生,给不同层次学生展示机会。最后,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让学生分层展示,让问题有条理地清晰地暴露。

2.通过自学情况,进行引导。在解决问题地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师生对话,和学生充分交流,设计生生对话,让学生和学生间有互动。通过暴露出的不足来决定整个“导”的过程,帮助学生落实学习目标。为了更完整地把握课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备课阶段尽可能多地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并确定好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3.课中备课,随机应变。如果学生暴露出了教师没提前预设到的问题,教师要随机应变,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前备课内容进行调整。

(三)“练”。

“练”就是当堂训练,就是为学生搭建平台,检验当堂学习效果,暴露问题,查漏补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1.布置练习内容。确定当堂训练的内容需要做到:课前提前预设,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必要时进行当堂调控。同时,要注意练习内容一定要紧扣当堂教学目标,做到学以致用。除此以外,练习内容要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分层次设置,最好设置形式多样、有趣的练习题,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准备好,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给学生。

2.学生练习。学生依据教师预设好的练习内容进行练习巩固。

3.教师巡视,发现练习中暴露的问题。

4.展示练习成果。教师记录下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找学生展示,让共性、个性问题有条理地清晰地暴露出来。

5.老师辅导。教师辅导学生暴露出的共性问题,答疑解惑。利用学生思考问题、更改错题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学生进行个性辅导,对症下药,必要的话,把个性问题展示给其他同学,引起注意。

至此,“阅读导练”教学方法基本流程已经结束,教师需要根据整堂课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重点提示,并依据学生掌握情况,布置相应的课下任务。

“阅读”、“导”、“练”三个基本环节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不是单独呈现、互相割裂的,而是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的。因学情不同,科目不同,课型不同,年级不同,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并探索“阅读导练”教学方法,让它更高效地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阅读导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就是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满堂灌”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更多地表现在为学生设计探索交流的情境,提供共同活动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如独立思考,互相检查,自我纠正等)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学、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应用“阅读导练”教学方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定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也更会成为全面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必不可少的过程!

*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研所“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阅读导练”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92013)的相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