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学在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3
/ 2

色彩心理学在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李美艳

北京建筑 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学院 北京 100044

摘要:本文主要在对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民安小区内公共空间调研的基础上,发现日照时间短、范围窄是这个空间内的首要问题之一,并了解到居民切实的功能需求为还原成儿时的环境,基于以上两点,提出了在该空间中引用色彩心理学,从人的心理和知觉出发,在此类公共空间中营造出充满阳光的空间感,并结合当地居民需求设计功能区,试图将此空间打造成为一个满足群众切实需求的积极空间。

关键词:色彩心理学,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研究对象

1、区位概况

项目地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由民安小区南区26号楼三面围合而成的U形公共空间,三面塔楼均为17层,北侧紧邻北新桥派出所南墙,向北则有南馆公园及俄罗斯大使馆,占地面积约为4216m2。民安小区建于2003年,属于回迁楼,同时又是北京第一个生态试点小区,配合小区建设,运用科学、环保、绿色的理念,在附近的南馆公园内同步建成一座占地800平米的“中水处理站”,民安小区的居民入住以后,将把小区居民的生活用水经“中水处理站”处理成一级用水,用于公园水景营造和树木养护,园内循利用后的中水还可以再次用于园林灌溉、环卫降尘。

2、基地现状与存在问题

1)日照时间短,范围窄

民安小区内公共空间三面被17层筒子楼所包围,北侧为高5层的北新桥派出所建筑,整个公共空间呈盆地状,太阳很难照射进入,尤其是冬天,几乎没有阳光直射。通过建模分析,该空间的日照情况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从2月6日开始,空间内出现阳光,区域主要集中于北侧,至4月6日,日照范围自北向南扩大,最多扩大到派出所南墙,每天最多持续时间为5小时左右,日照范围很窄,大面积照射在派出所建筑上,很难照射到空间中;4月6日-6月21日(夏至),日照范围扩大到派出所南墙南侧,开始照射到公共空间内,以6月21日中午12:00阳光最充足,这一天阳光持续时间可达八小时;夏至过后,直至11月6日,阳光照射区域逐渐向北侧减少,并且于11月6日开始无阳光照射,整个冬天几乎没有阳关照射。

2)空间零落,缺少活动空间

整个社区内,公共空间面积占地4216m2,面积相对来说较大,但是就现状而言,实际供居民公共活动所使用的空间很少,且现状场地内三面划线,大部分空间被机动车所占据,造成场地拥堵;同时存在公共空间被个人侵占的现象;非机动车随意停放,杂乱无序,场地可达性较差;场地东北角有一处活动健身场地,但由于年久失修,已经不适用于居民使用,因此使用频率较低;剩余空间则被配套设施包括信箱、广告牌、垃圾桶等占据。整体空间感比较凋弊消极,活力指数低,缺少公共活动空间。

3)公共绿化缺失

较为舒适的社区公共空间应该由满足居民需求的公共活动空间以及绿化空间同时构成的,而本文研究对象民安小区内的整个公共空间内绿化都是缺失的,仅有部分高大乔木保留。场地内留给绿化的面积相对整个空间而言并不少,但是就现状绿化而言,绿化质量堪忧,基本属于空置裸露土层状态,没有起到欣赏、美化环境的作用,并且缺乏有效的绿化维护,导致整体绿化处于缺失的状态,致使整个小区内空间感比较凋敝。

基于居民心理需求的场地功能分析

民安小区内的人群主要可以细分为退休老人、上班族、以及学龄儿童,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这三类人群的心理需求,来确定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

对于退休老人而言,他们持有一种孤独、依赖亲人、回忆往事的心理,因此在设计的同时,可以充分结合老树下的空间,营造休息休憩的空间,包括注意营造回忆类的空间,例如室外影院、园艺种植、葡萄藤架等。

对于上班族,他们需要的是缓解压抑的上班情绪、疲惫的心情,可以通过增加温馨的基础设施,如设置无障碍坡道,增加入户照明,增加归家的喜悦感,包括设计一些能够供青年人使用的休闲娱乐的设施,以缓解疲惫的上班心情。

对于学龄儿童而言,主要需要的功能包括娱乐设施,以及放学后写作业的需求,因此在设计时可以增加例如儿童滑梯、秋千、沙坑等利用率较高的基础设施,还可以通过设计简易座椅增加儿童休息写作业的空间,来满足学龄儿童的需求。

、色彩心理在公共空间改造更新中的应用

1、色彩的选择及功能定位

由于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具有可变换性,并且可以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搭配出不同的效果,能够引起人们视觉上有不同的感受,而不同的色相又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与象征不同的心理感知[1]。比如使用红色和黄色搭配,会使人联想到婚庆或者新年的场景,代表祥和喜庆的氛围[2]。将色彩心理学应用到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中,可以通过人的视觉反映出空间的形象,来弥补空间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例如阳光不足造成的空间凋敝、毫无生气等现象。

基于民安小区内公共空间设计中色彩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空间内所存在的日照时间短,范围窄的问题来选择的,想要通过色彩的组合搭配来为此空间在人的视知觉上营造出充满阳光的感觉。因此根据阳光合成的七种颜色,赤、橙、黄、绿、蓝、靛、紫来进行选取颜色,并将此七种颜色的同色系进行归类组合,最后形成红色系、黄色系、绿色系、蓝色系四类颜色。

通过对居民需求调研的分析,得知此公共空间内的功能设计主要需要包括运动休闲区,儿童娱乐区,回忆类、老人等休闲区,以及绿色有氧休闲区等四类主要的功能。因此根据不用的颜色具备不同的联想和象征,以及色彩之于人的不同感知,对以上四类颜色按照功能需求进行功能定位,红色系代表运动、温馨、青春,属运动休闲区域;黄色系代表阳光、活力,属于儿童娱乐区域;绿色系代表健康,希望,属有氧休闲区域;蓝色系代表永恒、沉稳,属回忆类、老人休闲区域等。

2、场地公共空间平面的形成

整个空间内有保留人防建筑(长10m*宽7m)一处,因此根据人防建筑宽度7m为设计方块模数,整个场地均根据7*7m方形场地进行布置;而漫步道的宽度则选取人防建筑与派出所南墙面的距离3米为依据,设计成宽度为3米的漫步道环线;并根据以上对色彩进行功能分类,以及对居民空间需求的调研,将其结合,得出本设计策略的一个整体的平面,具体功能区包括生态廊架区、立体停车区、棋牌区、健身设施区、秋千广场区、室外剧场区、儿童沙坑、儿童攀岩洞区、儿童滑梯区、弹跳广场、以及阳关草坪区等。

3特色设计

通过对整个场地空间进行重新设计,挖掘出场地内主要包括两个特色设计,第一个为生态廊架区。生态廊架的设计概念主要是由于在进行居民访谈的时候,大部分居民想要还原老北京坐在胡同里聊天的场景,因此整个廊架的设计选在了立体停车的西侧,场地为长条形,在具备有胡同聊天的感觉的同时也要满足了不遮挡阳光的作用,因此廊架的材质采用木构架,形式采用直线式,且顶部无遮挡,整个形式以简洁高效为主,廊架周边配以曲线座椅,供来往居民闲聊,并配以简单桌椅,希望能够为小学生们提供一个放学写作业的好去处。

其次为室外剧场。室外剧场的设计概念,则主要是想利用保留人防建筑的东立面,人防建筑保留,其裸漏的外观是影响到整个场地空间的环境效果的,因此为了充分利用此处建筑,并且为整个空间还原一种小时候在院子里聚在一起看电影的场景,将此处设计成一处室外小型剧场。在白天的时候,东立面作为社区内孩子们涂鸦的一面墙,可以激发孩子们画画的乐趣,当夜晚降临,则又可以变成一个小型室外影院,充分利用人防建筑的立面,在场地内营造出不同的场景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倩倩.色彩心理学视角下中学校舍建筑色彩研究[D].河北: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9.

[2]张冬.色彩设计在公共空间环境中的运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9):86-87.

[3]吴伟晶.色彩心理学在景观设计空间中的运用[J].居业,2015,(16):46-48.

[4]沈佳立.色彩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5): 230.


[作者简介]李美艳(1991–),女,汉,河北省唐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