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E”教学:幼儿园科学教育新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3

“5E”教学: 幼儿园科学教育新模式

谢琦 林乐秋

浙江省 温州市第七幼儿园 325000


【摘要】“5E教学模式”基于有效提升幼儿各类型科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的科学素养,着重从年龄目标设置、科学活动组织策略两个块面进行架构,构建出了具有科学特色的“5E教学模式”。“套叠式”的目标制定,不仅区分了各年龄阶段活动的不同层次性,同时也将目标设置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幼儿在年龄的逐步提升中时刻进行更替。针对集体教学活动、科学区域活动、奇妙科学乐园,不同的活动策略使科学活动的开展更加灵活与有针对性。

【关键词】 5E教学模式 科学教育 课程设置

当下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都非常注重科学探究,但更多的只是按照书本上正确的理论来展开探究,强调的是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来进行探究,没有充分关注幼儿前概念的引发和暴露。而5E教学模式包含五个环节: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 (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将基本概念和探究的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符合当前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发展趋势。

一、“套叠式”目标——在不同年龄段5E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5E教学模式目标的设置与要求上都有所不同。对于小班幼儿,以调动其感知觉为主;对于中大班幼儿,则注重探究欲望的生成,以及探究过程的专注与思考。

5E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小班为最中心、最易达成,而到大班则需要达成囊括小班、中班的综合性目标,形成“套叠式”目标设置。




60d400866a93a_html_676829ad32582e74.png

  1. 五步式”策略——在不同科学活动中的5E教学模式运用策略

1.灵活探索——科学集体游戏中的运用

在开启5E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重视科学集体游戏的自主自发性,以及在活动中教师的参与性,最终以主题的形式呈现。通常围绕一个主题,每周开展两次分组科学探索活动,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幼儿在感兴趣的主题探究内容中自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游戏和探究中,尽情体验与感受,提升已有经验。

1师幼共同参与。每一个探索中的主题生成都来源于幼儿对生活中某一现象感到好奇,想要进行深入探索;也可以是对已有经验产生质疑想要的到验证;或者是一个奇思妙想想要进行探究。

2体验探究过程。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积极自主的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答问题,步步探索、步步认识学习。

3讨论梳理总结可以是幼儿在过程中针对自己的发现进行直接交流,也可以在某一个阶段通过过程的分享对探究结果进行总结性的交流沟通。

4更新已有经验。在探索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将获得的经验与原有经验进行对比,补充已有经验,使所获经验更为丰实与具体。

5四动评价策略。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也是活动成效落实的主体,“四动”评价可以多方位关注到幼儿游戏中的状态,反馈幼儿游戏中的情况。

2.自主创新——科学区域游戏中的运用

在5E模式下,幼儿区域游戏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寻找需要的材料进行各种探索,体现了幼儿游戏的自发性,而游戏过程中的记录,与同伴、教师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与发现,则更是提高了幼儿的综合能力。

例如:大班幼儿在科学区域玩“多米诺骨牌”的时候,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从而延伸出了以“多米诺”作为载体的5E教学模式下的科学区域活动。

1收集游戏材料。在幼儿确定想要探索的内容后,一般通过以下途径收集材料:

a.区域材料库。幼儿可以在其他区域的材料库中收集需要的材料,在“多米诺”的探索游戏中,幼儿在美工区裁剪小纸片代替木片制的多米诺骨牌;在益智区寻找到小弹珠;在建构区寻找到房子型积木作为障碍物的哪个,将这些需要的材料都放置在统一的架子上做准备。

b.来源于生活。区域的材料库中不能满足幼儿探索的全方面,因此幼儿在讨论过方案之后,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在生活中收集所需的其他材料。

2自主进行探索。幼儿的探索是自由的,他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场地与材料,进行自由搭配与尝试,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问题与困难,但是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获得游戏中成功的经验。

3记录游戏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记录,不仅能够及时将所思所想、所做所得进行记录,更能够在分享的过程中有所依据,是分享更具条理性与说服性。

4迁移所得经验。幼儿理解了某种科学现象后,可以利用了解的科学知识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

5分享游戏成果。区域游戏的分享与点评相结合,以过程式分享与成果式分享两种行为为主。

a.过程式。更为注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于问题的发现与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幼儿将游戏过程中的记录作为分享的依据,不仅能够进行准确地回忆与描述,更是对经验的梳理。

b.成果式。以完成的作品作为展示的主体,幼儿可以进行直接现场操作或是静止展示的方式,与大家介绍游戏过程中的所感所悟,师幼也能直观游戏成果。

3.自主游戏——“奇妙科学乐园”中的运用

我园自2004年开始启动“科学特色教育”研究,十多年来提炼教育特色,强化教改实践,打造科学游戏课程。我们重在“玩”形式上的探讨,实现了由点到面的提升转变,构建了孩子每周期待的“奇妙科学乐园”。

在此基础上,我们融合5E教学模式,将幼儿园整个环境创设成孩子们快乐自主探究的乐园,采取开放的游戏模式,让幼儿在“奇妙科学乐园”中,自主去完成挑战和任务,在此过程中,不断晋级,成为幼儿园的“奇妙博士”。

1组织流程

25E教学模式下乐园的实施策略

a.确定主题——“共商策略”参与互动讨论。我们重视家园的共同参与,形成师幼共商、家园共商、师师共商三方面的“共商策略”。

·师幼共商主题内容。教师和幼儿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围绕主题目标的要求,共同进行游戏内容的初步设置。

·师师共商主题内容。教师将幼儿与家长的想法进行整合,并考虑幼儿年龄特点与“最近发展区”,商讨适宜幼儿进行游戏的内容,进行场馆的划分。

·家园共商主题内容。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在家里与幼儿收集感兴趣的主题内容,在班级主题的问题树中体现出来。

b.自主探究——奇思妙想下的深入探索

幼儿的游戏不再是无目的的,而是在经过思考与讨论之后,有设计、有交流、有尝试、有修改、有合作的一个整合性、自主性游戏。

c.解释总结——分享体验提高表达能力

幼儿通过对自己游戏过程记录,将区域游戏中的想法与发现进行经验性的总结。这个过程有所依据,幼儿的每一个游戏步骤都清晰明了,不仅是真实的过程,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在解释的过程中得到提示,表达的流畅性有所提升。

d.经验迁移——丰富体验,联系幼儿生活

幼儿在“奇妙科学乐园”中所学所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延伸与持续性的探索。例如在“果园大聚会”游戏中,幼儿了解到蔬果生长的位置与环境特点,之后许多幼儿对于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寻找到草莓、西瓜、西葫芦等种子,在种植园里进行了种植活动。

e.评价策略——“奇妙博士”激励幼儿前进

在“奇妙科学乐园”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与孩子共同设计了游戏通行证。每位幼儿持有一本通行证,完成一项游戏挑战时,根据完成情况可以得到1-2个贴纸奖励,当集齐一定数量的贴纸时,幼儿便能成为幼儿园的“奇妙小博士”,以此激励孩子参与每个活动的兴趣。


三、“5E教学模式”新成效

(一)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在5E科学教育模式下尽情探索,乐于操作动手,大胆进行提问、讲述,善于用各种方式进行记录与表述,善于自主发问、自主解决科学问题,综合提升科学探索能力。

我们对在园的幼儿进行了游戏能力和科学素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在5E科学教育模式的渗透下,幼儿的科学素养有了显著的提高。

表1:2017年-2018年4-6岁幼儿游戏能力五因素发展差异显著性比较(本园)

Ha: diff ! = 0 Pr (∣T∣>∣t∣)

年龄 图表解读 矛盾处理 合作意识 创新能力 动手操作 不显著因素

4岁 0.0080 0.0038 0.0020 0.0098 0.0037 0.8978

5岁 0.0076 0.0002 0.0005 0.0026 0.0025 0.7962

6岁 0.0002 0.0001 0.0004 0.0007 0.0000 0.7512

表2:2017年-2018年4-6岁幼儿科学素养发展差异显著性比较(本园)

Ha: diff ! = 0 Pr (∣T∣>∣t∣)

年龄 观察力 专注力 意志力 探索能力 认知能力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不显著因素

4岁 0.0483 0.0093 0.0324 0.0419 0.0493 0.0378 0.0271 0.9876

5岁 0.0362 0.0045 0.0212 0.0163 0.0263 0.0174 0.0156 0.8752

6岁 0.0136 0.0023 0.0176 0.0067 0.0036 0.0023 0.0055 0.5657

由表2可知,在幼儿科学素养发展差异显著性比较中,幼儿的专注力、探索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着显著的提升。

1.成为解决问题的小能手

由于活动的自发自主性,在幼儿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常会遇到阻碍继续探索的小问题与小困难。这时候幼儿可以通过寻求同伴帮助、找寻家长助力、委托教师帮忙、自主寻找资料等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在长期以往的自助过程中,幼儿不仅解决了当下遇到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知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2.成为善于交流的沟通者

活动过程中的讨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分享形式的多样性等,无形中促进了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5E教学模式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我想要玩、我想要说”的机会,幼儿从初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如何表达,到后期能够勇敢积极地表达参与游戏的愿望,并且在分享环节中进行有条理地表达,都是幼儿在游戏中逐渐进步的表现。

3.成为能思会玩的科学家

创意推动发展,在5E教学模式中探索的主题内容来源于幼儿自身的兴趣点或是疑问之处,为了达成最终的探索目标,幼儿会努力进行收集、实验、操作,同时探索不再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而是有机地结合身边可利用的一切资源,拓展探究的方向。幼儿在多元、开放的环境里,在“自然、自主、自由、自信”的氛围中感受探究与游戏的乐趣。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5E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固化教学模式,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打破了教师的固有思想,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使其真正融入幼儿游戏之中,同时也利用教研形态的改变促使教师能够将理念更好地进行转变。

1.从“引领探索”到“共同参与”——提高科学教育的自主性

原有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设计,从活动的引入到知识内容的提炼,幼儿都跟随教师的引领逐步进行探索。然而在5E模式中,教师与幼儿形成平等的互助关系,真正以儿童为主体,以幼儿的视角进行游戏。

2.从“乐于总结”到“讨论倾听”——转变游戏经验的给予性

教师不再一味将幼儿的活动内容、过程、知识进行总结,而是鼓励幼儿通过自身讨论后将自身的经验与大家进行分享。教师作为倾听者,与幼儿共同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幼儿通过以获得的知识进行回答与总结。

3.从“旁观观察”到“体验观察”——发现游戏观察的新角度

以往游戏中教师对于幼儿游戏时的观察总是习惯性地“置身事外”,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与分析。而在5E模式下,教师从旁观者的角色变为了参与者,投身于幼儿的游戏之中,感受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互动,从而进行更为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观察。

(三)构建科学教育新模式

与以往的参与式、自主性的科学活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更突显了幼儿在问题的解决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幼儿真正作为游戏的主主体,让他们对自己的游戏内容进行设计,对游戏中的收获进行总结,评价与分析也将教师作为辅助者,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对自己与同伴的活动进行评价,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已有经验,也对幼儿观察、倾听、分析等能力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什么样的失败才是成功之母?——有效失败视角下的STEM教学设计研究[J]. 刘徽,杨佳欣,徐玲玲,张朋,王司闫.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6)

【3】美国STEM教育案例中的“5E”教学模式的分析及启示[J]. 顾文佳,曹志江. 中学生物学. 2020(05)

【4】指向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探究[J]. 王宏,刘丽,马池珠. 现代教育技术. 2020(03)

【5】5E教学模式在科学思维培养中的应用——“思维训练营”设计[J]. 周易. 中学生物教学. 2020(0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