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目的:研究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做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2组,分成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抗生素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药学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情况(联合用药不合理、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频繁更换药品、用法不合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肝脏损伤、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联合用药不合理、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频繁更换药品、用法不合理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1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1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生素治疗期间,采用药学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抗生素、药学干预、不良反应、不合理应用
临床感染疾病、术前预防感染过程中,抗生素的应用比较普遍,特别是国内门诊以及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更高。相关研究表明[1]:我国每年,人均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为138
g左右,和美国人均比较,超出10倍左右,如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则会明显升高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从而使临床治疗难度越来越大。临床药学是指研究药物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本次研究,作者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2组,分析药学干预应用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中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为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随机分为2组,分成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抗生素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药学干预,观察组患者中年龄范围在25-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7±4.62)岁,男性患者有57例,女性患者有43例,对照组患者中的年龄范围在25-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6±4.72)岁,男性患者有55例,女性患者有45例,患者在同意书上签字,上报给我院的伦理委员会,在得到批准后,开展研究。研究对象中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抗生素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药学干预。
常规抗生素管理:以患者的处方为根据,给患者讲述处方中药物用法、用量、服用次数、服用时间。
药学干预:①强化宣传:临床药师需要将抗生素的使用现状以及不合理应用的危害性告知医护人员,提升其重视度,然后在将抗生素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提升其用药配合度;②强化特殊抗生素的管理: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合理调整部分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规范临床应用执政,制定审批制度,特殊类型的抗生素需要副主任以上职称的医生签字方可审批;③强化监测细菌耐药性:做药敏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紧急,则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抗生素,同时,做好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的使用方案;④药师查房:临床药师每天需要查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合理使用抗生素。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情况(联合用药不合理、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频繁更换药品、用法不合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肝脏损伤、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联合用药不合理、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频繁更换药品、用法不合理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情况比较[n(%)]
组别 | 例数 | 联合用药不合理 | 超适应症用药 | 超剂量用药 | 频繁更换药品 | 用法不合理率 |
观察组 | 100 | 3(3.0) | 8(8.0) | 7(7.0) | 5(5.0) | 5(5.0) |
对照组 | 100 | 11(11.0) | 18(18.0) | 17(17.0) | 15(15.0) | 14(14.0) |
X2 | - | 4.916 | 4.421 | 4.735 | 5.556 | 4.711 |
P | - | 0.027 | 0.036 | 0.030 | 0.018 | 0.030 |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1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1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情况[n(%)]
组别 | 例数 | 肝脏损伤 | 胃肠道反应 | 过敏反应 | 发生率 |
观察组 | 100 | 0 | 2 | 1 | 3(3.0) |
对照组 | 100 | 3 | 6 | 2 | 11(11.0) |
X2 | - | - | - | - | 4.916 |
P | - | - | - | - | 0.027 |
讨论
抗生素是一种微生物分泌物,起到杀菌以及抑菌作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抗生素的应用逐渐频繁,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已经是临床中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2],因此,应用有效措施,保证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十分重要的。药物干预是指临床药师根据处方,干预患者用药,保证患者的药物用法、用量正常并合理,有效控制不良反应,进而保证抗生素的应用合理性[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联合用药不合理、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频繁更换药品、用法不合理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抗生素应用期间,通过药学干预,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反应,避免出现不合理应用情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璐. 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做法与应用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181-182.
[2]董生顺.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及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008):112-113.
[3]王常荣, 王元元. 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 011(007):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