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理论在身心皮肤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调研医院收治的94例皮肤病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情绪、中医临床症状,以及两组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理情绪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评分均显著改善,组间对比观察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74%)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皮肤病患者进行护理中,落实对患者中医情志护理,利于消除患者心理情绪,且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其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
【关键词】中医情志理论;身心;皮肤病;焦虑抑郁
伴随着社会压力增加,皮肤病患者发病率明显提升,针对该病在治疗中,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随着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改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得到推广,临床中愈加重视中医情志理论指导下护理与药物联合应用作用。本次研究将调研医院收治的94例皮肤病患者作为诊断护理对象,随机分组后使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结果,分析中医情志理论对皮肤病患者改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将调研医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皮肤科收治的94例皮肤病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建立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7例,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9.1±2.2)岁;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29.7±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辅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常规皮肤处理和心理评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并适时反馈给医生,同时安抚其不良情绪,降低其心理压力,适当给予其安慰和鼓励,提升其对护理配合度。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理论进行护理:(1)情志类型划分: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情绪变化,并结合中医学中对患者情绪判断方式,确定其有无思虑、悲忧、焦躁、易怒等症状,并进行情绪分类,给予其相应护理干预方式;(2)悲忧患者护理:采用言语开导、以理遣情方式,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引导,帮助其平复情绪。然后在适合时间向患者进行疾病有关知识讲解,并详细说明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以及实施必要性,耐心解答患者疑惑,消除其顾虑,提升患者对治疗配合程度。(3)思虑患者护理:患者情绪抑郁会对患者脾脏造成一定损伤,甚至导致患者七情过极,出现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等症状,引发气结成疾,进而对其整体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应从疏肝理气方面考虑,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并指导其采用合理运动等方式进行情绪宣泄,帮助其恢复良好心理状态。(4)易怒患者护理此类患者多数伴有烦躁情绪,且易出现反感心理,护理中应鼓励患者进行情绪发泄。(5)焦躁患者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中,应先让患者了解疾病,掌握疾病对自身影响以及配合进行护理、治疗作用,然后采用移情易性方式平复情绪,提升其对护理人员信任与配合。
1.3观察指标
(1)心理情绪:患者焦虑、抑郁分别使用焦虑量评价表(SAS)和抑郁量评价表(SDS)进行评分,评分越低焦虑、抑郁状况越轻[1]。
(2)症状评分:比较护理前后瘙痒红肿症状评分,根据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评价,评分越低症状越轻[2]。
(3)满意程度:使用医院自制调查表进行统计,根据自身主观感受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等级:非常满意(≥90分),较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组间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评分更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 | SAS | SDS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 | 47 | 60.93±5.64 | 42.16±2.04 | 64.65±5.63 | 48.97±2.61 |
对照组 | 47 | 60.87±5.27 | 50.27±2.13 | 64.58±5.81 | 56.23±2.04 |
t | - | 0.053 | 18.852 | 0.059 | 15.025 |
P | - | 0.958 | 0.000 | 0.953 | 0.000 |
2.2两组护理前后中瘙痒红肿症状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中瘙痒红肿症状得分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 | 护理前 | 护理期间 | 护理后 |
观察组 | 47 | 8.64±1.19 | 4.93±0.87 | 2.13±0.53 |
对照组 | 47 | 8.59±1.20 | 6.61±0.86 | 4.25±0.62 |
t | - | 0.203 | 9.415 | 17.819 |
P | - | 0.840 | 0.000 | 0.000 |
2.3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74%,对照组为80.8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较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率 |
观察组 | 47 | 26(55.32) | 19(40.43) | 2(4.26) | 45(95.74) |
对照组 | 47 | 18(38.30) | 20(42.55) | 9(19.15) | 38(80.85) |
| - | - | - | - | 5.045 |
P | - | - | - | - | 0.025 |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心理学家对心理与疾病间关系研究,提出了“心身疾病”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生理疾病,已经成为临床中常见疾病。由于皮肤病外在皮损程度会对外表美观性产生影响,且瘙痒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而心理方面问题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应重视对患者情绪关注程度,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护理。中医学属于一门人文主导性医学,在皮肤病治疗护理中,关注情志对疾病影响,临床中已经开始依靠中医情志理论展开相应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3]。
本次对皮肤病患者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SAS和SDS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降低,组间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95.74%)均高于对照组(80.8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对皮肤病患者进行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身心状态可起到一定改善效果,在此基础上落实对患者中医情志护理,利于进一步消除负面情绪以及疾病临床症状对患者影响,可促使其病情快速康复,患者对护理方式具有较高满意程度,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皮肤病患者护理中,可取得一定效果,而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措施后,干预效果更加显著,利于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正常身心状况。
【参考文献】
[1]文艺,吴大兴,吕雪靖,李涵贵,刘晓婵,杨裕萍,徐云轩,赵英.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精简版信度及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1436-1438.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J].中华皮肤科杂,,2020,053(002):81-88.
[3]曹燕,魏薇萍.中医情志疏导对急诊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05):210-213.
一作简介:曹云(1982年-),男,汉族。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从事中医医史文献、八桂医学等研究。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示范专项。项目编号:K201137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