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泰能源(准格尔)有限公司质检部,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轻液和重液的密度,并以轻液、重液为母液进行密度梯度柱的配制,同时采用GB/T 1033.2-2010推荐的方法做对照试验,对两种方法配制的梯度柱的线性拟合效果、灵敏度、稳定性等进行比较,得出最终结论。
关键词:密度梯度柱;计算公式;配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聚乙烯树脂密度测定的梯度柱的配制方法,并从梯度柱线性拟合效果、灵敏度(相对于每单位柱高)、稳定性等几个方面比较该方法与GB/T 1033.2-2010推荐的配制方法的优劣,并给出比较结论。同时,探讨了可能影响梯度柱配制效果的一些影响因素。
1密度梯度柱的配制装置及配制方法
1.1 密度梯度柱配制装置
使用英国Ray-Ran公司的RR/DGA型密度梯度仪或与图1类似的梯度柱配制装置,其主要组成部分及规格为:
密度梯度柱:带盖圆柱形玻璃管,直径5.3cm,总高度85.5cm,其中标尺刻度范围0-70cm,最小刻度2mm。
恒温水浴槽:控温范围0-100℃,控温精度±0.05℃,底部有恰好能夹紧密度梯度柱的夹套。
蠕动泵:转速0.5L/h-1.5L/h可调,带有自吸功能。
容器1及容器2:带下口的锥形玻璃瓶,容积为1000mL。
磁力搅拌:在容器2中放入外层为聚四氟乙材料的磁转子,可实现对容器2中溶液的搅拌。搅拌速度固定为80rpm。
注液管:硅橡胶软管。
考克:即旋塞式小阀,装在连接容器1和容器2下口的软管上,可以实现开启或阻断容器1和容器2的连接。
图1 密度梯度柱配制装置
1.2轻液和重液密度的计算
笔者根据对1.1所述梯度柱配制装置的建模分析,并通过大量试验验证,在GB/T1033.2-2010附录A给出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轻液、重液的密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ρ1——欲配制的轻液的密度(23℃),单位为g/cm3;
ρ2——欲配制的重液的密度(23℃),单位为g/cm3;
ρmin——所选取的经过校准的玻璃浮子中,最轻浮子的密度值,单位为g/cm3;
ρmax——所选取的经过校准的玻璃浮子中,最重浮子的密度值,单位为g/cm3;
C1——修正系数,其取值范围为20%-30%;
C2——修正系数,其数值等于C1减去10%,即C2=C1-10%。
1.3 密度梯度柱的配制
(1)玻璃浮子的选择及密度梯度柱配制过程与GB/T1033.2-2010附录A所述步骤一致。根据选择的玻璃浮子密度,按照1.2公式(1)和公式(2)分别计算轻液和重液密度。
(2)待配好的密度梯度稳定至少24小时后,读取各个玻璃浮子在梯度柱中的高度并记录,将玻璃浮子的密度值和高度值进行回归计算,绘制“密度-高度”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回归分析方程y=ax+b和判定系数R2。要求R2≥0.999,否则应重新配制密度梯度柱。
(3)测试塑料样品密度时,将样品轻轻放入上述梯度柱中,样品在梯度中下沉直到稳定在某一高度,此时读取样品高度,代入步骤(2)所述“密度—高度”标准曲线,即可得到样品的密度值。
2 实验部分
2.1按照第1部分所述方法配制梯度柱
将密度梯度柱放入恒温水浴槽并用卡套固定好;
选取6个标准玻璃浮子,其密度检定值分别为:0.9144g/cm3、0.9165g/cm3、0.9182g/cm3、0.9206g/cm3、0.9228g/cm3、0.9243g/cm3。
选取水-异丙醇为浸渍液体系,按照1.2中所述公式,取C1=30%,C2=20%,分别计算得到轻液密度ρ1=0.9114g/cm3,重液密度ρ2=0.9263g/cm3。轻液配制850mL,重液配制800mL。
将重液全部倒入容器2,打开磁力搅拌;将轻液全部倒入容器1。然后以0.6L/min-0.8L/min的速度开始向梯度柱中注入浸渍液,直到注液管不再有液体流出。从密度梯度柱管口移出注液管,将步骤(3)所诉玻璃浮子依次轻轻放入密度梯度柱中。如果玻璃浮子聚集或没有在整个密度梯度柱中均匀分布,则需要重新配制密度梯度柱。
待配好的密度梯度稳定至少24小时后,读取各个玻璃浮子在梯度柱中的高度并记录。将玻璃浮子的密度值和高度值进行回归计算,绘制“密度-高度”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回归分析方程和判定系数,如图2。
2.2按照GB/T1033.2-2010附录A推荐方法配制梯度柱
按GB/T1033.2-2010附录A推荐方法配制的密度梯度柱稳定至少24小时后,同样读取各个玻璃浮子在梯度柱中的高度并记录并绘制“密度-高度”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回归分析方程和判定系数,如图3。
3 结论
3.1梯度柱的灵敏度
通过比较表1、表2和图2、图3可知,使用2.1所述新方法配制的密度梯度柱,最轻、最重浮子高度差达55.0cm,判定系数R2>0.9999;而使用GB/T1033.2-2010附录A推荐的方法配制的梯度柱,最轻、最重浮子高度差仅为36.6cm,判定系数R2=0.9991勉强满足线性要求,表明使用新方法配制的梯度柱,玻璃浮子在梯度柱内不仅分布范围更宽、液层分布更均匀,而且相对于每单位柱高的灵敏度可以达到0.00018g/cm3,远低于按照GB/T 1033.2-2010附录A的0.00027g/cm3的灵敏度。
3.2梯度柱的稳定性
使用2.1所述方法配制的梯度柱由于其灵敏度更高,打捞试样及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梯度柱的影响将更加显著,容易使梯度柱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根据笔者长期使用经验,该方法下配制的梯度柱稳定使用周期在2-3个月,略低于标准推荐方法配制的梯度柱,但是已足够满足一般生产分析需要。
3.3 轻液、重液密度计算时修正系数C1和C2的取值
通过多次试验表明,计算轻液密度时,修正系数C1的取值可以是20%-30%之间的任意数值,在该范围内配制的梯度柱均可获得较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C1取值越接近20%,灵敏度越好(即标准曲线斜率绝对值较小);C1取值越接近30%,相对稳定性越好。
图 2 梯度柱“密度-高度”标准曲线
图3 梯度柱“密度-高度”标准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