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血液化验是临床诊断的常用方式,可以为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的分析和判断提供有益参考,了解患者各脏器状态,血液化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会间接影响临床的诊治结果。但很多患者不了解血液化验的注意事项和准备工作,因此无法有效降低影响因素介入实验结果的可能性,较难保障获得客观的临床诊断结果。那么对于血液化验前的准备,你是这样做的吗?
采血时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随着昼夜更迭,人体内的部分物质也会随之发生波动,例如在清晨阶段,人体内的白细胞计数可随之减少,而在下午或夜间则有所增长;皮质醇在清晨分泌相对较多,且随时间变化而有所减少。在医学上,建议血液采集时间在早晨8点较为适宜,能够防止空腹时间太久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血液样本每次的采集时间需维持恒定,便于后续结果对照。若条件允许可在每日同一时间进行血液样本采集,减少临床检验结果发生偏差的概率。
2.血液化验前有哪些准备工作?
2.1根据医嘱把控空腹时间
血液化验检查中建议空腹的项目主要包括了血脂、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各种感染标志物、激素水平、肿瘤标志物等;血脂全套项目包括了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等,有相关报道提出,虽然检测对象在非空腹状态下也可对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进行检测,但若最近进食,可能会导致甘油三酯变化,故此在化验血脂全套时,仍然建议处于空腹状态下完成。
检验对象在抽血前2天可保持正常饮食,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进食含有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可过度饮酒,以免影响生化测定的准确性,肠胃在吸收和消化高脂食物后,可产生血脂,继而影响生化检测,使得甘油三酯较日常增高多倍。此外,保持空腹时可少量饮水,但建议控制于100毫升以内,若患者在血液采集时饮少量酒,则可能导致尿酸及部分酶水平增高,影响血液化验质量。同时在保障空腹时间的基础上,不能使空腹时间超出16小时,这是由于空腹时间过长会导致白蛋白转铁蛋白,且葡萄糖检测水平偏低,而胆红素水平偏高。
2.2谨慎药物作用影响
药物作用是影响血液化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药物在人体内分解分化将对正常的生化代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部分成分含量缺乏稳定性,继而干扰血液化学检测,故此在抽血前,应根据医嘱适当停服药物。在采集血液前若服用维生素c,则可能导致葡萄糖检测结果发生偏差,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检查结果有所影响。此外,青霉素的使用也可能干扰血液化验检测,青霉素可提升总蛋白质和转氨酶水平,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含量,难以有效评估化验结果。在进行血液化验检测前,应该提前询问临床医生是否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并严格根据医嘱进行服药调整。
2.3避免剧烈运动
剧烈的运动锻炼也会对血液化验结果进行影响,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改变。对于走路、骑车等运动量较小的运动,较易引起人体血糖指标增长,若运动量较大,不仅会消耗体内能量,损伤可产生能量的细胞(肌细胞),还将促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得肌细胞进一步释放和肌肉相关的酶,因此在运动时,酶的数量增多将对血液化验结果造成干扰,为了降低运动的不良影响,受检者应确保抽血前一天避免剧烈运动,或是散步时间较长,抵达医院后保障有15min的休息时间,在心跳恢复正常后方可进行抽血检验。
2.4采取正确的采血体位
正确的采血体位可关系到血液化验结果,体位从仰卧转变直立时,受检者体内水分可逐步从血管内转移至组织细胞间隙外。通常大部分患者多行坐姿采血,与仰卧位相较,行坐位采血时,多数细胞与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较高。若肝硬化或心血管病者并发水肿症状,在行仰卧位采血转为直立抽血时,可导致变化更为严重。若患者从直立式采血转变为仰卧位采血,则血管外内液可从血管内进行转移,使得血浆水平增高,降低胆固醇水平。因此在采血时需维持适宜的固定体位,根据检验人员的建议,将体位做到标准化。例如在门诊采血时,患者可维持坐位采血,避免随意乱动,在对比前后结果时,需要评估体位所带来的影响。
2.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受检者在进行血液化验采血时应当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若在采血时过度紧张将导致血管收缩,或是使得血压升高,这样不仅无法保障血液正常采集,还会需要再次采血,加剧受检者的心理负担。故此,在采血时尽可能保持良好心态,改善紧张不安的负性心理,逐步放松紧绷的身体。在完成采血后,需留意局部按压状况,按压时避免随便移动按压手指,防止加大出血量。
3.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创新和改善,临床医学检验科学也逐步向高度自动化、规范化及系统化的趋势发展。血液化验是进行临床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且临床治疗效果间接取决于血液检验的准确程度,如何有效保障血液化验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临床检验工作的重点。受检者在接受血液化验前,需要提前了解检测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根据医嘱做好血液化验检测的准备工作,以获取合理的检测结果,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