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应用预见性护理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应用预见性护理的分析

朱丽萍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地区 165000


【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给予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04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n=52),参照组(n=52),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在参照组的52例患者中,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7%明显高于参照组80.76%;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8.07%,参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69%,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一方面显著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另一方面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与此同时避免了紧张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预见性护理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常见死亡原因之一[1]。约半数以上患者发病数日或数周前会有胸闷、心悸、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因此给予预见性护理在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帮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另一方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进一步降低。本院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04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n=52),参照组(n=52),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在参照组的52例患者中,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护理。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最小53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57.53±2.36)岁。参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5.46±2.23)岁。两组一般资料数据P>0.05为比对无意义。纳入标准:(1)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家属悉知情况。排除标准:(1)患者和家属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或不同意参与研究。(2)患者不可自主配合研究。

    1. 方法

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在参照组的52例患者中。

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内容如下:(1)病情观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发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或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情况时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协助处理。在发病高峰时间段内应每15分钟监测一次生命体征,同时观察尿量、意识改变[2]。(2)药物护理: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状况给予药物治疗,避免药物剂量过大引起不适,在用药过程中告诉患者用药原则,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变化,以免发生不良反应。若发生心律失常应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同时监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状态,准备好抢救用物[3]。(3)心理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反应,担心病情变化,医护人员应掌握患者思想情绪,与其多交谈,针对患者思想顾虑给予解释,消除患者紧张心理[4]

    1. 评定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级,评估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心功能已恢复。有效:患者复发率较低。无效:患者病情未得到改变。评估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卡方检验数据以%体现,t检验以6108ab2c52547_html_278849f42ca1ed7e.png 体现,数据里利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将P值设定为0.05, 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7%,高于参照组17.36%,经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分组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52

38(73.07%)

13(25.00%)

1(1.92%)

51(98.07%)

参照组

52

28(53.84%)

14(26.92%)

10(19.23%)

42(80.76%)

X2





8.2346

P





<0.05

2.2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8.07%,参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69%,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

52

40

11

1

98.07

参照组

52

28

28

9

82.69

X2





7.0809

P





<0.05

3 讨论

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心率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而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为减少患者临床死亡率及时有效地治疗非常重要,在治疗过程中给予预见性护理也必不可少[5],研究显示有效的预见性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因此,本院对此进行研究,经本文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7%明显高于参照组80.76%;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8.07%,参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69%,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吴明飞,周长明.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1):12-14.

[2] 刘玉娟,周彤,黄娟.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2020,6(36):131-132.

[3] 王轲微.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3):182-183.

[4] 何淑萍,黄艳芳,丁翠美.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7):85-86.

[5] 周锦秀,林丽霞,黄嘉熙.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应用预见性护理的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5):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