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血吸虫病专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超声乳化术式用于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共10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囊膜上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虹膜瞳孔抽吸、囊膜破裂和晶状体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超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治疗而言,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术和囊膜上超声乳化术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囊膜上超声乳化术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术;囊膜上超声乳化术;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近视是临床眼科中常见疾病之一,当患者轴向长度≥27.0mm,屈光度≥9.0D则被定义为超高度近视[1]。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会出现屈光不正,眼轴长,晶状体悬韧带松动,前囊和后囊变薄,液化等症状,不仅会使手术更加困难,还会严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随着超声乳化术的进步发展,将其用于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患者治疗中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手术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进行研究,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共10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19.87±3.19)岁;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18.93±3.04)岁。所有患者经一般信息比较后发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术治疗,首先在患者手术前应为患者实施裸眼视觉检查和裂隙灯检查,并在患者鼻上或者颞上11点的方向,作一个透明胶膜的小切口,作好切口后需要在患者前房注入黏弹剂,这样可以进一步实现连续环形撕囊的作用,所产生的撕囊大小约为5.5-6.0mm。同时,可以使用乳化针头的方式将针头伸入晶状体槽底部,这样可以将晶状体核一分为二,并注入黏弹剂。观察组实施囊膜上超声乳化术治疗,进行常规裸眼视觉检查和裂隙灯检查后需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并作好角膜缘的辅助切口,所呈现的连续环形撕囊大小约为6.0-6.5mm,将超乳针头伸入前房后能够抽吸晶状体核内3/4的厚度,经乳化后在负压吸引帮助下,可以将晶状体核固定,最后使用全灌注抽吸清除囊袋内残留的皮质[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虹膜瞳孔抽吸、囊膜破裂和晶状体脱落等。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4.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应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1。
表1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 n | 虹膜瞳孔误吸 | 囊膜破裂 | 晶状体脱落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50 | 1(2.00) | 0(0.00) | 0(0.00) | 1(2.00) |
对照组 | 50 | 2(4.00) | 3(6.00) | 4(8.00) | 9(18.00) |
X2 | | | | | 4.266 |
P | | | | | 0.040 |
3讨论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近视的发病率骤然升高,当患者近视程度超高时,将会对正常生活产生影响,而白内障是指患者眼球晶状体混浊后引起的疾病,经调查表明,白内障致残率和失明率很高,当患者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时,其视力会直线下降[3]。在临床上,超声乳化技术通常用于患有眼部疾病的患者,但是经过治疗分析可以发现,不同超声乳化技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差异并不明显,但是患者术后所产生的并发症则会有明显不同,分析原因发现超声乳化技术下患者晶状体核被压碎并去除后,晶状体后囊保存是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方法,但是,随着超声乳化技术适应症的不断扩大,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仍将有较深的前房和晶状体,因此,超声乳化治疗更加困难。
现如今,我国超高度近视发生率越来越高,患者会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青光眼、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会对患者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近年来,随着超声乳化适应症范围逐渐扩大,超声乳化治疗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一定影响,由于超高度近视患者内部视网膜,脉络膜和其他相关组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很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目前,超高度近视的当前临床诊断患有复杂性白内障的患者的治疗主要基于屈光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虹膜瞳孔抽吸、囊膜破裂和晶状体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乳化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最佳手术类型,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超声乳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但仍存在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晶状体硬度更高的情况,致使患者晶状体后囊变脆弱,与白内障患者传统超声乳化术相比,手术风险和难度较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调整和控制超声乳化时间,确保充分利用低能量和高负压进行抽吸,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综上所述,对于超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治疗而言,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不同超声乳化技术主要包括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术和囊膜上超声乳化术,本文通过将两组术式的应用发现均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囊膜上超声乳化术与其相比,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黄永伦.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效果及其并发症[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034):40-43.
林少斌,林坚,秦磊,等.超声乳化术在不同核分级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06):14-16.
杨军红.不同超声乳化术式用于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