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环节,概括提升——谈《回忆鲁迅先生》的概括能力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巧设环节,概括提升——谈 《回忆鲁迅先生》的概括能力训练

陈旭鸣

南京书人实验学校 211806

摘 要: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概括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何切实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是教师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必须思索的课题,教师应多思索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系统的教学策略,通过巧妙的环节设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这既是锻炼学生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有利契机。

关键词:巧设环节;概括训练;教学策略


《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写的回忆性散文,被选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她用十分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再现了一个鲜活的鲁迅,在她的眼里,鲁迅不再是只会“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纸片人”——永远板着张脸,“活”在照片和课本里。这样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又是自读课文,笔者以此为训练材料,通过两个环节的设置,对学生进行了概括能力的训练。

第一个环节,根据原文内容拟定标题。在整体感知部分,让学生为看上去没有内在联系的板块加上小标题,力求简练传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标题和我预想的一致,有些甚至更惊艳,比如鲁迅和萧红开玩笑这一板块,学生给出“好久不见”的标题,“好久不见!”引用鲁迅先生的原话,如闻其声,吸引读者兴趣。再如鲁迅明知身子不好,却仍带病翻译,“带病工作的鲁迅”已是个概括性很强的答案,但学生给出的“‘不自爱’的鲁迅”这一标题,更多了一层新颖:“不自爱”,似贬实褒,这样一个日夜颠倒,狂抽烟,病中“加班”的大文豪,不就是“不自爱”吗?一个个精彩的标题,既锻炼了他们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同时原本需要教师费尽口舌的人物形象分析,也都由学生自己分析出来了。

第二个环节,根据人物个性进行评价——给鲁迅“贴标签”。前一个环节注重学生对事件的概括,这个环节则是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件中抽象出对人物精神的概括,这既是概括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是盘活课堂,避免空洞说教的一种尝试。我投示出漫画版的鲁迅,让学生将这节课里了解到的鲁迅形象,化作一个个小标签,写在漫画的周围。学生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写下:翻译狂,夜猫子,依赖妻子,笑声有个性,文学达人,反封建,不拘小节,幽默,朋友圈广……这些短小精悍的词组,都是对鲁迅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两个环节结束,一篇洋洋洒洒的课文,经过学生的合作探究,被他们条理清晰地消化了。

课后,笔者及时根据课上情况,通过相关材料概括题对学生进行跟踪检测。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良好,证明了训练目标的达成。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以下几点巧设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是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概括训练。

概括段落大意,概述文章内容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环,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往往以教师投示的方式呈现,学生在这一短暂的环节中难以真正自主地把握文章内容,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从不同的方面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而挑选合适的文本,是设计精巧环节,切实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前提。《回忆鲁迅先生》为教师提供了多方面的教学契机。首先,它适合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该文捕捉了鲁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以14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每个片段都能成为一则独立的小材料,这为学生概括每个版块大意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教师在处理这类教材的时候,可以将提升学生概括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将课堂教给学生,也许学生在概括时会有诸多问题,如主次不分,概括时顾此失彼,只关注到部分材料,不能兼顾整体,还有可能无法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但正由于各版块篇幅不长,学生概括方面的问题更易被发现,在小标题孰优孰劣的比较中,学生能够认识到概括时如何做到准确和凝练。

二是通过“贴标签”,拉近学生与名家对话的距离

“贴标签”的形式,旨在从具体的事件中,抽象出对人物精神的概括,提升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也借机拉近鲁迅与学生的距离。谈及鲁迅,很多人闻之皱眉,“文章读不懂”、“过时”等评论让他的地位十分尴尬——一方面专家名流力挺,“民族魂”、“民族的良心”等标签让他高不可攀,另一方面中学生因要研读、应对与他有关的课文、试题而愁眉不展,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其不了解。纵观整个中学选入的鲁迅文章,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篇幅长,思想深,语言涩,学生面对这样的文章,往往束手无策,学生不了解作者其人,更遑论读懂他的文章,读懂他的思想。教材里的选文,都是名家之作,如果教师只是突兀地将它们扔到学生面前,继而分析是哪位名家写的,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学生不懂,既而唯老师答案论,久而久之,厌倦的情绪就产生了。教师在教学中,如果着眼于段段清,从文章内容讲到中心思想,最终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可能仍停留在被动地接受层面。教师不妨“删繁就简”,试着将这类文章“缩短”,让学生在文字中提取出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这个信息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一部分,如果能给予适当的鼓励,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比如可先让他们找到概括人物形象的感觉,打消他们的畏难情绪。虽然他们答案中诸如“细节达人”、“夜猫子”之类的答案并非“正统答案”,但都基于文本而来。仍以《回忆鲁迅先生》这一课为例,教师可适当弱化“规范”意识,先引起学生提取人物形象特征的兴趣,再引导到分析鲁迅作为“丈夫”、“父亲”、“文人”、“青年导师”的特点,学生不再畏惧鲁迅,以后在学鲁迅文章时,或许能更为投入。

三是通过“拟小标题”,促进学生概括能力的提升。

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是一类常考题型,实质是考察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学生能从标题中获取诸多信息,有的能了解写作对象,如《藤野先生》《邓稼先》《老王》《济南的冬天》;有的能体现主要内容,如《孙权劝学》《最后一课》《散步》;有的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如《台阶》《背影》;有的揭示情感主旨,如《秋天的怀念》《纪念白求恩》,有的引起读者兴趣,如《最苦与最乐》《伟大的悲剧》《带上她的眼睛》。对文章标题的分析,往往就是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如果能够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文段自己拟定标题,学生就必须选择合理的概括思路,在给《回忆鲁迅先生》拟小标题时,学生有概括文章内容的标题,如“许先生的忙”,高度概括了许先生的日常生活,有概括人物特征的标题,如“日夜颠倒的大文豪”,有概括情感主旨的标题,如“对先生的敬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凝练出合适的小标题,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他们的概括能力,有了这次成功的尝试,其他的课文如《太空一日》《邓稼先》《带上她的眼睛》等,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相信学生在这些教学环节的设置中能够一步步提升概括能力,也能轻松面对诸如“为新闻拟标题”、“分析标题作用”、“概括文章内容”、“总结人物形象”等一系列题型。

如何切实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是教师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必须思索的课题,教师应多思索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系统的教学策略,通过巧妙的环节设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这既是锻炼学生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有利契机。


姓名:陈旭鸣1992.02--);性别:男,籍贯:江苏省南京人,民族:汉族,学历硕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现有职称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单位及邮编:南京书人实验学校211806(这个单位是刊登出来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

单位所在地南京市浦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