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百一十六中学 830002
摘要:复习是对一门学科中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的关键步骤,中考前的复习更是对学生的成绩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复习可以帮助学生重新学习之前课堂中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在初三数学进行系统性复习过程中,学生要对基础知识进行记忆,在过程中优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因此,初三数学老师要就整体复习有合理的安排,探索高效复习方式和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为中考做准备。
关键词:初三数学;中考;有效复习
前言:中考是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大型总结性考试,意在检测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选拔人才。数学作为初中教学阶段的重难点,是拉低大多数学生分数的科目。新课改革下,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有了很大变化,对于要求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考前进行数学学科的有效复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储备,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还可以为后期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中考数学复习存在的偏差
新课改革,教师思想老旧
在新课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和目标都发生了转变。中考对于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考察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然而部分教师依旧遵循老式的教育理念,对新课标的理解并不深刻。因此,在设计复习课程的过程中就会存在相应问题[1]。例如,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缺乏对重点知识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其次,学生机械性的跟着教师进行复习,学困生还是跟不上步伐,只能选择放弃,降低学习质量。学优生得不到提升,只能守着原有的知识储备等教师讲解到自己关注的地方再找机会提问。这样不但打消学生学习热情,也阻碍学生复习的脚步。
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在数学学习情况上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有部分家长和学生会直接选择放弃。正是因为学习水平分化明显,学生解题思路和数学知识掌握能力都有较大区别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缺乏了解,导致在复习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上过于死板。复习课内容安排不合理会导致学困生对于基础知识方面吸收较少,而帮助学优生在知识拓展方面的内容也不足。严重影响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质量,打消学生积极性。
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策略
立足教材制定计划,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帮助学生有效复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据大纲,确定重难点,搞清楚各个重难点的特征。在根据学生所需要加强的方向,制定相关复习策略。其次,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或直接交流了解到他们经常犯错的地方和以及可以熟练掌握的知识点,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复习任务。例如,是否有学生因为缺课,缺少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是否有学生对哪一部分知识掌握不熟练,这都需要教师做到心里有数。依照这些因材施教,在进行复习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对于处在升学关键期的初三学生来说,难免会出现心浮气躁,听不进去课的情况。从而导致测试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影响心情出现恶性循环。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2]”对此,教师可以选择给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机会和展示的空间。让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评价和纠正,减轻紧张感,创造一个积极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帮助他人纠错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认同,带领存在问题的学生共同进步,矫正先前出现错误的地方。由学生临时担当教师角色为其他同学解答问题,在论证中完善知识网络,巩固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进行指导和激励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复习指导,就学困生而言,他们知识储备较弱,基础差,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足[3]。这就要求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及时了解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盲区和理解误区对症下药进行指导。就学优生而言,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解题思路都相对较好,再从简单的基础开始进行复习反而会耽误时间。可以根据其具体掌握不好的地方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复习效率。
对于产生负面情绪缺乏信心的学生要积极给予鼓励,在学生做对的时候及时表扬,做错的地方也不要急着批评,有耐心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并进行改正。教师给予学生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学生重拾信心,勇敢面对接下来的复习和考试。
结论:综上所述,对于中考数学复习要有针对性,这不只是带领学生“温故知新”的时段,更是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自信心的过程。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转变固有教学思想,借助复习课程帮学生夯实数学基础,在高考中可以更顺利的应用到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潘丽莎,李瑞东.研究中考命题 实施精准复习——由一道试题的分析反思中考数学复习教学[J].中学数学月刊,2021(04):25-27.
[2]郑晓梅.用好三份试卷,做好中考复习——摭谈中考数学复习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4):81-82.
[3]邵维亚.减负高效 贵在研究——谈中考数学复习策略的进一步优化[J].数学教学通讯,2020(3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