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0
/ 2

质量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解际洪

山东省莒南县

摘要:随着产业升级技术转型等需求日益增长,工业工程专业课堂教学的培养方式也在不断求新。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质量工程课的教学过程对新技术、新方法的需求最为迫切。

关键词: 教学;质量工程; 建设; 管理

引言:本文针对质量工程课程知识点分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分析了目前质量工程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网络参与”的课程教学综合改革思想,通过对一系列教学环节尤其是网络课堂的开发与完善,对质量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最终取得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水平,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1. 传统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在多年教学工作实践总结基础上,与兄弟院校的同仁多次沟通,结合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反馈的信息,当前各专业在质量管理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纯理论介绍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知识点的分解及分析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对于质量工程课程而言,“大水漫灌”式的授课方式就显得低效很多。一方面,质量工程知识点繁多且细碎,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容易抓不住重点,从而出现“似乎听过,但记不住”的情况;另一方面,课堂讲授形式更适合顺序介绍,如公式推导和证明,知识点的前后逻辑愈清晰,授课效果愈佳,而质量方面的知识体系更接近“扁平化”特点,横向联系大于纵向推理,因此在教学中,单一的讲授方式往往收效不佳,学生无法全面掌握知识框架体系。

1.2实验实践资源匮乏通

过对生产一线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以及质量工程研究人员的调研沟通,普遍的观点是实践教学形式更适于质量工程学科。无论是质量七大工具的实际应用,还是抽样方法的评估选择,抑或六西格玛方法的实际意义,都需要大量实践例子以及具体操作来巩固学习成果。但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还无法充分满足生产企业对于质量工程教学的实际需求,理论教学依然是本课程的主要形式。

1.3考核方式陈旧单一

现行考核体系,对于质量工程来说过于单一陈旧。闭卷笔试的试卷内容,多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照搬到试题中来。由于质量工程基本知识点较多且分散,学生的背诵压力较大,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难以有效的体现在试卷当中。即使是所谓“综合型”题目,也多以案例分析、计算、论述等形式出现,这进一步拉大了教学效果与生产实践环节对质量需求之间的距离。那些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学生,真正面对实际生产环节的质量问题时,仍然束手无策,“眼高手低”的情况比比皆是。

2后续建设研究思路

2.1注重项目成效,扩大学生受益面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当前实施的项目来看,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外,其他项目类别某种意义上背离了设定目标。项目申报专注数字游戏,多数教师申报项目是为了职称评审和绩效奖励,为立项,在申报书中涉猎学生受益面,中期检查报告却罗列相当多的教科研成果,过分强调提高人才培养的手段和附属品,建设目标错位。结题汇报时,不把学生实际收益和意见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无学生参评,与申报时“言行不一”。“质量工程”最终服务的是学生,不从多方面考虑学生评价意见,数量增长带来的必是一种潜伏的高等教育危机。

2.2坚持设立青年专题项目,提高教师研究热情

正所谓“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才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主导力量,而青年教师是未来发展的希望。通过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解决重点工作,提升关键能力,人才———教师是核心力量。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新进人才,教学热情高,对教学能力和未来发展有较强的需求。而学校未来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需要他们作为主体。以心理契约发展为维度,建构激励制度,某种程度上,可有效解决青年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双方诉求。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和教学改革需求,做好顶层设计,坚持每年度设立青年专题项目,提高教师研究热情及其教学业绩,反过来激励他们积极投入教研回馈学校,为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大的支撑。

2.3加强信息化建设,保障项目延续性

随着项目的增多,人工管理模式应转换为系统管理模式,保障项目的延续性。而很多学校启用校级质量工程管理系统后,在“放管服”的过程中,校级系统的使用率并不高,原因是与二级院系的联动管理效果不佳、与教务系统无法对接等。今后,信息技术手段对项目建设的支撑力度会越发明显,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需要在管理层面上加大建设,尤其是二级院系项目管理工作应保证延续性,人员变动,工作要有交接,才能配合项目管理部门完成项目系统建设工作;二是要更新技术,实现与教务系统、职称评定系统等连接,资源共享,提高实效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办学水平。

结语: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范围广、涉及内容多,尤其需要相关专业课之间加大协调沟通力度,进一步明确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上的定位,从而为建立相应学科团体或学科群打下基础,同时还能够互相激发教学研究灵感。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对教师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为保证教学质量,上机过程任课教师需全程指导答疑,只有不断学习提高方可胜任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尚金.新建高职院校质量工程项目:现状、问题及提升路径[J].职教通讯,2019(18):1-4.

  2. 张小海,李坚,龙盛蓉.无损检测技术人才质量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基于国家质量提升行动背景[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03):111-115.

  3. 赵丽艳.质量工程建设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范式探讨[J].绿色科技,2019(11):287-289.

  4. 国学军.初中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探赜[J].成才之路,2018(18):26-27

[5]郭雪飞.基于质量工程下财务管理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06):29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