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泌尿外科患者 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

董早妹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留置导尿管是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手术后常用的措施,可有效解决患者排尿不便等问题,但由于其属于侵入性操作,留置过程中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尤其是儿童由于尿道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导尿配合度较差,在留置导尿管时容易出现尿道损伤、导尿管脱出等。

关键词: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护理策略

前言:分析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临床护理预防策略。方法选取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的300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其危险因素主要为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集尿袋更换时间过长、导尿管更换时问过长、既往导尿管留置史等,医护人员应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泌尿外科治疗且留置导尿管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证实为泌尿外科疾病;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家长对本研究情况予以明确。300例患者中,男260例,女40例,年龄6—16岁,平均12.3岁。

1.2方法。统计300例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例数,并根据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尿路感染组、无感染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致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性别(男/女)、年龄(i>6岁或<6岁)、导尿管留置时间(≥7 d或<7 d)、既往导尿管留置史(有或无)、集尿袋更换时间(≥1周或<1周)、导尿管更换时间(≥1个月或<1个月)。

1.3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7.0,单因素分析中的计数资料行×2检验,表现形式为[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自变量纳入线性回归模型中,进一步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以d=0.05作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 泌尿外科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分析。300例泌尿外科患者中,共有37例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符合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诊断标准,即患者表现出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病原学检查可见尿液每30个视野基本有半数可见病原菌,影像学检查可见感染病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2,33%,其余263例患者在留置导尿管期间未发生尿路感染,占87.67%。

2.2 泌尿外科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导尿管留置时间、既往导尿管留置史、集尿袋更换时间、导尿管更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泌尿外科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中,分析后发现,导尿管留置时间、既往导尿管留置史、集尿袋更换时间、导尿管更换时间是导致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3讨论

留置导尿管在泌尿外科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术后膀胱尿液引流或对疾病进行尿量监测,由于导尿管插入尿道时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尿道及膀胱黏膜损伤,在留置导尿管期间,细菌容易经尿道口逆行进入泌尿道中,进而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儿童患者尿道相对较小,在插管时容易出现损伤、出血,加上其配合度相对较差,在留置导尿管期问容易出现管道不良事件,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发生泌尿道感染后,患者的术后恢复会受影响,且病情监测结果也会受影响,而由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大多无症状,不推荐使用抗生素,加上儿童机体耐受性较差,即使是出现症状的感染,也应谨慎选用抗生素,不推荐长期采用抗生素治疗,预后相对较差,故临床针对儿童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则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本研究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发现,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导尿管留置时间、既往导尿管留置史、集尿袋更换时间、导尿管更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以上因素可能和儿童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有关。经进一步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后确认,导尿管留置时间、既往导尿管留置史、集尿袋更换时间、导尿管更换时间是导致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和年龄可排除在外。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覆盖在导尿管表面的生物膜长期存在,容易导致导尿管表面细菌定植,细菌定植后经导尿管人侵尿道的风险增大,容易发生尿路感染;既往具有导尿管留置史的儿童其尿道黏膜更容易受损,为细菌入侵创造有利环境,易导致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尿管、集尿袋更换时间过长,尿液容易出现浑浊、结晶现象,可导致尿道梗阻,还容易导致细菌在导尿管表面定植、繁殖,进而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随着留置导尿管方法在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广泛应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逐年增高。在泌尿外科中,留置导尿管主要用于膀胱引流及有些疾病的尿量监测,是引起医院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其机制可能是导尿管插入过程中造成机体天然屏障(尿道及膀胱黏膜)不同程度受损,会阴部和尿道口的细菌会逆行进入泌尿道,从而引起泌尿道感染。特别是儿童尿道较狭小,再加上导尿时配合不力等原因更容易导致尿路感染。针对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从以下方面预防:①加强健康宣教。与患者家长沟通并交流,耐心讲解导尿管留置的必要性、相关注意事项,并针对患者年龄特点,采用卡通图片等方式讲解导尿管留置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积极配合的重要性,并适当安抚。②严格无菌操作。在插入导尿管和留置导尿管期间,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操作前后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清洁。③加强专业化培训。组织泌尿外科护理人员参与专业化培训,使其掌握规范的导尿管留置方法,在插入导尿管前应根据患者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如患者尿道口相对不明显,可通过外科手段使尿道口充分显露再进行插管,尽可能确保一次性插管成功。④规范导尿管留置时问、导尿管和集尿袋更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加强对患者尿液的监测,及时把握拔管时机,及时拔管;避免过长时间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同时还需注意导尿管、集尿袋更换时间过短也容易造成尿路感染,这主要是由于频繁更换容易导致引流系统密闭性受破坏,使集尿袋和导尿管连接处容易受污染,故最佳导尿管更换时间为1个月1次,最佳集尿袋更换时间为1周。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如留置导尿管前与患者积极沟通、减轻患者恐惧心理,留置导尿管时正确操作,之后定时给尿道口消毒并指导患者适当增加饮水量,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其危险因素主要为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集尿袋更换时间过长、导尿管更换时间过长、既往导尿管留置史等,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预防措施,如定期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尽可能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加强对既往存在导尿管留置史患者的感染监测。

参考文献:

[1] 陈晓芬. 留置尿管固定方法的改良[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0(8):874.

[2] 胡晓昀,李秀萍,方海云,等. 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夹闭尿管必要性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9,48(3):269.

[3] 康信瑶. 泌尿外科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2(21):4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