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周志辉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省贵阳市, 550081

摘要:目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主要有:排水工程、支挡工程、护坡工程、搬迁避让等。在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时,需要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进行综合考量,包括滑坡、崩塌、斜坡不稳定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防治措施。本文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防治措施

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是我国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具有较强的危险性及破坏力,对区域内居民的人身安全及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各类地质灾害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了解,始终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从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以此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一)山体滑坡防治技术

山体滑坡作为一种影响非常恶劣的地质灾害,在岩土工程中最为常见。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一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山体滑坡这一地质灾害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了解,始终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当然,在此过程中,应更加侧重于预防工作[1]。在此基础上,对山体滑坡的形式原因及产生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山体滑坡防治措施。根据多年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经验,可以总结出两种最为有效的山体滑坡防治方法:(1)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有效控制。通常来说,排除人为因素,岩土工程结构中含水量过高,是引发山体滑坡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大大降低水对岩土工程中坡体结构的威胁。控制地下水和地表水,以此消除对边坡坡体的威胁,从而减少山体滑坡这一地质灾害的发生,方法包括以下几种:首先,以整个滑坡区域为核心,将其外围的地表水进行严格管控,避免外围的地表水向滑坡区域内涌进。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边界处设置一个截水沟,以此达到截流地表水的目的;其次,修建排水沟,以便使滑坡区域内的地表水顺着水沟排出,降低地表水对岩土工程中边坡结构的威胁;最后,采用垂直孔排水、支撑盲沟等方式,将滑坡区域内的地下水排出,至于选用哪种排水方式,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2)对岩土工程中边坡结构的实际性质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分析,在全面了解和掌握边坡的实际性质之后,通过合理的改善措施,提高岩土力学的强度,以此增强整个边坡结构的抗滑能力,从而有效防止边坡结构出现松动的情况。

(二)泥石流的防治技术

泥石流是我国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这种地质灾害的措施主要以避绕,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形,制定切实可行的避绕措施,一旦发生泥石流,可以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快速有序的进入到安全区域内。当然,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无法避开泥石流发生区域,则需要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2]:(1)排导。在泥石流发生频率比较高的区域内,在该区域的下游位置设置排导沟,以此抵挡泥石流的侵袭,利用排导沟的作用,将泥石流的涌进方向加以改变;(2)拦挡。在泥石流发生频率比较高的区域内,通过在沟道上方修建拦砂坝的方式,以此将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加以阻拦,最大限度的降低泥石流灾害造成的影响;(3)储淤。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形,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在泥石流发生频率比较高的区域内的下方修建停淤场,以此对泥石流的流量进行有效管控,最大程度的缩小泥石流的影响范围,从而保障生活在下游居民的人身安全及建筑物的安全。

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加强防治工程的设计

目前,我国防治地质灾害的工程类型主要有:排水工程、支挡工程、护坡工程、搬迁避让等。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时,需要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进行综合考量,包括滑坡、崩塌、斜坡不稳定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较强的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防治:(1)根据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运动模式以及易发程度,明确防治目标;(2)根据灾害的发生频率和防治目标,明确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二)工程防治措施

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想要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需要对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工程防治措施。首先,对于因房后切坡引发的轻微型土质滑坡,大多采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的方式,进行地质灾害的治理。当然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的方式,进行地质灾害的治理;其次,对于土质滑坡较为严重的情况,需要以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为参考依据,制定科学可行的工程防治措施。

(三)生物防治措施

维持生态平衡、调节自然环境、防治效果持续时间久是生物防治措施的优势,防治措施包括种草护坡、植树造林以及合理耕牧,基于生物防治措施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且经济性非常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种防治措施虽然治疗效果非常理想,但是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需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发挥其防治效果。根据对地质灾害的特点以及自然经济条件的调查与理解,可以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生物防治实施方案,具体为:对于泥石流高发区域、地面塌陷区域以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可以采用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生物防治措施,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以此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避让措施

避让措施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实施:一方面为雨天避让措施。 这种防治措施通常适用于斜坡变形、灾害隐患点等区域,当地政府应以提前编制好的防灾预案为基础,进行安全转移预案的编制,将受威胁居民进行安全地点的转移,以此降低地质灾害对居民人身安全的威胁;另一方面为搬迁避让措施。这种防治措施主要针对于危害性及危险性比较大的地质灾害,这种地质灾害的防治费用远远超出了搬迁费用,通过采用这种防治措施,将容易受灾区域内的居民搬迁至安全地点,以此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3]

(五)崩塌防治措施

治理崩塌的措施有很多,包括防坡护墙、排水、支挡等,施工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造成崩塌的原因,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进行地质灾害的治理。另外,除了以上传统防治措施,还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的防治措施,如SNS柔性拦石网,这种新型防治措施主要应用于落石可能性大且坡度比较陡峭的斜坡上,现阶段,这种防治措施在水电站、矿山等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治理效果非常显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岩土工程而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性、持续性进行,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相关人员应对当地地质地貌的稳定性及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科学判断,进而采用合理且先进的防治手段,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最大程度的保障区域内居民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孙晨辉.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华北自然资源,2020,No.96(3):105-106.

[2]张媛.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20(8):163-164.

[3]姚文生.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9,No.532(16):235+238.

作者简介:姓名:周志辉(1986.11—),男,汉族,河南禹州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省贵阳市,550081 研究方向:岩土工程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