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8
/ 2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牛继峰

天津鸿环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01700

摘要:在全球化和城市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居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随之增强。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构成要素之一,不仅有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承担着为城市居民提供物质功能以及精神享受的责任。但是现今的城市园林景观大多没有顾及景观设计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对当地文化元素缺乏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基于此,本文基于地域文化,对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1.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Regional Culture)或称“区域文化”,是指地方环境所呈现的文化形态。其内容可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地方物质文化和地方精神文化,具体包括地方自然或人为环境、地方物质产品、地方精神产品、区域宗教神话以及地方的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社会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特定区域的文化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控制并占领着这个特定地理范围中所有物的习性,也就是说他们具有特殊的区域感和认同感。

地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时间与空间双重限定的概念。地方特征随着时间的发展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地域文化也必然随之变化。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这种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对这种规律的变化和发展是可以把握、描述并表现的。随着地域文化的沉淀,它又会对新形式的创造与构成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具有继承性和更新性。

简要地说,地域文化是指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文化,它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中,由当地生活居住的人们通过身心劳动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不断积累、发展和升华的结果。将地域文化运用于园林景观之中,不仅是塑造城市本土景观特色、提升城市景观价值和城市形象的重要部分,更是当地居民情感的寄托和归宿。

2. 地域文化与城市园林景观的关系

2.1 地域文化塑造和影响城市园林景观

在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在不断的现代化更新中失去了原有的地方传统特色,在这一背景下,城市园林景观早已不再简单地被视为一种风景,而是更追求使城市园林景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富含地域性、识别性以及归属感。

随着时间的沉淀,地域文化记忆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反映着城市发展的智慧,并且推动着城市的发展进步。地域文化不仅是底蕴,更是土壤,由于其独特性和亲缘性,它不但是城市园林景观塑造的最佳素材,同时与当地居民有着天然而深刻的联系。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结合地域文化,运用其独特的元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精神的共鸣,赋予城市园林景观以生命力和多元性。

地域文化有助于维持景观体系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城市园林景观的差异性与识别性。地域文化中的自然环境特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都是景观设计师获得设计形式语言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为城市园林景观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增强了城市的有机整体性,使城市的形象和面貌更具鲜明的地方特征。

2.2 城市园林景观承载和诠释地域文化

随着全球化对地域文化的冲击,产生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的矛盾,使得大多数的城市景观失去了其独特的景观特色,具有地方特色和场所精神的自然人文景观遭到破坏,阻碍了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保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时代意义。

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类推到城市园林景观也是如此,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一方面,作为城市地域文化外在的现象,城市园林景观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城市的重要文化要素,是地域文化在园林空间上的直观表达。另一方面,作为城市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通过设计语言提纯和总结当地自然环境、物质及非物质文化的特征,并采取具体的造型、材质、色彩、植物景观和空间布局等作为载体,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的具体设计中,形成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地域文化的景观要素。

因此,地域文化能够通过城市园林景观的结构、功能进行重现和传播,促进文化不断更新发展、传承和延续。深入研究并利用地域文化,并以此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和切入点,将多元的、有活力的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和渗透构其中,是重新诠释、传承及发展地域文化的重要形式。

3.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

(1)生态与人文的关系

生态为体、人文镶嵌。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的“绿心”、“绿脉”、“绿肺”,因此以“绿”为城市园林文化景观带的主基调。大部分空间应以绿色生态为主,在绿色生态的基底之上,点缀历史人文的内容,丰富景观带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

(2)城市与地块的衔接

融汇城市、切合产业发展。

城市的发展应挖掘城市河流潜力,拥抱河流,沿河创造不同主题和内容的城市新焦点,将城市生活和景观的亮点 汇聚于河流两岸。新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将丰富城市个性,发扬地域文化。

新的文化景观带将成为连接城市的纽带,是连续的城市交通以及滨水休闲走廊,是城市功能在适当区域的合理延伸,是城市生活的有机拓展,成为城市新门户。

在多个滨水地块的功能布局和项目设置上,密切考虑与周边的关系,使周边城市功能在适当区域合理延伸,地块的布局更为合理。

跨越式的城市道路保证了城市交通的连续性,也尽可能地考虑了南北两侧步行系统的整体性与便捷性。滨水地块之间的便捷性和游憩项目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周边居民的闲暇生活,良好的宜居环境提升了城市的生活品质。

(3)现代与历史文脉的结合

现代为形、本土为魂。

规划用地周边为城市发展的新兴区域,城市风貌简洁现代。因此,绿地应与城市相呼应,呈现现代元素的特征,展示新兴的活力。

同时,现在的城市往往历史悠久,地域文化内涵及要素极为丰富,规划中应挖掘城市传统地域文化并加以疏理表达,从而强调文化的延续,关注受时代气息影响的城市文化需求,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反映本土的地域文化。

(4)水路关系的处理

多样化的水陆关系。

由于规划用地是沿河流两侧分布,因此水陆关系是滨水文化景观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底景。随着河道自然冲刷,水陆关系有机缩放,形成非均质的水陆空间。局部水岸堆积形成自然的活动空间;局部水面向城市扩张。

规划中选取多形态、多规模的水陆空间形式如河道、湖面、群岛、埠头等,在景观带全线有机分布,以丰富植物生境及滨水景观的多样性。达到近水、亲水的舒适享受。

(5)交通关系的梳理

内通外连、水陆并举。

滨水景观带整体面积大,四周接临城市道路,各个方向上均应设置入口,以方面游人进入,场地内设置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的步道系统。沿岸有形式较为丰富的水系,因此水上游线是城市园林的特色,依托河流开发丰富的水上游线,在滨水地块内部开展不同类型的水上活动。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要注重当地自然环境、历史人文以及社会经济等地域文化的运用,使得园林景观更好地保护、运用并延续优秀的地域文化,并且能够满足居民对兼有休闲和文化功能的城市园林空间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质、精神文明得到了极大提升,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文化功能需求也随之增强。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居民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应体现和表达当地人们熟知地域文化。在以后的研究中,要不断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结合具体城市文化景观带规划设计实践,论证地域文化如何运用于城市园林景观中,创造地方特征、人文内涵的园林环境。

参考文献

[1]郝天峰, 刘润东. 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体现[J]. 现代园艺, 2019(20).

[2]袁丽伟, 王占龙, 贠含,等.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表达探究[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9, 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