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省泰州市 22553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案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病例样本选取来源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8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案分组为研究组、对照组,各组样本均41例。对照组患者为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为重症监护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采用重症监护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全面推广。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静脉溶栓;重症监护护理;并发症
临床治疗肺栓塞多采用静脉溶栓,该方案可及时恢复肺部循环功能,缓解临床症状[1]。为提高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需强化护理干预。本研究择取本院患者为基础样本,探究评价重症监护护理应用的相关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选取来源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8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案分组为研究组、对照组,各组样本均41例,全部患者经X线、CT、血气指标检查均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符合溶栓治疗指征,家属同意参与研究。总结分析两组相关资料,研究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范围区间42-71岁,平均(56.72±2.49)岁。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范围区间44-70岁,平均(56.63±2.38)岁,基线临床资料对照分析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基础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师完成静脉溶栓操作。
研究组患者为重症监护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静脉溶栓前护理干预:静脉溶栓前,护理人员需妥善准备注射器、套管针、微量泵、除颤器等物品,并遵医嘱准备尿激酶等静脉溶栓药物。护理人员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头部后伸或前倾,密切监测血气指标。静脉溶栓前,护理人员需选择患者前臂易固定且较粗的血管建立2条静脉通路。(2)静脉溶栓期间护理干预:静脉溶栓期间,护理人员需持续开展心电监护,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遵医嘱完成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生化指标检测,部分患者需增加血型检查,备血200-400ml。静脉溶栓期间,护理人员常规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体温、呼吸频率等指标,并准确记录。严格遵医嘱定量、定时输入静脉溶栓药物,并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合并不良反应。完成静脉溶栓治疗后及时复查心电图,并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指导患者口服华法林,评估凝血功能是否存在异常。(3)静脉溶栓后护理干预:静脉溶栓后,护理人员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合并咳嗽、咯血、胸痛、晕厥、休克等症状,观察患者尿液及神志是否存在异常。常规监测患者双下肢,急性期患者不得叩背或按摩双下肢。完成静脉溶栓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卧床2周,并协助患者翻身及擦拭皮肤,为患者讲解静脉溶栓治疗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恢复期避免摄入油腻及高胆固醇食物,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改善患者身心状态。(4)并发症预防:①出血:出血为静脉溶栓多发并发症,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检测患者为口腔、皮肤黏膜及胃肠道内是否出血,观察注射区域是否存在血肿,溶栓前常规留置静脉套管针,以便于护理人员取血,并减少穿刺次数。②低血压:静脉溶栓期间,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血压指标,静脉溶栓治疗2h内间隔10min测定1次血压,静脉溶栓后3h内间隔30min测定1次血压。如患者产生低血压,护理人员需遵医嘱行扩容、静脉滴注多巴胺等干预措施。③再栓塞:为有效预防再栓塞,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施肢体制动,保证卧床休息,以避免栓子脱落。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软件为本研究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n/%)
组别 | 出血 | 低血压 | 再栓塞 | 并发症发生率 | 护理满意度 |
研究组(n=41) | 1 | 1 | 0 | 2(4.9) | 39(95.1) |
对照组(n=41) | 5 | 3 | 2 | 10(24.4) | 32(78.0) |
χ2值 | | | | 6.247 | 5.144 |
P值 | | | | 0.012 | 0.023 |
3讨论
急性肺栓塞为肺动脉分支或主干被栓子阻塞引发的肺部循环功能障碍,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咯血、晕厥、呼吸困难等,部分重症患者中合并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等,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安全[2]。
重症监护护理以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特点为基础,结合静脉溶栓治疗过程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静脉溶栓前,护理人员妥善完成各项准备,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可为静脉溶栓营造良好条件。静脉溶栓期间,护理人员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师完成静脉溶栓治疗,可促进治疗效果提升。静脉溶栓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卧床,持续开展抗凝治疗,并监测各项生理指标,配合采用心理护理等措施,可改善恢复效果[3]。同时,本研究中护理人员针对性预防出血、低血压、再栓塞等并发症,可有效预防各类不良事件。总结研究资料,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重症监护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采用重症监护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梁秀伶.急性肺栓塞的优质临床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J].科学养生,2021,24(2):162.
[2]周艳.急性肺栓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重症监护护理研究[J].饮食科学,2021(1):221.
[3]杨春燕,刘芳.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21(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