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评估发展研究中心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在暴雨、暴雪后常伴有泥石流灾害,大量砂石随雨水冲向山下,不仅对植被、房屋、道路造成破坏,还会出现“吞人”现象。灾难一旦开始,就要持续很长时间,经济损失不计其数。为避免惨剧的发生,需要做好防治工作。基于此,本文对泥石流防治展开研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关键词:泥石流;成因;防治
前言
在提到地质灾害时,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泥石流。泥石流多发于沟谷深壑的地区,极端天气是助推器[1]。山洪夹杂着石块、泥沙,向山下呼啸而去。灾难区内的物体,很难不出现损坏。因为泥石流的流速比较快,流量比较大,所以灾后场景惨不忍睹。当然,泥石流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大多发生于汛期。灾难之所以形成,除了和自然条件有关系外,还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要想有效降低泥石流的危害,需要深入开展研究,并积极采取行动。
一、泥石流的概述
泥石流是地质灾害的一种,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如深圳光明新区2015年12月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掩埋33栋建筑物,造成73人死亡、4人失踪。仅这一次灾害,就损失8.8亿元。虽然过去很多年,受害家属的心理创伤仍未抚平。在全国,像这样的事件还有不少,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要不想见到家破人亡的画面,需要加强泥石流防治。
在防治工作开始前,要明晰一些内容。泥石流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气候因素、地质条件等。泥石流产生后,短则几分钟,长则几个小时,就会发展到一定规模。雨水冲刷地面、冲击物体,使之脱离本体,成为泥石流的一部分。所到之处,植被、房屋、道路、人员统统被淹没。就算是灾害快速退去,清淤难度着实不小。被掩埋在淤泥中的人,很难生还。万事没有绝对,也有存活下来的例子。譬如,泥沙量和固体碎屑物的占比小的灾害,有一丝生还的可能。
二、泥石流的成因
(一)地形地貌
纵观历史记录可以发现,泥石流常发生于地形陡峻、沟谷深壑、沟床纵度降大的地区。这种地形比较特殊,容易汇集水流。从地貌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形成区,二是流通区,三是堆积区。形成区,顾名思义是指泥石流形成区域。三面环山,看着像一个漏斗。在山上很少能看到植被,只看到陡峭、破碎的山体。流通区的山体既陡深又狭窄,会让泥石流获得加速度,增强其破坏力。当泥石流到达河谷或平原,就会停止运动。
(二)松散物质
有些区域会经常发生强烈地震,以至于岩体表面存在大量碎石。待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滑坡、崩塌等灾害。当遭遇强降雨,这种地质构造很容易发生泥石流。灾难一旦形成,就会进一步对岩体表面造成破坏。破碎物质会纷纷加入进来,不断增大泥石流的规模。倘若岩体上存在大量植被,可以形成一个屏障,降低泥石流的危害。但事与愿违,人类肆意砍伐树木,导致岩体表面光秃秃。不仅失去了屏障,还造成岩石风化,使之更加脆弱,根本就抵抗不了泥石流[2]。
(三)水源条件
土壤的含水量不同,其表现形式有所差异。起初,土壤比较干燥,会以颗粒的形态存在。强风来袭后,只会看到漫天黄沙。土壤受到雨水的滋养,会逐渐形成一个整体。降雨持续不断,就会产生半液体半固体的物质。古人云:“水往低处流。”雨水会向山下汇聚,促进土壤、碎石转移。由此可见,泥石流的产生离不开水。
三、泥石流的防治
(一)提升设防标准
不管开展何种工作,都需制定一套标准,泥石流防治亦是如此。在这件事上,切记不可闭门造车,而应深入调查研究。内容越全面,方法越科学,所指定的标准越合理。不断提升设防标准,有助于增强泥石流的防治效果。考虑到中国开展泥石流防治的时间尚短,所以要学习借鉴他国的成功做法。需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而是结合中国国情制定标准。待标准落地后,要立刻推广开来。通过收集各方反馈,发现标准漏洞,进而采取修补措施。
(二)改造防治工程
幅员辽阔、分区治理是中国的显著特点,致使防治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在一些地区,仍采用老旧方法,结果自然差强人意。中央要出台指导文件,促进防治水平的提升。各地区要准确把握文件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方案。在方案中,不仅要体现出新思想,还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在落实期间,要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倘若发现防治工作不到位,要立刻予以纠正。只有满足各项要求,才能按下“重启键”。严把竣工验收关,确保防治工程质量达标。每隔一段时间,要对防治工程的情况进行调查。如发现不好苗头,要马上开展修复工程。到了使用年限,需要拆除原有工程,并建立更具现代化的工程。
(三)强化监测预警
与其抱着“亡羊补牢”的心态,不如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密切关注泥石流高发区的情况,尤其是在暴雨激发的时候。只靠人力,很难实现全面监测、及时预警,这时就需要借助技术的力量。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打造监测预警系统。往系统中加入物联网技术,以此增强系统功能。将该系统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网串联到一起,以实现全天候的监测。加装智能摄像头,确保泥石流监控无死角。添加大数据、数据库等技术,准确判断泥石流危险度,并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最大限度降低泥石流的影响。
(四)深入开展研究
深圳市发生泥石流的频率并不高,像处于地震带的城市,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这无疑增加了防治难度。要想确保防治工作有成效,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一来了解泥石流的发生机理及条件,二来掌握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及变化规律[3]。待知己知彼后,便可对症下药。对泥石流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工作,除了要安排专业人员外,还要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每当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泥石流的危害就会减弱一分。当然,能否达到这一目标,还要看研究成果是否充分用于实践。
(五)坚持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的关键在于“综合”二字,可以归纳成“三多”。一是多人参与。防治人员当仁不让,人民群众也要参与进来。为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应设立多种奖项,并坚持科学评奖。二是多部门联动。划分好各部门的职责,不给推诿行为提供可乘之机。三是多措并举。监测在前,预警在中,行动在后。具体来说,依托现代技术,完善监测体系。全面分析数据,划分灾害等级。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行动结束后,要立刻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防治工作夯实基础。长此以往,人民群众就不会谈泥石流色变。
四、总结
在以前,社会经济发展过于粗放,导致生态环境遭破坏。随着破坏行为的加深,大自然展开了报复行动,其中就包括泥石流。相较于其他灾害,泥石流的破坏力更加惊人。要想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需要不断提升防治能力。对特殊地形地貌进行加固,并清理松散物质,栽植绿色植被,使岩体更加牢固。当遭遇极端天气时,要及时疏散人群,并时刻关注现场情况。通过此举,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聂忠华.泥石流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J].有色金属设计,2020(02):81-83.
[2]赵渊.探析滑坡泥石流的灾害及其防治的有效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23):118-119.
[3]余加加,李强.泥石流的危害及防治[J].世界有色金属,2019(01):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