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昭平镇第四小学 546899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组织和实施思政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引导。本文简单分析了思政课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不足,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思政课教学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策略
一、思政课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单一
思政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现有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下,许多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缺乏重视,采用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较为枯燥。许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只是将爱国教育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以说教的形式灌输知识,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就导致学生的爱国情感无法得到有效激发,他们虽然能够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但是无法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可教师提出的观点,并运用到实践中。此外单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难以满足学生的探索需求,不仅影响到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导致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
(二)爱国主义教学理论与实践失衡
思政课教育本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但是在现有的教育机制下,许多教师将教育重心放在理论内容的讲解上,没有组织和实施实践活动,这就导致学生虽然能够理解教师所讲的爱国主义观点,却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有效落实。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时,教师通常只是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的爱国观点,分享先进的爱国事迹,但是没有将现实生活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十分有限。在缺乏实践的情况下,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通常只能浮于表面,并且无法以爱国精神为指导,对生活中的具体言行提出更高要求,理论与实践失衡下爱国主义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三)学生自身爱国意识存在不足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好,但是在精神追求方面却存在一定的不足,许多学生自身存在爱国主义意识缺失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爱国主义意思就是在具备爱国情感后,在现实生活中主动维护国家权益,保卫家国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意识。但是目前许多小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念,许多小学生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这对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对于处在事物认知能力发展关键时期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所接触到的思想和文化直接影响到了价值观念,小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淡薄的问题亟待解决。
(四)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课教学脱节
许多教师虽然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找到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平衡,教师仍旧只是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进行讲解,没有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基于这样的情况,许多教师并没有把握好爱国教育的时机,时常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讲解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反复讲解同一观点的情况下,学生也对爱国主义教育丧失兴趣,长此以往,学生难以培养起浓厚的爱国精神。
二、思政课教学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是爱国主义教育顺利落实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凸显爱国主义精神。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以多媒体设备为载体,向学生展示立体化的教育素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置身于特定的场所,以主人翁的心态看待爱国行为。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优秀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让学生能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洪流,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系列成就。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复兴,并且在特殊的情境中培养起爱国精神。
(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思政课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强调理论讲解,同时也要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爱国主义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以自身的具体行为渗透和表达爱国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选择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参观红色文化的相关纪念馆是重要的实践活动形式,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特有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与学生共同参观红色文化的相关纪念场所,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国家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此外,教师还可以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开展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让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比赛活动的同时,彰显爱国主义精神。
(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
爱国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教育资源,以教材为核心,挖掘爱国主义教育材料,这是有效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凭借自身丰富的教育经验,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合理地选择爱国主义教育元素,除了爱国主义相关的单元外,教师还应从其他知识点中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比如在讲解文化与科技专栏时,为学生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科技成果,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在讲解我国国家机构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先进的制度,帮助学生树立制度自信。经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学生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热爱国家,并且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学习知识,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
(四)基于家校合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家校合作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形式,在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家长进行紧密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价值,确保学生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下。教师应当对家长进行专门的教育,帮助家长转变教育理念,充分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家长则应带领孩子参与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比如观看国庆阅兵仪式等等,家长还应重视日常与孩子相处中潜移默化的教育,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家政策,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必然要求。在组织思政课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特点,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形式进行合理优化和调整,充分挖掘思政课本身的爱国教育材料,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高质量的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怡清.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0(35):3-4.
[2]苏建明.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三维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0(29):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