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内江 641000
早期大肠癌症状不明显,可无症状或仅隐约不适,消化不良,隐血等,随着癌肿进展,症状逐渐明显,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块,肠梗阻以及发热,贫血和消瘦等全身毒性症状,因肿瘤浸润转移尚可引起相应器官的改变,大肠癌依其原发部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临床征象和体征。
一、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1、肠癌家族史
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如一人得了大肠癌,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结直肠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很多大肠癌的病人呈现为家族后代的群发性。特别有是一种叫家族腺瘤性息肉病的疾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在青春发育期出现,他的初始表现为大肠内广泛多发的息肉,如不治疗,都会发展为肠癌,患者的后代有50%的概率遗传此病。
2、吸烟
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会增加包括肺癌和大肠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曾经吸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与从不吸烟者相比,至少20年的吸烟史会使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26%;每天吸烟超过20g烟草会使结直肠癌风险增加30%;吸烟超过30年或每天的烟草量超过20g,会使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48%。由此可见,吸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尽早戒烟对防治结直肠癌有利。
3、肠道炎症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者发病风险较正常人高4~20倍,全结肠炎发生大肠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15倍。炎症累及范围、持续时间跟大肠癌发生的风险呈正相关。
4、大肠息肉
肠息肉是引起肠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直径越大的息肉,癌变几率越高,一般来说息肉直径超过2cm或三个以上的多发性息肉要及早治疗,以预防癌变的发生,直径在2cm以下的单发息肉可暂不治疗,三个月到半年定期随访复查,如有明显增大迹象,要及时治疗为宜。
5、高脂饮食
主要是指红肉类,即哺乳动物的肉,如牛羊猪肉,大量的数据证明,如果每天吃100克红肉的话,发生大肠癌的风险就会增加20%。
原因在于:
(1)红肉所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铁血黄素等强氧化剂,可以直接诱发肠道黏膜的炎症。
(2)大量地进食红肉或者是高脂饮食,会促进肝脏分泌大量的胆汁,胆汁会转变成次级胆汁酸,而次级胆汁酸会促进或加重肠道黏膜的炎症,并诱发肿瘤。
(3)高脂饮食、红肉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促进肠道炎症及肿瘤的发生。
6、饮酒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酒精的致癌作用,包括肝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胰腺癌等。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可以诱发息肉的发生,还可促进息肉癌变。此外,酒精还能导致酒精中毒、肝硬化、胃炎、胃出血等疾病。如果每天摄入酒精在50克以上(约等于2两高度白酒),大肠癌的风险就明显增高。另外,酒精能够促进结肠癌细胞的肝转移。
7、年龄因素
我们都知道肠癌大多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而50岁以后肠息肉的检出率大于30%,60岁以后,甚至超过一半的人都会有。这些息肉,你不去发现它、切掉它,就很容易悄悄发生恶变,这也就是我们建议50岁前、甚至40岁前做一次肠镜的原因。
8、生活方式
(1)缺乏体力活动:久坐的职业人员与从事高强度体力工作者的大肠癌发病率有显著差别,体育活动有利于降低大肠癌发病率。
(2)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BMI)超过29的人群与BMI小于21的人群相比较,大肠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了近一半,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维持瘦长体形有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生。
大肠癌的预防方法
1、能量摄入
能量摄入与大肠癌发生有关,大部分的研究表明,总的能量摄入与大肠癌危险性有关系,无论摄入的能量是蛋白质,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减少能量的摄入有可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2、脂肪与红肉
大肠癌的发生与动物脂肪和肉类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高脂射入的妇女与低脂妇女相比大肠癌相比大肠癌风险增加32%,而肉类中摄入红肉是大肠癌发生的一个强的危险因素,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别是尽量少吃煎烤后的棕色肉类,有助于大肠癌的发生。
3、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
纤维素能增加粪便量,稀释结肠内的致癌剂,吸附胆汁酸盐,从而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生,因此在平时的饮食,应该尽量多摄入蔬菜,水果,纤维素,合理饮食,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4、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有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A,C,E能使腺瘤患者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转化为正常,但目前资料并不支持用抗氧化维生素来预防大肠癌,微量元素与大肠癌的关系,目前研究还不甚详细,叶酸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病,但具体机制不清楚。
5、膳食抗致癌原
膳食中的大蒜,洋葱,韭菜,葱中含有的硫醚柑桔类含有的萜葡萄,草莓,苹果中含有的植物酚以及胡萝卜,薯蓣类,西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都被认为是能够抑制突变,具有抗癌作用,尤其是大蒜,有研究表明,大蒜是具有最强保护作用而使人们免患远端结肠癌的蔬菜。
通过向群众宣教关于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方法,有助于促进群众对大肠癌的警惕意识,避免大肠癌的危险因素,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从而使大肠癌的发病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