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文化馆 陕西汉中 723600
【摘要】镇巴民歌是数千年来镇巴人民创作积累的文化财富,是镇巴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2009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题材丰富、种类齐全,包含号子、山歌、通山歌、小调、风俗歌曲、曲艺等,按内容分为“劳动类”“生活类”“情爱类”“红色歌谣类”等。本文主要论述镇巴民歌的发展现状与现有的传承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更好的对该项目进行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巴民歌;传承路径;探索
一、镇巴民歌概述
镇巴民歌高亢顿挫、情感炽烈,唱爱情情真意切,歌风物率真天成,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或生动、或含蓄、或苍凉、或缠绵。在这个弦律优美的天地,在山梁沟畔、田间溪旁、村落树下、屋内灯旁,随时随处可以听到高亢悠远、委婉深情、凄楚动人的歌声,音符在灯火中跳动,歌声在山沟沟里回荡。民歌伴随着镇巴人的一生,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原汁原味的山腔野调祖祖辈辈传唱到今天,飘过陕南的山山岭岭、漫过汉水的弯弯曲曲,如山泉流淌、河水奔涌,响彻大江南北。镇巴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紧密的联系,民歌是经过广泛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演唱形式多样而灵活,民风民俗产生民歌,围绕婚丧嫁娶的民歌丰富多彩,人们把人生的全部活动总结为五个字:生、劳、病、死、苦,由此而产生的民歌把人生的画卷展示得酣畅淋漓。
二、镇巴民歌的保护
2008年成立镇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人员,挖掘整理镇巴民歌,2014年县委、县政府成立镇巴民歌研究会,通过大赛、采访等形式共收集到镇巴民歌4000余首,经筛选编辑出版了《镇巴民歌总汇》(一、二卷)。举办了镇巴民歌进校园师资培训班,编写镇巴县中小学音乐课本《镇巴民歌》并在全县中小学推广传唱,2011年至2013年先后举办了镇巴民歌进机关、进社区培训班,举办了各类民歌大赛,2013年精选12首镇巴民歌,制作了精品DVD光碟,在汉中举办首发式,2014年举办了镇巴民歌五进活动,镇巴民歌在全县得到了普及推广,同年镇巴民歌《太阳出来眯眯笑》《山歌子啥好听》《正月是新春》编入了全国义务教育教科书。
镇巴民歌涌现出了如刘光朗、田洪涛、彭光琴等一大批专业歌手,另有如吕朝斌、张泽香、姜显斌、李盛美、王昭发、张万兰、林氏三姐妹等民间歌手。目前已形成了专业和业余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传承格局。
2010年,镇巴民歌被选派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汉中举行的慰问演出;2012年9月,镇巴县文工团演艺有限公司青年演员彭光琴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成为全省参加央视《星光大道》的3名选手之一,2013年随文化部赴新加坡进行春节慰问演出;2015年6月底,镇巴民歌《薅秧歌》参加了文化部在苏州举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歌、山歌展演活动,以镇巴民歌为主要内容创编的舞台情景剧《秦巴山水间》《巴山深处我的家》《风从巴山来》分别在2011年、2014、2017年在陕西省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艺术节上获多项大奖。尤其是《风从巴山来》在八艺节上获得“文化剧目奖”、“音乐奖”、“舞美奖”,表演唱《薅秧歌》获音乐类群星奖。
三、镇巴民歌的现有传承方式
(一)个体传承
依靠家族或师徒关系进行传承,由掌握技艺的人通过口传心授方式,一代一代将民歌传统和技艺传承下来,也是我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下来的重要模式之一。
(二)群体传承
镇巴依秦望蜀傍楚,这里山大沟深、林木丰茂,劳动方式相对艰苦,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单调的劳作中,需要精神调节,需要宣泄情感,需要娱乐。山林沟壑、田间地头,一声山歌,忧愁全无,不计其数的镇巴民歌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在辛苦劳作中逐渐形成的。
(三)文献传承
由掌握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能的人利用文字、图像等手段以文献的形式记载下来,使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活态传承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得以继续保存。主要包括录音、录像、多媒体等。
(四)多媒体传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等众多新型数字媒体的出现,以数字影视、网络、移动通讯等为媒介的新型大众传播手段,使大众传播以更快速度、更广的范围将文化传播到可及范围内,所有文化得以在大众传媒中交融,多元的社会价值在这里得到有效整合,地球成了一个小村落。
我们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的平心而论,提了多年的出版《镇巴民歌总汇》(三、四卷)一事,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搁浅多年,而且同样是在几年前就提出的制作出版发行《镇巴民歌》(第二版)DVD光碟到现在依然是遥遥无期。
四、镇巴民歌在保护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一)市场狭小
镇巴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劳动方式是艰苦,运输主要靠人力,而这些优秀的民歌只能在地方上发挥,很难“走出去”,随着时代的变迁,很有可能会被慢慢埋没。
(二)文化生产力弱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民歌生存环境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淡化。
(三)传承人断层
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经商,人口流动,分散各地,告别了深山农耕生活,也告别了民歌,愿意在镇巴民歌上面付出心血的人逐渐减少。
(四)现有体制的制约
镇巴县文工团演绎有限公司目前的舞蹈编导、编剧等骨干创作力量,导演和演员都是2011年改制前人员,按国家事业单位录用工作人员选拔或公开招考的,截止目前这24名招录人员属无编制人员,岗位编制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目前活跃在舞台艺术表演的却是这24名青年演员,很难从跟本上解决这批人的后顾之忧。更为严峻的现实情况是:没有相应政策保障招录新人,以镇巴县文工团演艺有限公司自身能力不能吸引、留住优秀文艺人才,照此下去,若干年后目前在岗改制前“老人”真正成为老人不能从事剧节目创编与登台演出、退休之后,文工团将出现自然消亡结局,以镇巴民歌为主要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镇巴文工团的萎缩,自然会影响到非遗保护项目——镇巴民歌,到那时便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局面。
(五)镇巴的文化标志和品牌尚未形成
近年来,我县“三乡文化”(民歌之乡、红军之乡、苗民之乡)已经成为对外宣传镇巴的口号,“三乡文化”标志是什么?内涵是什么?……这些都没有具体的文化标志来体现、没有具体的文化符号来支撑。在文化品牌树立方面,《秦巴山水间》《巴山深处我的家》《风从巴山来》虽然在业内的艺术节上叫好卖座,但远远没有使镇巴土生土长的广大百姓一饱眼福,所以才出现了“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我们出资排练这台演出的初衷就不是为了惠民而是为了参演,二是我县没有能够满足其演出的专业舞台剧院,故而在参演结束后道具服装等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样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理所当然的几乎没有分得半杯羹,远未达到像《长恨歌》《大长安》等那样名利双收的效果。
五、对策和建议
(1)编辑出版《镇巴县民歌总汇》(三、四卷)和胡远清音乐作品集《槐花几时开》。(2)每年排练一台原生态镇巴民歌专场文艺节目到各镇巡演,同时每年举办一次以镇巴民歌为主题的民歌大赛。(3)利用镇巴民歌保护经费,重点扶持县域内民歌之乡,扎实开展民歌培训。(4)加快实施镇巴民歌传习所的建设步伐,力争在2021年底前投入使用。(5)教育部门考虑可以县职业中学招录民歌特长班,毕业后择优进入专业团队。
六、结语
时代的潮汐,冲刷着镇巴这片多情的土地,也悄然改变着镇巴人民生活。花谢花落,春去秋来,悦耳动听的镇巴民歌历经岁月打磨,愈加醇香,让人情生胸臆,歌溢心田。
参考文献
[1]杨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