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谈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

祝璐璐

昌吉回族自治州艺术剧院

摘要: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人民群众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戏曲的特殊表现形式及戏曲传统的娱乐能力在逐渐丧失,导致大部分人们无法接受戏曲,使得戏曲的生存十分困难。从戏曲的性质来看,戏曲中大部分的内容的源泉来自于生活,它只是将生活中的各种琐碎事件通过特殊的表演方式展现出来,属于一种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因此,戏曲与人民群众的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在现代戏曲创新的模式中应当重新研究戏曲与群众文化结合的途径,促使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充分融合。

关键词:戏曲文化;群众文化;融合措施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全面促使精神文明建设,传承戏曲文化,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是重要举措。从文化发展的情况来进行分析,传统戏曲文化在不断地流失,很多优秀戏曲剧目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困境,而群众文化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因此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将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进行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相辅相成,真正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推动二者传承与发展。

1我国戏曲文化的巅峰繁荣

戏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近百年来也经历过盛极一时“顶流”时代。那种繁荣比今天有过之而无不及,戏曲名家受欢迎的程度,让今天的一线艺人都望尘莫及。提到我国戏曲发展史的繁荣,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还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之间。要知道当时戏曲的繁荣程度并不仅限于某一个地区或者是剧种,而是呈现出了一种各个地区不同剧种百花齐放的状态。而从传播范围来讲,影响力最大的几座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以及武汉等,可以说这几座城就将全国范围内不同剧种的角儿涵盖在内了。而对于剧种传承而言,以京剧最盛,当时京剧是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剧种,同时也是全国受众最多的剧种,甚至对大江南北都形成了不小的影响。此外,评剧、豫剧、越剧等各种剧种也都在蓬勃发展,并在各自的区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受众群。除此之外,还包括甘陕地带的秦腔,山西晋剧、陕西蒲剧,湖北汉剧、楚剧以及四川川剧等,也都是广受戏迷欢迎的剧种之一。另外,西区的繁盛其实更多意义上还是因为不同的剧种都涌现出了一批代表人物,比如: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以及京剧的“前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等。名角儿的诞生也就意味着受众群的日益庞大。甚至有很多来自于当时戏曲艺术流派的表演形式至今都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可以说当时的戏曲名角相较于如今的一线明星而言丝毫不差,以大家熟知的“四大名旦”之一梅兰芳为例来讲,当时就是“台上男人皆欲娶,台下女人皆欲嫁”的存在。由此可知那时戏曲和戏曲名角的影响力。

2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

2.1地域分布不均

戏曲文化的地域分布不是很均匀。中国不同城市将设立专门的歌剧场馆,如歌舞剧院、老年歌剧活动中心等。这种传播方式与古代戏曲非常相似,但在21世纪,没有更好的区域扩张,一些乡镇和农村民众没有感受到戏曲的无限魅力。当前戏曲文化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带有偏见的问题,往往伴随着冷漠和批判的态度。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更多的人需要了解戏曲文化的魅力和重要作用。

2.2文化传承断层

喜爱戏曲文化的主要群体是中老年人。许多中老年人喜欢戏曲文化,但只有少数年轻人会关注戏曲文化。戏曲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具有鲜明的传统色彩。此外,年轻人忙于学习和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戏曲文化的发展,导致对戏曲文化的忽视。另一个原因是,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很多人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品味这种缓慢发展的艺术文化,这使得戏曲文化的传承陷入危机。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如果喜欢戏曲的那一代人死了,很少有人会继续传承戏曲文化,戏曲文化也会继续流失。这是一个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2.3缺乏创新意识

事实上,在戏曲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不同地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目前,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年轻一代对流行文化的追捧,许多地方戏曲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鉴于许多地方戏曲表演陈旧、模式僵化、创新意识欠缺,对新时代的人们来说吸引力不够。另外,随着大众娱乐的多元化,通俗易懂、节奏明快的娱乐方式蓬勃发展的今天戏曲艺术形式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中的竞争力正在逐步丧失。如果继续裹足不前,就有可能导致传播者与受众者的人群均出现断层的可能,导致传统戏曲文化难以传承下去,这将是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3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措施

3.1利用现代政策方针将戏曲引入学校,拓宽传播途径

中国的发展依靠年轻人的发展,因此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也要依托年轻观众。传统戏曲要想获得真正的传承就必须从年轻群体出发,吸引年轻群体,当地文化工作者应当将传统戏曲引入学校中,让年轻一代群体从小在校园环境中就能接受戏曲文化的熏陶,并对戏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例如,金昌市文化馆针对戏曲文化专门举办了2019年“红色文艺轻骑兵”戏曲走进精准扶贫村(中小学)惠民演出活动,利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方针,将戏曲文化引入年轻观众生活中,让中小学生从小就对传统的戏曲文化进行了解。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接触传统戏曲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戏曲爱好者。久而久之,年轻观众在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时就能够第一时间将传统戏曲文化纳入表演中,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达到传播传统戏曲文化的目标。

3.2把握地方特色,了解地方文化

要想使戏曲文化更好地与群众文化相融合,必须保证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相适应,要把握地方特色,了解地方文化,只有充分了解当地群众的需求和喜好,才能在此基础上促进戏曲文化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使其更为群众喜闻乐见。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都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反映了特定的生活习俗、精神信仰、人文情怀等多个方面,因此在进行文化融合之前必须确保深入了解文化差异,以此为融合奠定基础,找到最佳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契机。

3.3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

在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该尤为注意创新融合方式,使文化发展更具鲜活的生命力。可以将戏曲文化融入影视、书籍、音乐、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中,为戏曲文化的传承打造新的平台,从而吸引群众的注意力,使群众易于了解、乐于接受、乐于学习,以促进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相融合。另外,要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产业,并将戏曲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新一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人,同时创造就业机会,挖掘发展机遇,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进步。

3.4戏曲文化与基础教育的融合

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戏曲经典,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通过戏曲进校园的方式将戏曲文化与基础教育相结合来融合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目前我国戏曲的主要受众群为中老年人群,想要提升戏曲传承力度,就需要增加年轻受众群。因此可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相应的课程,由教师来为学生讲解普及戏曲基础知识,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应的戏曲种类来学习。此外学校还可以适当组织戏曲类比赛,激发学生对戏曲的热情,促进戏剧文化的传承。这样一来每一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都能够对戏曲有一定的了解,不会感受到陌生。同时也能发掘出一部分具有戏曲天赋的学生,为戏曲行业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促进戏曲的延续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先人的智慧不能任其消亡。而应该将西域当下主流文化与基础教育相结合,提升戏曲的国民度,促进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本文主要结合戏曲文化与主流文化和基础教育的相结合展开了研究,希望本次研究能够推动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梅.浅谈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机融合[J].文存阅刊,2020(21):153.

[2]朱弈奕.群众文化推广的有益探索[J].戏剧之家,2019(2):247.

[3]刘燕.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分析[J].文渊(高中版),2019(9):563.

[4]崇袁.群众文化活动与戏曲的结合分析[J].文存阅刊,2021(5):153.

[5]侯丽娜.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研究[J].戏剧之家,202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