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新时期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孙 石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高校舞蹈专业怎样顺应课程思政发展的新趋势,推动课程建设创造性转化,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先进理念的课程思政建设,在推动着高校育人模式创新实践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新时期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文艺价值观以及美育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舞蹈专业;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政建设的良好时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使学生们感受到政治就在日常生活之中,距离并不遥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以及要求。

一、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①课程思政建设还不够完善,未能做到深入人心,高校阶段的学生来源于四面八方,学生们无论是在价值观上还是认识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统一,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可见一般,除此之外,在大学阶段,与专业课程相比较之下,思政课程的课程占比率是较低的,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这也就使课程思政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未能够做到深入人心;②三类课程在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过程中未实现融合统一,在传统的高校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学生们来说具有显性教学,而高校阶段的专业课程以及综合素质课程为隐性教学,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对学生们的课程思政教育还主要来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未涉及到另外两种隐性课程,这也就使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欠佳;③课程思政的整体建设不够完善,需要进行优化,课程思政教育属于工作量较大的教育项目,并且目前课程思政的教学还处于实施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的建设与管理制度并不够完善,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二、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要求

1树立新时期舞蹈艺术观和创作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舞蹈已经发展成为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文化形式,“为人民而舞,赞时代而动”的艺术观和创作观是中国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文化的本质特征。中国舞蹈多年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为人民培养艺术人才的思想主线和发展脉络,中国舞蹈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舞蹈创作扎根于人民的生活,立足于人民创造和推动的时代。只有通过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才能使舞蹈专业学生在思想上把准中国舞蹈的价值所在;只有将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舞蹈文艺发展的出发点和前进方向,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找准舞蹈艺术行至何处、为何前行。

2.培养新时期舞蹈美育精神

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重专业技能训练、轻舞蹈美育精神培养的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舞蹈工作者追求艺术名利化,舞蹈作品过于迎合低俗的商业化市场需求,忽视作品的思想性和先进性;部分舞蹈教师只看到西方舞蹈艺术的繁荣,片面地将西方舞蹈理论奉为圭臬,照学照搬西方舞蹈理论来研究中国舞蹈,失去了中国舞蹈的民族特性和艺术独创性,使中国舞蹈艺术成为西方舞蹈的简单复制品,脱离了新时期艺术的人民性,丧失了“引领社会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艺术价值。因此,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必须加强舞蹈课程思政建设,树立正确的艺术人才培养目标,打破“以洋为美、以西为尊”思维和“专业竞技”取向、“培养明星”取向,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新时期社会主义舞蹈美育精神。

3.开展新时期舞蹈审美教育

中国舞蹈艺术服务于人民,把人民群众作为舞蹈艺术的评判者,形成了“以劳动人民为美,为普通群众而美”的舞蹈艺术审美价值观。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艺术观来正确看待和评价中国舞蹈和世界其他舞蹈流派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做到既兼容吸收又独立发展;既尊重世界舞蹈各流派专业技能,又坚持中国舞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既要正确认识到中国舞蹈起源于中国古代舞蹈,吸收西方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之所长,又要正确区分中国舞蹈与世界其他国家舞蹈的艺术本质区别。引导学生正确欣赏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艺术作品,深入了解西方各舞蹈流派作品的美学蕴涵,掌握舞蹈艺术发展史知识和各民族的文化特性,联系艺术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文艺观,汲取其艺术精华,坚持中国舞蹈人民性的本质特征,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发掘艺术创作的源泉,推动新时期具备中国特色的中国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

三、加强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1.强化教师思政育人意识

高校教师是完成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只有高校教师树立思政育人意识,才能确保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完善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使教师真正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树立思政育人的重要意识。注重加强教师之间的跨学科研究与合作,鼓励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组成思政教育共同体,在共同完成思政建设中开阔高校教师的思政育人视野,形成思政育人环境。

2.加强教师思政能力建设

思政建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源于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要切实把课程思政内容作为教师培训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全体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师德师风教育等内容的培训学习,创建高校思政教育内部研讨和交流合作机制,不断挖掘舞蹈专业思政教育元素,创新思政教育方法,丰富课程思政培训资源,提升高校教师思政工作能力。促使专业知识传授、专业能力培养和艺术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人才。

3.着眼课程思政建设的重难点

建立健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研机制,推动舞蹈专业思政教育从“零散授课型教育”向“整体规划建设型教育”转变。充分利用各学科思政专业教师的教研力量,重视跨学科教研合作,立足于新时期社会的新思潮、新观念,结合舞蹈专业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共性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评课,解决当前舞蹈专业思政建设中的重难点教学问题,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思政课程资源,助力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4.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严格落实教育部“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任务要求,坚持课程思政建设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强化先进引领、榜样激励,科学合理设定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政策导向激励体系、制度规范激励体系、体制机制激励体系等,纠正“重教学轻育人,重专业轻德育”的教育偏差,形成思政教育的正向激励,推动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主体是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求,制定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堂上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突出舞蹈教育的思想育人作用,发现舞蹈教学优势,把舞蹈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强化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构建出良好的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周露,刘才喜.新时代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讨与研究[J].尚舞,2021(11).

[2]张迎迎.艺术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

[3]袁莉.高校舞蹈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