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北京市 1022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肾七方加大黄灌肠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57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针对治疗组29例患者加用肾七方加大黄灌肠汤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肾七方加大黄灌肠汤联合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改善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肾七方;大黄灌肠汤;慢性肾衰竭;治疗有效性
慢性肾衰竭主要是指各类慢性肾脏疾病持续性进展的结局,主要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机体内环境失衡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慢性肾衰竭的发生主要与各类慢性肾功能损害、血容量不足、各类感染、肾毒性药物服用不当、基础性疾病、不良生活习惯、营养不良、年龄等因素相关[1]。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腰酸、夜尿增多、轻度贫血、食欲不振、水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肺部感染、气促、气短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有效的临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肾七方加大黄灌肠汤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性,我院针对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57例展开了对比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57例分成两组,参照组2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39岁,均值为(57.01±3.45)岁;治疗组2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2例,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40岁,均值为(57.03±3.47)岁。
对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
诊断标准:本次观察收治的57例患者均符合中医临床诊断中“水肿”、“癃闭”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脾肾阳虚、湿瘀内阻的诊断标准。
入组标准:患者年龄均集中在18至8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治疗的临床指征;患者的Scr水平及BUN水平均超出正常范围内。
1.2方法
针对参照组2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等等实施针对性的水电解质、酸碱纠正、低磷饮食、热量供给、优质低蛋白、贫血纠正、降压及预防感染等干预治疗,连续治疗半个月。
针对治疗组29例患者加用肾七方加大黄灌肠汤联合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案与参照组患者一致,在此基础上给予肾七方加大黄灌肠汤的治疗:肾七方基础方:牡蛎、蒲公英、茅根、北芪、土茯苓各30g+枸杞子、茯苓、苏叶、丹参各15g+川芎、甘草、地榆炭各10g+大黄8g,一天一次,以水煎制,一剂一天,分早晚两次服用。大黄灌肠汤的基础方为:大黄、槐花、牡蛎各30g+蒲公英15g,以水煎制进行灌肠治疗,一天一次,在每晚临睡前治疗,连续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等差异。(1)中医症状评分:采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总分45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症状越严重。(2)治疗有效率:治疗一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各项肾功能指标(肌酐)均有所改善,恢复正常生活。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软件进行处理,中医症状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有效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28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为71.43%(20/28),治疗组29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为93.10%(27/29),两组相比:X2值=4.63,P值=0.03;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表1:参照组与治疗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组别 | 中医症状评分(分) | 症状缓解时间(d) | 生活质量评分(分) |
参照组(28) | 16.13±2.33 | 10.27±3.01 | 65.21±3.45 |
治疗组(29) | 13.20±2.26 | 8.03±2.12 | 72.10±3.33 |
t值 | 2.34 | 5.65 | 7.92 |
P值 | 0.03 | 0.00 | 0.00 |
3讨论
随着各类疾病的发生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现阶段临床中慢性肾衰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以往治疗中一般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虽然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指标,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认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应实施活血化瘀、益气温肾的治疗原则,肾七方中的牡蛎具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的功效;北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的功效;土茯苓具有清热利湿、通利关节的功效;枸杞子具有补肝肾、明目、补益精气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苏叶具有行气宽中、散寒解表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调和中药的功效;地榆炭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消肿敛疮的功效;大黄具有泻下攻积、凉血止血、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清泻湿热的功效[2]。大黄灌肠汤中的各类中药具有降浊排毒、益气补血的功效,两种中药方联合应用能最大程度上改善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和控制肾衰竭的发展进程,利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3]。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联合用药治疗的治疗组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治疗的参照组慢性肾衰竭患者,说明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中医联合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
综上,肾七方加大黄灌肠汤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十分明显,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春成, 李叶枚, 申旺,等. 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尿激酶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研究[J]. 陕西中医, 2019, 40(003):325-327.
[2]王军超. 黄芪大黄汤加减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 35(08):69-70.
[3]高海军, 胡林浩. 益肾活血降浊汤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 19(0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