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重庆 400067)
(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伴随着《双减》的实施,各地纷纷布置《双减》实施细则,比起国家的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双减》督导已被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可见“双减”不是短期的行为,也不仅仅限于教育本身,已经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成为国家意志。
这样的“双减”对中小学生是一个利好,对广大家长也是一个利好,但不同之处在于家长们在利好背后还有着一些挥之不去的焦虑。原因在于,“双减”中作业和考试数量的减少会使家长们心里感到有些“空虚”;家长们之间的相互猜测是否还存在各种隐蔽的方式给孩子“开小班”。这些现象的根本是缺乏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以及在教育背景冲击中产生的个人自觉意识的“觉醒”。
1.当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德国法兰克福指出学校是一种社会设施,教育离不开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因此教育与社会结构是处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我们要认识教育制度对现存社会结构的依赖性,明白教育制度对社会结构的依赖性是不可消除的。
1.1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从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多省份疫情反复,各地加强封锁对经济的冲击,生产端全球供应链不稳定,让中国经济在“风暴中体验风暴”。
2020年5月,中央政治局首次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口结构的边际消费倾向提升,为消费需求充分释放提供了前提条件,并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而新兴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形态则将推动消费不断升级。
根据新马克思主义论理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在企业内和整个社会建立一套将个人需要纳入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社会关系和组织形式,学校正是这样一种机构和组织。教育是由劳动市场控制的机构,教育系统是由一整套与劳动市场相对应的社会关系和组织形式组成的,是通主义过影响劳动场所个人关系的社会关系与教育系统的社会关系之间的紧密对应来运行的。高速发展的经济让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有了极大的改善,但他们毕生却收到了资本的奴役,成了被异化的人,没有真正的自主与自由,沉醉在受支配的虚假的幸福之中,这种被异化的人被称为是单向度的人(弗兰克福批判社会理论)。资本对劳动者的奴役已经从物质上转向思想意识上,形成了一种人们心目中当然的合理的东西,致使个人意识、内心自由和人的本性的活动余地丧失殆尽,这就是自身被奴化了的思想意识。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改革来唤醒“自我意识”。教育需要使人了解自己的从属性,从而理解自己同他人的关系,达到对自己和对社会的新的理解,摆脱资本的意识形态的束缚,争取人性解放。
1.2劳动力市场与教育的关系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提出的“索洛模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最终可以归因于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和劳动力)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的增长。劳动力方面,过去四十年,大量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投入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几乎已经结束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逻辑正在发生变化。即通过“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产业的变革,可以带来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空间。
我们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对就业的冲击。既关乎效率,又关乎民生。疫情期间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是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而疫后政策的侧重应该放在应对中国经济核心逻辑的变化上,并围绕着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出台相应政策。
众所周知学习动机是由不同目标、文凭等外部奖励和威胁激发的,这密切的关系反应了工资和劳动力职场激发劳动者动机中的作用。教育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的变迁是与资本积累过程、劳动制的推广和生产体制的发展相适应,是社会模式的教育模本。劳动者个人需要意识的觉醒。教育与社会之间不过是被控制与控制的关系,只要经济存在不平等,教育必定是再生产不平等的工具。然而社会变革的动力在于意识,尤其是在冲突中产生的个人自觉意识。教育变革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家长、学生、教师的平等主义和人道主义政治意识的觉醒。
2.“双减”政策引发对教育目的的思考
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次修订)颁布,其中明确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奥伊肯、布德强调突出个人价值,突出人的精神世界的培养,认为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应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中心。人格教育学“要求以教师或教育者的个人人格为主要教育手段,达到养成学生的人格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完整人格的人。社会教育学“从社会出发看教育目的,把人的形成和发展视为满足社会需要”。人格教育学代表布德提出“所谓追求精神生活的教育目的,就是把人培养成能够承受精神生活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并追求一种超越于现状的人生理想。”
社会教育学那托尔普认为,教育目的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的意识基础上发展人有意识的积极性,使人在科学(真)、道德(善)、艺术(美)诸方面得到发展。贝尔格曼认为,人的本质是属于社会的,既生于社会,长于社会,也存于社会。……教育不过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生物的目的是保存自己延续种族,教育也同样是参与并改进属于自己的、国民现有的文化问题,培养有才能,对世界、对人类、对国家有用的人。在劳作教育学观点中,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职业技能、为国家服务的精神以及和谐发展和行动自由的人。
3.“双减”政策下家长政治意识的转变
教育目的必须具有历史感,从历史中去深入洞察教育过程、机构、思想、方法和手段发展的真谛,从而真正去理解今天教育的实践。
魏尼格教育理论三级:第一级理论是没有人讲,也没有人意识到的社会化的理论,人们按照这种理论逻辑行事,第二级理论是教育实际工作者说出来、有意识的在实践中应用个人经验和实际知识,第三级是理论家的理论,使教育实际工作者进行的实践不盲目和偶然。但在历史的某一点上,它可能不被马上理解和埋没。通常人只对理解前二级,是理论的不幸和实践的不幸。
国家的“从严减负”引导学校把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那么孩子们的时间多了之后怎么办?我想这是家长们内心焦虑的缘由。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教育状态,从生活和行为方面帮助孩子进行环境的耦合强化训练,引导孩子进行形成独立的人格。
我们只能通过家长意识的启蒙来减少社会结构对教育制度的影响,要进行意识形态的转变,更需要大家在实践中切实的去执行。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3.
[2] 王坤庆.教育学史论纲[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民办高校科研制度重构研究”(2020-dp-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个五年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教师领导力现状与提升研究”(19XJKD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