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学院医学院 ,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但抑郁症并非单纯的精神性疾病,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会使患者躯体不适,严重时可损害身体各系统并涉及重要脏器。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约3.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每年有近百万人因抑郁而自杀,而自杀已然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本研究旨在对有关抑郁症现状,影响因素及预防和治疗三个方面的文献内容进行整理综述。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症;防治
抑郁症属于一种心境障碍,它会令人失去生活的兴趣和快乐,意志活动减退,睡眠或食欲紊乱,产生内疚感或是自我价值感降低,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和认知功能方面的损害。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就业压力加剧、内卷化现象严重等原因,精神抑郁问题愈发突出,因抑郁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事件频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本研究综合有关抑郁症研究的文献,对大学生抑郁症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汇总,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1.大学生抑郁症的现状
抑郁症已然成为21世纪人类第二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截至2021年,全球约3.5亿人患有抑郁症,而中国的抑郁症患者约5400万,已经成为全球患抑郁症人数最多的国家,在患病人群中,18~29 岁的青年群体患病率高出60岁及以上中老年群体患病率的3倍。综上所述,患病人数也逐年增多,大学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占患病人群的绝大多数。
2.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在此将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中内在因素将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综述,而外在因素将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2.1 遗传因素
虽然抑郁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遗传因素仍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抑郁症的发生与家族聚集现象有关,血缘关系越近的亲属患抑郁症的概率就会越高,抑郁症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复发次数越多或发病时间越早,其亲属患抑郁症可能性也越高,因此抑郁症患者的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远远高于一般人[1]。异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9.7%,自由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后期同病率高达66.7%,且遗传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基因层面上,抑郁症与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有关[2]。
2.2 心理因素
抑郁症还与人格,性格,抗挫能力和认知模式等因素有关。内倾性、神经质高阶人格维度和依赖性、自我批评、述情障碍、完美主义等低阶人格特质与抑郁有关[3]。除此之外,内向型性格的人比外向型性格的人更易患抑郁症,抗挫能力弱的人在遭受应激事件后更容易患抑郁症[4]。认知模式也是导致大学生出现抑郁的重要因素,长期消极的认知模式非常容易引起抑郁症的发生。
2.3 生理因素
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也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及这些神经递质的受体功能降低, 乙酰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平衡失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亢进,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减退与神经可塑性的破坏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2.4 家庭因素
抑郁症发生还与家庭环境、经济情况,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抚养方式等有着密切关系。家境窘迫的学生比家境好的学生更易患抑郁症,父母文化程度低和职业地位较低的学生有更明显的抑郁倾向,家庭环境不好的学生更容易患抑郁症,父母多拒绝、多敌意、多批评、缺乏关注和情感的温暖的学生更易患抑郁症[5]。
2.5 学校因素
校园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场地,新生对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容易产生抑郁倾向。在学业上,大学与中学学习和教学方法不同,且面临着期末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考试、考研等各种形式的考试和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在人际交往中,大学时期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与稳定的关键阶段,也是一个人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会产生对人际交往的向往和追求,在同学,朋友,老师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时容易产生抑郁。除此之外,在情感方面,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进入大学后会产生对爱情的向往,但因处于青春后期,情绪激动时仍易缺乏理智,如果感情上不顺利但又无法及时调节情绪,可能会产生抑郁症,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2.6 社会因素
大学生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放大和扭曲是罹患抑郁症的根源。网络上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曝光和现实中深入到学校的社会丑恶现象让学生了解到校园外的世界,对其思想产生冲击,可能会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随着时间的流逝便会发展成为抑郁症。
3.大学生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对心理健康的学生要进行预防,对已患病的学生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及时进行心理指导和治疗。预防手段大致可以采取“医-校-家”三位一体体系,治疗方法可大致划分为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心理疗法,体育疗法,音乐疗法,自我调节,饮食调理,社会支持等)。
3.1 药物疗法
现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药物主要是: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2)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米氮平;
(3)选择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米安舍林、文拉法辛等。
此外,还有中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等。
3.2 心理疗法
是大学生抑郁症最常用的疗法,即通过心理学手段缓解和治疗抑郁症急性期和慢性期症状以及轻中度抑郁症。
3.3 体育疗法
体育锻炼可使一些生物活性分子如促肾上腺皮质素、皮质醇、儿茶酚胺、阿片肽和细胞活素等的浓度发生改变,从而改善人的心境或情绪失调,进而对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以及神经衰弱症等疾病有明显的效果。
3.4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通过声波频率的变化作用于大脑皮质,并在丘脑下部和边缘系统产生效应,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性,改善情绪状态,以消除外界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紧张状态”,调节激素分泌、血液循环、胃肠蠕动、新陈代谢等生理活动,进而提高应激能力,改变人的情绪体验和身体的机能状态。专业的音乐治疗师以循证为基础,通过人本身的音乐能力,使用音乐化的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3.5 自我调节
在抑郁症早期或病情较轻时,可以通过参加活动,培养兴趣,提升修养来转变不良情绪,自我进行调节,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走出抑郁。
3.6 饮食调理
对于长期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来说,平时可以多摄取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其可对神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3.7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交往,从而有效降低孤立感,有助于减缓或抑制抑郁症病程慢性化进程[6]。
4.结语
在社会各领域内卷化现象普遍的今天,大学生群体在各个层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容易有抑郁倾向,形成抑郁障碍,进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在党和国家的关注之下,学校和社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提升个人修养,才能取得更好的“治未病”效果,让大学生远离抑郁症,热爱生活,服务社会,成为身心健康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1] 晋竹筠,施莹芳,彭文彬. 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及预防探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5(02):101-106.
[2] 宋艳,贾存显,周英智.大学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心理月刊,2020,15(18):237-240.
[3] 刘叶,任玉冰,赵秋叶.对导致大学生罹患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5):1-2.
[4] 李萌.大学生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焦虑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8.
[5] 李梓欣,孙宏伟.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抑郁心理成因及消解策略研究[J].校园心理,2021,19(03):297-300.
[6] 黄巍巍.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干预的可行性措施探究[J].校园心理,2020,18(06):5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