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物建筑修缮的真实性——以磴口县三盛公天主教堂修缮工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5
/ 2


浅谈文物建筑修缮的真实性 ——以磴口县三盛公天主教堂修缮工程为例

王 晓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文章结合磴口县三盛公天主教堂修缮工程实例,从保护文物建筑的真实性角度出发,探讨文物建筑真实性的内容和表现以及在修缮整治过程中针对真实性应当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文物建筑,真实性,修缮策略

1.文物建筑的真实性

1.1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原则中的真实性要求

 《威尼斯宪章》将“真实性”和“完整性”作为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尽一切可能确保历史建筑的遗存“一点不走样地把全部信息传下去”。《宪章》强调,真实性包括遗产存在的历史长河中各个阶段的真实,即有最初刚刚建成时候的真实,也包括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叠加物。《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指出真实性是文物古迹本身的材料、工艺、设计及其环境和它所反映的历史、文化、社会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文物古迹的保护就是保护这些信息及其来源的真实性。

1.2文物建筑真实性包含的内容

《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指南》将真实性评定指标归纳为8个方面:形式设计、材料物质、使用功能、传统、技术与管理、基址与环境、语言和非物质遗产、精神与感受等。《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在真实性阐释中也基本延续了这个说法。针对文物建筑而言,真实性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本源和内涵:即文物建筑初建的本质属性和自然人文环境状态,包括功能用途、技术状态,特别是文化脉络、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追求等。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产物之一,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经济技术水平,直接反应着一个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特定环境下的设计营造思想。

②风格和形制:指文物建筑所表现的不同时期和地域的代表性特征,包括始建历史时期的风格形制特点,和后期修缮和改造活动所遗留的风格形制特点。文物建筑的风格形制特征对于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建筑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③结构和技术:指文物建筑的结构、构造和工艺,包括初建时结构构造工艺和后期修缮和改造活动新增的结构构造工艺。文物建筑的结构构造工艺能够直接反映当地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规律,为文物建筑保护和地域建筑特色传承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④材料和工艺:包括文物建筑初建时的材料工艺和后期修缮改造活动新增的可识别的材料工艺。传统建筑材料选用一般是就地取材,材料直接决定了建筑的结构形式和风格特征,一个地区除非经历较为重大的自然地貌变动,否则其建筑材料所决定的建筑结构形式及风格基本是呈连续状态。

⑤历史印记:是指文物建筑初建和后期使用过程中自然和人为留下的所有痕迹,包括历自然灾害、自然侵蚀和战争、修缮、改造的痕迹。这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当地的水文地理气候条件、历史事件和当时的修缮技术。

⑥使用功能: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功能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功能和空间是建筑的本职和灵魂,功能的改变和置换会影响文物建筑的内部格局甚至外部形态。功能的真实性直接表现为造型的真实性。

2.磴口县三盛公天主教堂真实性探讨

2.1项目概况

三盛公天主教堂位于巴彦淖尔盟磴口县,是河套地区最早建成的天主教堂,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现为巴彦淖尔市教区主教座堂。该教堂由法国天主教神父德玉明于1888年主持建造,占地面积675㎡,平面呈长方形,北部有突出,后屡经战争破坏,1981年经过修缮恢复使用,2006年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堂的建筑风格吸收西方哥特式风格,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是内蒙古地区为数不多的融中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建筑之一。

2.2三盛公天主教堂真实性修缮策略

真实性的研究往往伴随着诸多因素的考量和大量实物文献资料的考证,如何保护真实性和多大程度上保护真实性一直是国内外长期以来争论的问题。真实性是一个动态和相对的概念,因为有很多历史因素不可考证,它会随着研究的深入提出新的论断。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保持文物建筑所携带历史信息的完整和真实。同时要保证修缮措施的可逆性,以便恢复其真实状态。

尊重历史,遵从最初的营建思想1878年外国传教活动在当地取得合法地位。教堂整体按照诺厄方舟的比例尺度建造,寓意教会如舟。主体为框架结构,14根木柱象征耶稣受苦受难的14处苦路。窗户造型似蜡烛,象征光明和奉献。修缮过程要尊重建筑的本源和内涵,充分挖掘教堂建造的初衷和自然社会条件,切记修缮理念超前。

充分挖掘史料,准确把握风格教堂为哥特式与地方民族特色融合,表现为凸出外墙的壁柱、尖券门窗、带线脚圆窗、女儿墙和柱顶尖塔造型,同时结合地方材料技术和审美,采用木柱支撑券拱,柱础形制基本符合中国古建筑柱顶石形制,柱顶两侧有西方造型特色的雀替,女儿墙花砖砌法为内蒙古地方特色。修缮过程要充分分析建筑构件风格特征,充分挖掘文献、口述和记录资料,识别其原始形态和后期新增形态,客观分析必要性和去留,准确把握整体风格,切记形式杂糅。

充分评估结构技术安全和可行性,谨慎使用现代技术和材料教堂由荷兰人设计,一切用料来自宁夏、兰州,就地招聘土木技工。主体为西方框架混合结构与地方土木结构相结合。基础柱顶为石材,墙体外皮为砖,里皮为土坯,外墙有砖壁柱,室内14根木柱顶是木构券拱式的顶棚,券拱以上以瓜柱木梁架榫卯搭接,椽上无望板而采用树枝蒲席覆灰土和泥,为本土做法,部分屋面受战火破坏后,覆盖铅板。在后期修缮过程中墙体内填充了炉渣,屋顶覆以水泥和油毡,虽改善了墙体和屋面的防水性能,但由于未进行全面的结构评估,使得负重增加,加速了结构和构件的变形。修缮过程充分勘察评估了环境、基础、结构要素,去除对结构安全性不利的修葺措施,墙体受潮坍塌部位以原材料修补并添加防水剂,屋面防水从可逆性角度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既能达到防水目的,也给将来真实性的复原留有余地。

客观评价建筑携带的历史信息,谨慎去留历史印记。教堂南面有康熙题写的对联“宣仁宣义大权衡,无始无终真主宰”,横批“万有真源”。祭台下面有高7尺的地窨子,用作防备不测和存放主教神父遗骸。抗日战争时期,教堂部分屋顶被破坏,1981-1983年,巴盟天主教爱国会拨款进行修缮,将部分屋面覆以铅板。修缮中比较受争议的是屋面铅板的去留问题,铅板非教堂始建时遗留,是后期修补屋面、防水并简化工艺流程而采取的措施,经查阅和研究,国外教堂修缮也有使用铅板覆盖的先例,故三盛公天主教堂的修缮最终整修和保留了这部分铅板屋面。

综合考虑残损情况和重要性,提出合理的展示或利用建议资料显示,三盛公教堂1922年被定为宁夏教区主教座堂。文革期间宗教活动停止,改为公社修配厂。1982年修缮后恢复原有功能沿用至今。一般来说文物建筑要尽可能延续原有功能,但要视文物建筑的残损情况和重要性灵活考虑,三盛公天主教堂目前仍在履行宗教功能,修缮的功能性考虑应当主要以宗教活动为主。

3.结语

文物建筑具有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性,它们历经时代变迁,几经修葺已非原状,但其所承载的信息随着历史的积淀反而愈加深厚。真实性是国际上公认的文物古迹保护核心理念,但是我们要注意文物建筑的真实性保持并不是恢复原状,而是尊重各个时期的印记,给各个时代以充分的展示。

参考文献:

[1]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修订)[S].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10

[2] 郭华瑜.孙璨.拢形寻质,回归本真——苏州同里太湖水利同知署修缮保护之原真性思考[J].新建筑.2017(02)

[3] 董少君.基于“真实性”原则的佛光寺保护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