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大多数药物都是由化学成分组成的。许多药品都可以称之为化学品为了确保药物安全,需要对药物成分进行全面分析,并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合理、专业和严格的实时控制。近年来,我国制药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通过基于药物杂质特征的杂谱监测,对各种化学品杂质的生理活动和限度进行了更好的界定,为药品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分析了药品杂质控制的现状和前景,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组织和总结。
关键词:化学药品;杂质控制;现状;展望
药品中的杂质可分为三类:有机、无机杂质和残留溶剂。药品中有机杂质的种类和含量经常被称为杂质分布。对杂质谱的控制仍然是药品质量控制的核心。控制杂质谱的理想概念应根据药物中所含每种杂质的生理活性规定质量控制限度。
一、化学药品杂质控制发展历程
化学药品杂质控制的发展始于实时检测影响药物治疗效率及其成分纯度的物质。这些杂质可以是合成物质、中间体、副产品等。或药物制造过程中的降解物质;发展化学药品杂质综合控制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化学药品杂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实时监测和核查药品成分的纯度,而在第二阶段,则是通过有限的控制进行。第三阶段是现阶段的化学药品杂质控制,相应化学药品的杂质控制是基于杂质质谱。
二、化学药品杂质控制现状分析
1.控制化学药品杂质的杂质谱技术原理。杂质谱是我国控制化学药品杂质的主要方法。杂质谱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有效、实时地分离药物中的所有杂质,明确澄清各杂质的来源和结构信息,确认各杂质的生理活性,从而实现杂质的控制;实际过程涉及复杂系统中的样品分离、残馀溶剂分析、相关物质分析、微量成分结构分析和微量成分活性评估。
2.利用杂质谱法控制复杂化学药品中的样品分离。杂质谱法用于控制复杂化学药品中样品的分离,即化学物药品质中的杂质基本上被定义为无机、有机和挥发性杂质。对于无机杂质,成分主要根据检测到药物中的各种残留变化进行分类。关于目前的情况,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药品阴离子分析系统,但对阳离子分析的确定还是比较简单的;挥发性杂质分析的重点是残留溶剂;有机杂质主要根据其环境和人类健康风险基本原则进行测量和分类。目前,我国将有机溶剂风险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人类致癌性,第二个等级是有机杂质,可能导致动物非遗传性致癌性或不可逆转的毒性反应,第三个等级是低毒性溶剂,通常对人类无害,第四个等级是溶剂缺乏毒性资料,我国已经在一个复杂的化学药品中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质谱样品分离控制系统,但在控制类型和限制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3.利用杂质谱监测化学药品的残留溶剂。当一种化学药品中的残馀溶剂受杂质谱控制时,由于所用有机溶剂的形态差异,该药物的最终残馀溶液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一旦对企业生产药品所用溶剂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就有必要确保所剩馀溶剂是严格按照生产准备过程确定的,以便实现化学药品中的杂质控制目标。在此过程中,根据不同极性列有机溶液的色谱柱保存规则,溶剂的保存值是基本指标,然后非极性色谱柱和极性色谱柱之间的y连接,快速筛选和分析溶剂,然后获取残馀溶剂的性能。最后,利用溶剂参数作为基本溶剂测定数据,结合相关计算机模块的功能,转换了色谱最佳状态下残馀溶剂的测定结果。目前,我国残留溶剂的总体测定工艺较为完善,在取样计划、检测灵敏度和分析时间缩短等方面取得稳步进展;此外,采用低温质量柱和流量调节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药品溶剂残留量分析的效率
4.杂质谱法控制化学药品物质的状况。利用杂质谱法控制化学药品物质主要集中在杂质谱法的控制上。在确定有关药物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使用分析模型对潜在杂质进行分离、定性分离、确定其来源和物理活性目前,我国几乎所有抗生素的杂质控制都反映在药物相关物质的异质性质谱分析和控制中。在实践中,相关物质,如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是通过梯度洗脱进行控制的,在此期间,将杂质控制与相对滞留时间相结合,根据杂质谱对性质进行分类,确定专业质量控制限度,实现抗生素中杂质的实时控制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与有关的物质的主要成分、定位和无效成分,以全面提高化学药品的杂质控制质量。
5.化学药品微量组分的杂质谱分析控制现状。微量元素的结构由杂质谱法控制。含0.1%以上杂质的原料通常需要进行结构分析,以便迅速获得活性物质的特定成分。目前,采用常规分离和制备技术进行杂质分离和杂质结构分析,并结合使用相关的杂质谱方法,仍然是常见的做法;但是,该模式在分析少量具有高度杂质不稳定性的药物时遇到瓶颈。在现阶段,可以通过选择高分辨率杂质谱并与相关学科配合,有效分析微量杂质的结构;最后,从药品母核不裂解和杂质生成原则中推导出杂质结构;在确定了微量元素的结构后,有必要根据反应原理加速进行杂质降解实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实验检查相应化学品的杂质认证。
三、化学药品杂质控制未来展望
根据上述分析对我国化学药品杂质控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今后需要进一步促进国家药品标准的统一,加快仿制和研究开发;开发新药,重点研究和监测药物杂质结构评估,积极应用化学计量、UV光谱,最大限度地发挥色谱系统的实际价值,提高监测、鉴定和分析的效率,解决管制实践中的问题,对化学药品杂质控制现状和前景的分析表明,虽然我国制药工业与发达国家在复杂系统中的样品分离、残留溶剂分析和相关物质分析、微量组分结构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控制化学杂质是药物安全使用的一个重要基础,是研究-开发新药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杂质谱控制技术的优化和不断完善,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这也将有望解决如何将药物/杂质毒理学信息与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相关联,如何将不良反应信息与产品质量相关联等一直困惑杂质谱控制的难题。
结束语
如上所述,控制药品杂质谱的技术状况,主要包括残留溶剂分析状况和化学相关物质分析状况。通过正确区分杂质和特定杂质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药物的安全性。达到国家药品标准的杂质光谱检测是未来化学品杂质控制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辰娟.HPLC-PAD法测定盐酸大观霉素含量及有关物质[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9,39(6):439-446.
[2]李英霞.离子色谱法测定硫酸阿米卡星原料及其制剂的有关物质[J].药物分析杂志,2019,32(2):318-322.
[3]杜婷明.LC-MS法鉴定依普利酮的降解产物[J].药物分析杂志,2019,34(1):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