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某高职“双高”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2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某高职“双高”校为例

李启康 邵健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部分高职院校响应政策,成立二级学院。由于国内外在办学体制、育人理念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有所差别,这也促使国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学生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呈现出新特点,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管理难题。本文以西北地区某高职“双高”校为例,聚焦办学实际情况,回应用人单位需求,深入剖析学生管理工作现状,逐步梳理出当前管理工作面临的痛点及背后的原因,以期为实现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启示。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

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管理工作的运行现状

(一)一日四报考勤,及时处理漏洞

近10年来,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全国已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举办项目2431个,在校生达60万人,高职(专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有927个,其中与俄罗斯交通类高校合作开展铁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有8所。1本文所述西北地区某高职“双高”校揭牌成立了省属高职院校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自2019年迎来首批新生以来,教育教学运行良好。基于学生体量较小、家长期望值较高、管理机动灵活等特点,该机构对学生迟到、早退、旷课、晨读缺勤、上课睡觉等违纪行为“零容忍”。教学日内,安排学生会和各班班长每天上下午、晚自习和宿舍熄灯前进行检查通报,辅导员在教室点名,违反规定者发布“红黄榜”,与周末离校挂钩,管理效果明显,确保学生在校一旦有异常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

(二)俄语特色活动,充分激发活力

该机构以夯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抓手,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培养国际铁路人才为目标,先后策划和实施俄语书法、配音和朗诵等特色育人活动,形成较为完善的活动方案4套和题库1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该机构重点锻造了学生工作和学生骨干两支队伍,学工团队先后在《中外交流》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获得班主任工作案例二、三等奖各1项。笔者2020年主持的“以俄语为载体的特色育人活动研究与实践”辅导员精品项目重点课题顺利结题。学生在陕西省田径公开赛、书法大赛、校园歌手大赛、运动会、技能大赛等省校级文体艺术竞赛及校内奖学金评定中频频获奖,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这些为树立中外合作办学二课活动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精准推进就业,牢固掌握命脉

该机构将学生就业工作视为核心工作,为了掌握这个“命脉”,精准推进就业工作,压实就业工作责任。先后组织辅导员和班主任召开就业指导培训会,建立就业工作台账,梳理就业岗位意向,开展模拟应聘比赛,要求每一名学生在校园招聘会前,完成1分钟自我介绍、求职简历和相关支撑材料,鼓励同学们到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通、中国水利、中国核工业等工程建设类国企建功立业,特别是结合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科背景,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海外公司就业,发挥外语沟通优势,施展铁路专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截止行文时,57人在中铁四局、中铁电气化局、中铁建大桥局、中国铁路上海局等大型国企、央企的校园招聘会中顺利签约;11人计划赴俄出国留学深造,目前已办理好相关手续;4人准备2022年的专升本考试,以考取省内工程类本科院校为目标。经测算,2022届毕业生近30%的毕业生提前一年就业,2在校内9个二级学院中居于中游,仍需努力,做好就业工作,确保每一个学生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该机构长期坚持“一日四报”处理异常、精准推荐做好就业、俄语活动特色育人,仍然存在执行力、懒就业、应用难等问题,需要在学风建设、就业工作和二课活动等3个方面持续发力,综合施策,才能助力学生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执行力:少数学生干部“见人下菜”

笔者系该机构教育教学一线人员,经过长期观察和历练,特别是处理学生网贷诈骗、租借账号、约谈问题学生等事件时,深刻感受到少数学生干部对于上述人事的“久传不觉”,甚至是“秘而不宣”。学生干部因其先进性脱颖而出,成为学工团队的助手。针对少数学生干部在团总支、学生会、社团和班级任职时的两面性,对人对己标准不同,不仅在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更在关键时刻影响学工团队的判断和处置,为了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学生干部的执行力建设非常必要。

(二)应用难:俄语水平困于“听说读写”

该机构因与俄罗斯交通名校携手办学共育国际铁路人才而产生,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学生的俄语教学投入了较多课时,在师资配备上安排中俄教师小班教学相互配合,在二课活动方面虽然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俄语特色活动,特别是面向俄语兴趣生开设了俄语强化班,学生们也确实从中受益,自觉投入到俄语学习中。但是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学生们的俄语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与实际需求,特别是对标未来的赴俄留学和在海外公司工作,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上述存在于俄语特色活动的积极性与实际学习工作的针对性之间的反差成为制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俄语应用难的根源所在。

(三)懒就业:部分学生存在“等靠观望”

通过日常观察、实地调研和深度交流,笔者发现该机构2022届198名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参加校园大型招聘会和专场宣讲会时,部分学生存在等、靠、观、望等“懒就业”,甚至不就业现象,这引起了包括笔者在内的学工团队的高度重视。我们对此展开分析,一致认为由于毕业生,特别是家长缺乏对铁路运输单位“退二进一”逐年缩编等外部形势发生变化的深刻认识,加之学生就业技能渐次弱化和学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这种就业怪相客观存在。经过学院多次摸排,反复进行梳理,建立就业台账,我们发现存在上述现象的2022届毕业生占据未就业群体超7成,不仅关系学生和家庭的幸福指数,更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学校的生存发展。

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建议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痛点和难题,根据近年来笔者的观察和研究,结合该机构的学生管理工作现状,笔者认为要从学生干部、就业工作和俄语活动等3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抓住“关键少数”,积极发挥正向效应;二是创新特色育人活动,培养国际铁路人才;三是打好就业“组合拳”,搭乘国企招聘“直通车”,进一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学生管理工作效能,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工作朝着精细化管理目标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钱海峰,当代大学生自治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

[2]王秀彦,在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中实施使命管理的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9

[3]李启康,高职院校学生走出网络道德困境的路径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7

[4]李佳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组织管理路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


【作者简介】李启康,男,汉,中共党员,讲师,陕西西安人,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

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程思政”建设专项:“通信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GKCSZ2020-1387。


1 数据源于第十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

2 数据源于该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台账(截止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