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东县第二中学 158200
摘要:这一年,我负责高三学年篮球模块的教学。有一天课堂教学内容是传球练习。
关键词:发人深省 传球练习
学生们做完了准备活动,按往常的教学流程,我带领学生先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讲解示范完毕后,进入学生分组练习的阶段,在巡回指导学生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一名学生在自己投篮玩,我气急败坏地走过去,没问原因一顿批评,本以为学生会乖乖地归队练习传球,可万万没想到,学生站在那里没有动,不仅没有动还回了一句“老师这些传接球动作我都会了,还练它干吗?”,学生的行为让我惊呆了,愣在了那里,教了三十多年的学还少有学生这样的顶撞我,特别是在全体学生面前让我遭受如此的质问,我没多想就来了一句:“给我滚回去”。学生极不情愿地回到了队伍中。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我暗暗地观察着他,看到虽然学生回到了队伍,但也是在消极的练习,就这样一节课过去了。
第二堂课,我们进行传接球的巩固练习,进入巩固与提高阶段,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偷偷的观察他的练习情况,也观察着平时打的比较好的学生的练习情况,我发现他们的练习也不是很积极、主动。此时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常理体育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堂,应该是生龙活虎,热火朝天的场面,怎么会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呢?是不是我过于严格了?如果不严格,学生不听老师的话,那我的尊严呢?如果不严格了,学生能按着我的要求去完成课堂目标吗?我又看看了他,还在那默默地、略带不情愿地练着。我悄悄地把他叫到了身边。他低着头,一脸茫然地看了我一眼说了声“老师,对不起,那天我不该顶撞你”。听到这声对不起,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对他说:“事过去了,让我们把它忘了吧,老师没有生你的气,老师只是不明白,你平时球打的那么好,应该在课堂中起带头作用呀!可为什么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呢?”他看了我一眼,小声的说:“老师你让我练的那个内容我早就会了,我小的时候,爸爸就送我到体校练篮球,一直打到初二,后来因为学习紧就不练了。”此时看到我的脸上有了些笑容,他又调皮的对我说:“我还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咱们县的初中生篮球赛呢,我们还拿了个第一名。”我嗯了一声,说道:“你先回去吧,以后要听话。”他没有说话,转过身去,低着头慢慢地走了回去。我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心在想: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在快乐的进行练习?学生是否主动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的学到了东西?一系列的为什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课后我认真的反思起来,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不是按大纲的要求完成内容就行了?是不是按着学校的课时完成任务就可以了?是不是学生在课堂中听话了就是好课堂了?对所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甚至掌握的很好了,还在练习是不是我们在耽误学生的时间?这样是不是扼杀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越反思越觉得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中,有很多的不足。我决定要改变过去,要加强学习,要与时俱进,真正了解学生需求,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真正正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我反复思考,决定推翻以前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目标,单一的内容,单一的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得到发展呢?如果只改成模块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痛定思痛、反复思考后,我决定进行多目标、多内容、多方法的教学方法的探究。
第二周同样在他班上课,我还是像往常一样,课前常规、再准备部分、宣布本课内容,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学生们也默默的接受着,到了基本部分的时候,我突然宣布:每一组三角传球,同时传三个球,如果完成两轮,本课目标即完成,完成的组可以自行安排。我看了他一眼,他也正惊讶地看着我,突然问了句“真的?”,我坚定的回答“真的。”当我回答完后,许多学生就喊着“老师!说话算数。”我又坚定的回答:“老师说话算数。”瞬间学生们欢叫起来,迅速按老师的要求练了起来,很快他那一组在他的组织下,用了十多分钟时间就完成了本课的任务,通过了我的检查验收,他们又用试探的口吻问我“我们可以打拍了吗?”我愉快地回答:“去吧。”陆续其他组的同学也相应完成了任务,通过的检查,我看了一下表,还有十来分钟才下课,我也暗自笑了,这是我很久没体会到那种轻松、愉快地完成一节课的感觉了。我想我就暂且把它叫“三多”教学法吧,后来我也加入到他们的比赛中。
后来,我又利用了大约一学期的时间进行了总结完善,首先我把近期模块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把三至五个内容整合到一节课中,每一内容设定出合理的目标,规定好练习方法,然后每堂课提前把学习预案发给学生自行学习同时找出问题,课堂学习过程中,各小组按要求进行练习,每一内容达到目标要求,可进行下一内容的练习,全部达标的小组,可自行安排。通达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课堂效率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好转,掌握的内容明显增加,
通过这次“顶撞”事件,真正的把我“撞”醒了。我们不能总是拿着一些老的经验不放手,我们要不断的加强学习,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学生的特性,不断改变教学方式,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学到想学的,终身受用的东西。
参考文献:[1]张娜. 面对学生的不敬[J]. 神州, 2013(12):13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