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仓埠中心卫生院 430413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纳入本研究中,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1年7月,信封法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甲氨蝶呤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黄体酮恢复时间、包块直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黄体酮恢复时间更短,疗程结束时包块直径更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 结论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也是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手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等,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在异位妊娠的治疗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药物保守治疗。有数据显示,早期异位妊娠采用保守治疗的治愈率近80%,这一治疗方案非常适合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患者[1]。甲氨蝶呤被广泛的应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中,但关于应用对药物的指征及方案尚在研究中,目前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已经成为一大趋势,具有很好的效果[2]。为了探讨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与安全性,研究中对60例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式并进行了观察。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纳入本研究中,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1年7月,信封法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28.10±1.93岁);包块直径1.0~2.5厘米,平均(1.82±0.46)厘米;停经时间3~8周,平均(4.10±1.06)周。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7岁,平均(27.80±2.01岁);包块直径1.0~2.5厘米,平均(1.75±0.43)厘米;停经时间3~8周,平均(3.80±1.04)周。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比较。
入组标准:(1)经超声等检查确诊;(2)有明显的阴道出血等症状;(3)可正常交流;(4)体征平稳;(5)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器质性病变者;(2)妊娠破裂活动性出血者;(3)免疫系统缺陷者;(4)既往精神病史者;(5)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甲氨蝶呤治疗,单次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H20054692,0.1g)1mg/kg,每日一次,连续注射5日。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给予患者米非司酮片(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H10950202,25mg*6s)口服,在第2天使用甲氨蝶呤后单次服用一片,每日两次,连续用药3日。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黄体酮恢复时间、包块直径。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肝功能受损、腹泻腹痛、口腔溃疡等。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与计数资料经组间比较、卡方值检验后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与包块直径比较
观察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黄体酮恢复时间更短,疗程结束时包块直径更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包块消失时间、黄体酮恢复时间及包块直径
组别 | 包块消失时间(d) | 黄体酮恢复时间(d) | 包块直径(cm) |
观察组 | 24.10±2.10 | 14.30±2.10 | 0.76±0.36 |
对照组 | 31.90±1.90 | 22.50±2.20 | 1.51±0.31 |
t | 15.086 | 14.767 | 8.647 |
P | <0.05 | <0.05 | <0.05 |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组别 | 腹痛腹泻 | 肝功能受损 | 口腔溃疡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1 | 1 | 1 | 10.00% |
对照组 | 1 | 0 | 1 | 6.67% |
X2 | | | | 0.218 |
P | | | | >0.05 |
3.讨论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随着女性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人工流产率的上升,我国异位妊娠发病率明显增加。异位妊娠患者若不及时干预,破裂后即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对于年轻的有生育需求、无手术治疗指征的女性优先应用药物保守治疗满足患者的需求。
甲氨蝶呤在许多国家中被广泛地应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这药物可以阻断二氢叶酸的转化过程,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物质的合成,诱导胚胎死亡[3]。与此同时,甲氨蝶呤能够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胚胎组织脱落排出体外。然而,甲氨蝶呤长时间用药不良反应较多,虽然本研究采用的是局部注射甲氨蝶呤的方式可以减少药物进入血液循环,但仍有损害患者肝功能的可能[4]。基于此,甲氨蝶呤联合用药成为近年来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趋势。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孕激素结合其受体,促使绒毛萎缩与胚胎死亡。有数据显示应用1.5克米非司酮可以造成早孕女性宫腔内环境改变,影响胚胎正常发育[5]。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接受了甲氨蝶呤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包块消失时间、黄体酮恢复时间更短,疗程结束时包块直径更小,这充分说明了二者联合用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在雷小平的研究中,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甲氨蝶呤治疗患者的74.29%,这一研究也证实二者联合用药的疗效优于甲氨蝶呤单药治疗的效果[6]。
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这说明联合用药并不会明显增加患者而不良反应的发生。从临床上来看,部分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后,不仅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甚至甲氨蝶呤引起的不良反应会减轻,这进一步说明了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的优势,在安全性方面非常可靠。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医生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时建议优先选择联合用药方案,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加强患者肝功能指标监测,及时根据患者主诉症状及检测结果调整药量,预防肝功能损伤。
【参考文献】
[1]史文敏, 张静, 降续蕾.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018(001):89-91.
[2]许素琼, 童黎敏. 多次与单次肌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与安全性[J]. 福建医药杂志, 2020, 42(5):45-47.
[3] 王美芹,初中革,徐素云.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的影响[J].健康之友,2020,(10):145-146.
[4]赵红艳,许彩云.宫外孕患者通过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对血β-HCG情况的应用效果探讨[J].系统医学.2020,5(22):103-105.
[5]罗书,黄勇,关红琼.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8,27(5):93-95.
[6] 雷小平.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023(00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