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零三中医院 重庆 40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应用中药方剂黄连温胆汤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中药方剂黄连温胆汤,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值即ALT、AST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方剂黄连温胆汤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药方剂黄连温胆汤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HBV),是临床常见的血液传染病之一,多由患者感染乙肝病毒所致[1]。患者在感染后病毒会潜伏6周-6个月,平均潜伏3个月,随后患者会逐渐出现乏力、疲劳、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黄疸、肝区疼痛等,且若治疗不及时,或长期不愈,导致其反复发作,会使肝内组织增生沉积,形成纤维化,所以在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医治[2]。目前临床对于HBV的治疗以保肝、抗病毒为主,但由于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多数药物需经过肝脏进行代谢,若长期使用保肝药物及抗病毒药物会增加肝脏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所以临床针对这一现象,会结合采用中药制剂,来降低药物毒性,促进患者康复[3]。对此,本文将分析中药方剂黄连温胆汤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男女之比22:20,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6.32±5.18)岁;患病时间1-8年,平均患病时间(3.78±1.52)年;观察组:男女之比23:19,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6.72±5.21)岁;患病时间2-8年,平均患病时间(3.82±1.61)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保肝、免疫调控、消炎等支持治疗,同时嘱患者多卧床休息。
对照组:常规抗病毒治疗,选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规格:1ml:500万IU/支),使用方法:皮下注射,剂量500万IU,隔天1次,疗程6-12月。
观察组:中药方剂黄连温胆汤,中药成分:5g黄连、10g陈皮、15g竹茹、5g枳实、5g半夏、5g甘草、5g生姜、30g茯苓等,将其混合水煎至200ml,每天1剂,早晚各100ml空腹使用,疗程6-12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皆已恢复,肝功能各指标趋于正常即为显效,临床症状较之前有所缓解,肝功能指标较之前有所改善即为有效,患者症状及各指标值无改变即为无效。
(2)肝功能指标,即ALT、AST等。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 ±s)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n实施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治疗效果[n(%)]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n(%)] |
对照组(n=42) | 14 | 21 | 7 | 35(83.33) |
观察组(n=42) | 16 | 25 | 1 | 41(97.62) |
Χ2 | | | | 4.974 |
P | | | | 0.026 |
2.2肝功能指标
两组治疗前ALT、AST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肝功能指标( ±s)
组别 | ALT(u/L) | AST(u/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n=42) | 212.52±68.32 | 92.45±22.36 | 232.47±67.35 | 80.29±28.37 | |
观察组(n=42) | 215.36±67.71 | 76.38±21.43 | 229.57±62.77 | 62.72±29.73 | |
t | 0.191 | 3.363 | 0.204 | 2.771 | |
p | 0.424 | 0.001 | 0.419 | 0.003 |
3 讨论
HBV在中医中属于“黄疸”、“积聚”等范畴,其内因即正气不足,外因即湿热疫毒,所以治疗时宜祛邪、扶正、调气血等,祛邪即清热解毒,清热常用药为黄芪、栀子、龙胆草、黄连、茯苓等,解毒即连翘、蒲公英等;扶正即扶助正气,提高免疫,常用白术、女贞子等;且因肝郁则经气不畅,经脉阻滞则血瘀,所以需调理气血,平衡阴阳[4]。
本文中对HBV的治疗采用的中药方剂为黄连温胆汤,该汤药由黄连、陈皮、竹茹、枳实、半夏、甘草、生姜、茯苓组成,其中黄连可清热、泻火、燥湿、解毒;陈皮可健脾、理气;竹茹可清热、解郁、止呕;枳实可破气散结、行气止痛;半夏可燥湿、止呕;生姜可散寒、解半夏之毒;茯苓可健脾、消肿、宁心;甘草可综合上述药物之效,因此将这些药制剂,可起到理气、清热、化痰、燥湿、解毒之效。在谢爱泽[5]等人的研究中,采用黄连温胆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肝胆湿热症状、肝功能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黄连温胆汤在治疗HBV上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肝细胞损伤,改善患者症状。
本文研究得知,观察组治疗效果、ALT、AST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所以黄连温胆汤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采用黄连温胆汤,可减缓患者肝功能损害,促进患者康复,所以临床应用价值大。
参考文献:
[1]金艳杰.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恩替卡韦和干扰素的应用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08):95-96.
[2]刘军城, 庄慧雁. 中药分期序贯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逆转和补体C3影响的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 314(08):23-25.
[3]谭令, 孙梓宽, 王庆国.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现代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用药规律分析[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0,30(6):484-488,497.
[4]朱凤, 张峰, 王玮,等. 黄连温胆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2021,32(4):438-441.
[5]谢爱泽, 毛德文, 石清兰, et al. 黄连温胆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胆湿热证的效果观察[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36(7):1502-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