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1

针灸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应用

陈曦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妇女在产后出现的腹压升高,同时伴随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的情况,对于正常女性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质量。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属于比较常见的女性尿失禁类型,其中绝大部分的压力性尿失禁都是由盆底组织松弛引起的,分娩和妊娠也会引起盆底肌肉松弛,故也成为引起尿失禁的重要原因。中医药近年来在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病机分析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在中医中属于“产后遗尿”、“产后小便不禁”的范畴。早在古籍中就有记载关于产后尿失禁的相关内容,如在《诸侯源候论》中这样描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因产用气,伤于膀胱,而冷气入胞囊,胞囊缺漏不禁小便,故遗尿。多因产难所致。“主要强调了分娩对遗尿的致病作用,由于分娩时会促使全身经气在下焦、胞宫,造成局部经脉血气旺盛,从而引起小便失禁的情况。古人认为小便失禁的原因与“胞囊”、“尿胞”缺漏、缺损有着密切联系,尿胞破损是指人体膀胱周围经络受损、经气运行不畅,脉络不同;分娩则要消耗人体较多体力和水分,产后产妇大多元气亏损,固摄无力,且分娩次数越多产后津血亏损较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越高。

619362637613b_html_c0506759f9461263.jpg

  1. 针灸如何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是比较确切的。针灸法主要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循经取穴的方式,在人体表处寻找合适的穴位进行刺入治疗,在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时能够起到益气固摄、疏通经络,增强尿道周围组织紧张度、提高尿道括约肌张力、促进肌肉和神经组织再生的积极作用,以此实现膀胱功能的恢复。

2.1温灸法

温灸法是当前比较实用的一种疗法。为了便于叙述,现将取临床一则治疗实例展开描述:中年妇女33岁,产后3年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大笑时尿液会不自主流出,患者就诊时面色苍白、舌质舌苔薄而白、脉搏息微,经辩证认定为气血亏虚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治疗方案为温灸法。先取穴,取百会、气海、关元、中级、肺俞、脾俞、肾俞、膀胱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用酒精消毒以上穴位,然后使用毫针在肺俞、肾俞、脾俞、膀胱俞实施气后行补法,出针后不要留针,然后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对百会穴、天枢、气海、关元、中级、足三里、三阴交,使用艾柱进行艾灸,将其点燃后将艾条插在以上穴位的针柄上,每次灸的时间为40min左右,一周进行一次针灸,4次为一个周期。据悉,经过一个周期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会有所缓解,然后继续治疗2次基本上症状就能完全痊愈。

2.2结合疗法

针灸结合其他疗法共同治疗也具有相当不错的治疗效果。如针灸结合盆底肌肉电刺激,可以取中级穴、足三里穴、气海、肾俞、三阴交穴进行治疗;针灸结合电针联合透灸治疗也是非常不错的疗法,可以取会阳等穴配合气海、中级、子宫、足三里和三阴交穴进行电针刺激 ,然后在患者的腹部和腰骶部放置艾灸盒透灸,经治疗后发现该疗法对于改善患者控尿能力、缓解尿失禁的情况具有重要作用;最后,也有相关医者将针灸法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一般取气海穴进行横刺,然后取关元透中级穴、取中级穴,斜刺透曲骨,然后配合艾灸灸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关元和气海穴等,对于提升盆底张力、缓解尿失禁具有相当不错的治疗效果。

  1. 结语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属于中医“产后遗尿”、“产后小便不禁”的范畴,给女性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还严重危及到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是对女性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基于中医药角度,首先分析了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病机和相关症状,其次,在治疗方法上主要论述了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内容,包括温灸法和针灸联合其他疗法。最后希望广大女性能够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