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中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现状及态度 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7
/ 3


大竹县中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现状及态度 分析

王中

大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达州 635100

摘要:了解大竹县中学生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及态度现状,为更好地开展新冠肺炎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大竹县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3219例,仅有26.8%(864人)的调查对象正确知道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得分普遍不高,平均分为53.5分。部分调查对象尚不能正确掌握新冠肺炎传播途径。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为47.8%,影响流感疫苗接种与否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有流感疫苗,其次是认为自己身体好,没必要去接种。未接种流感疫苗的调查对象中有74.7%(969人)尚不清楚有流感疫苗。结论:大竹县中学生的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普遍缺乏,对生活中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方式存在认识误区;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中学生可以更多更快的了解新冠肺炎相关信息,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且仍有部分人尚不清楚有流感疫苗,这一现状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中学生;新冠肺炎;认知;态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人体导致的一种新型肺炎,以发热、咳嗽、乏力和肺部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较强传染性和致病性的传染病。2020年1月30日,COVID-19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疫情的迅猛传播严重影响了各类人群的生命生活的正常秩序。

中学生尚处于生理和各器官功能发育的阶段,对于传染病的抵抗力相对较差。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中学生也包括在内。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蔓延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社会交往等,甚至可能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本研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大竹县中学生中开展新冠肺炎相关防控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传染病防控行为养成情况调查。全面了解中学生新冠肺炎相关认知水平及新冠肺炎防控相关态度,为今后学校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和基本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

1 对象及方法

1.1调查对象 对大竹县1856名初中生和1467名高中生(其中887名普通高中生和580名职业高中生),共计3323名在校中学生进行专题调查。

1.2调查方法

1.2.1调查方法及内容 此问卷是2020年四川省学生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之一(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行为专题调查)。采用现场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新冠肺炎相关态度及新冠肺炎相关行为调查等方面。

1.2.2数据的统计分析 以Excel建立数据库,涉及问题11题,回答正确得10分,回答错误或不知道不得分,回答不全按每个问题答案的权重计分,满分是110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为0.05。

1.2.3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此次调查的质量,在正式调查之前,对调查员进行了统一培训。调查前进行了讲解,调查后进行了检查。

2 结果

2.1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次共发放问卷3323份,截至2020年11月,共回收3323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219份,有效率96.9%。 3219个被调查学生中,男生1452人,占43.7%,女生1767人,占56.3%;55.8%的调查对象来自初级中学;26.6%的调查对象来自普通高级中学,来自职业高级中学的调查对象占总人数的17.6%。

2.2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2.2.1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对象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平均得分53.5分。对于共用毛巾可以传染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腋下温度高于37.3℃属于发热的知识知晓率均低于50%,其中共用毛巾可以传染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知识知晓率甚至不足5%。

2.2.2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对新冠肺炎及相关传染病知识得分的影响 按不同人口学特征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得分进行比较显示,男、女性的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中学生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高中中学生得分最低50.06分,其次是普通初中中学生53.3分,普通高中中学生得分最高55.9分。

2.2.3新冠肺炎传播途径知识知晓情况 新冠肺炎传播途径知晓情况调查显示:有10.72%的调查对象(345人)不清楚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仅有26.80%的调查对象(864人)正确回答了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

2.2.4新冠肺炎相关信息获得途径情况 新冠肺炎相关信息获得途径调查显示:通过身边人群获得新冠肺炎信息的占多数,其次是浏览网页/手机微信/APP等和课堂、讲座,分别为78.32%和65.55%,而通过书刊杂志、海报和宣传单途径来获得新冠肺炎信息的仅占49.21%、47.81%。

2.3调查对象新冠肺炎相关态度

2.3.1新冠肺炎相关态度问题的应答情况 对新冠肺炎相关态度的调查显示,3219个调查者中,愿意在疫情防控期间减少外出的有79.59%(2562人),外出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愿意佩戴口罩的有94.91%(3055人);但仍有一部分调查对象的新冠肺炎病毒防范意识尚不到位,在疫情防控期间不愿意减少到公共场所出行的有20.41%(657人),甚至疫情期间外出不愿意佩戴口罩的占5.06%(164人)。

2.3.2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得分对相关态度的影响 据表4对调查对象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得分对新冠肺炎相关态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新冠肺炎知识得分与是否愿意在疫情期间减少到人群密集地方出行的频率有关(P>0.05);新冠肺炎知识得分高的人更愿意在人群密集地方佩戴口罩;更愿意在戴口罩前后洗手;更愿意在饭前便后洗手;更愿意外出回家后洗手;更愿意在触摸宠物后洗手。

2.4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及未接种原因 本调查开展之时,中国的新冠疫苗尚未研发上市。但已有研究表明接种过自费疫苗的人群更愿意接种疫苗[11],且目前中国进行的新冠疫苗研发跟大多数流感疫苗相似,采用的均是灭活病毒疫苗,在上市前的试验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3219个调查者流感疫苗接种情况的调查显示,接种了流感疫苗的仅占42.8%(1377人),仍然有40.3%(1297人)的中学生未接种疫苗;而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有流感疫苗,其次是认为自己身体好,没必要去接种流感疫苗。

分析不同性别的中学生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差异,发现女性接种率(21.7%)高于男性接种率(21.1%)(2=11.99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中学生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初中-普高2=35.285,P<0.05;初中-职高2=12.117,P<0.05;2=55.957,P<0.05)。

3 结论与讨论

3.1大竹县中学生对于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知晓率较低。新冠肺炎相关信息获得途径较非典时期发生了变化。

3.2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被调查者的新冠肺炎知识得分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得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对新冠肺炎的相关态度。

3.4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受性别、年级、学校等因素的影响。

3.2影响新冠肺炎知识知晓情况的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3219例中学生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平均得分是53.5分。在本次调查中,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调查对象的新冠肺炎知识得分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其中,普通高级中学的中学生新冠肺炎知识得分高于普通初级中学的中学生,而普通初级中学的中学生新冠肺炎知识得分都高于职业高级中学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普通中学中学生之间,高级中学学生较初级中学学生思想更为成熟,通过周边人群交流和课堂讲座等对新冠肺炎的了解更为充分,所以年级越高得分越高。职业中学的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新冠肺炎相关防控理论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发现中学生获得新冠肺炎信息的途径主要是身边人群,其次是浏览网页/手机微信/APP等,这说明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学生群体可以通过更多更快的途径及时获取信息,这与多年前非典时期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不同[14]。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对象的人口组成是在读的中学生,老师、家长、同学朋友都很关注他们的成长健康,担心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蔓延会很大程度上改变其生活方式、学习习惯、社会交往等,甚至可能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所以周边人群对其进行的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宣教更为全面且频繁,导致相关信息主要来自身边人群。

3.3新冠肺炎知识得分对新冠肺炎相关态度的影响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有相当大一部分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出行的频率。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调查对象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得分多的人在预防新冠肺炎的相关态度上表现更好。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调查对象对新冠肺炎相关防控知识了解不足,只有正确的知晓新冠肺炎相关防控知识,调查对象才能更高效主动的参与预防疾病的传播,减少传播风险。

3.4不同社会学特征的中学生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差异性分析

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体现出了较明显的性别、学校、年级差异:普通中学中学生接种率明显高于职业中学中学生。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主要是普通中学对中学生的培养以各种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学习自主性较高,自觉阅读能力强,容易接受宣传知识及学习面较广有关,这与刘文和马召青[16]的部分研究结论相符。

建议:一是学生个人应培养良好的新冠肺炎防控意识及行为,二是学校应加强对中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三是疾控机构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新冠防控知识宣传活动,四是提高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尽早完成群体免疫。

参考文献

[1]尹小俭,曾祝平.共同关注体质与心理健康 促进中国青少年全面发展[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5-9.

[2]张振,李玥,廖玉学.深圳市福田区中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4,30(11):956-960;

[3]于孟轲,吴疆,吕敏,等.影响疫苗接种的社会因素综述[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9,25(6):340-344.

[4]陈伟建,吴振宇,陈荣富,等.大中专学生SARS认知及行为改变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5-24.

[5]余文周,王雷,王青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及过后免疫规划策略与预防接种工作方法建议[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0,10(2):95-97.

[6]刘文,马召青.2019年聊城市茌平区中小学生流感防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20,26(6):459-462.

[7]王帅,秦倪,张驰等.我校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及心理行为调查[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6(6):738-741.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