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检测中心) 江苏省 221000
摘要:网络生态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网络主体的成长与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发挥思政之最大效能。不仅引导网络生态建设,还要帮助人们人们树立网络生态责任意识行为,共建共享良好的网络生态。文章对网络生态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进行了思索,以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生态;思想政治;教育
1网络生态危机分析
1.1信息生产者方面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已经涉及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网民数量更是急剧增长。作为一个虚拟的“第二生存空间”,信息生产者的数量急剧增加。但是,由于这些数量庞大的信息生产者大多是匿名化的人,因此他们的行为很难受到监管,从而更容易逃脱道德的束缚以及法律的制裁。这就使得其中的一些信息生产者在网络中的行为更加的随意。一些人受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在网络中不计后果、为所欲为的散布不负责任的谣言,放大现实社会的矛盾,恶意的传播一些虚假的政治类信息,对民族、国家和政党进行攻击,实行文化霸权,甚至进行经济犯罪、组织网络的赌博、卖淫和色情活动等。虚假、恶意信息的传播,导致网络生态系统中的垃圾信息堵塞网络通道,严重冲击了网络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负面信息对网络生态环境的侵蚀,不仅严重冲击了正常的虚拟社会秩序,导致网络生态文明的恶性循环,甚至进一步影响现实社会生活,造成网络伦理道德和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的下降。
1.2信息消费者方面
在网络生态系统中,由于传播的及时性、表达的自由性,使海量的信息在网络中迅速扩散,但是这些海量信息中却夹杂着大量的虚假、暴力信息,这些都对网民搜索信息的能力以及辨识与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庞大信息,很多人往往缺乏辨识度,很容易加速负面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从而冲击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在网络社会中网民可以更加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使得一部分别有用心的网民在网上放大甚至歪曲现实社会中的矛盾,网络生态文明的外部环境不断的恶化。如果这种不良舆论继续扩张,就极有可能严重冲击主流价值观,导致网络生态系统的失衡。
2网络生态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2.1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正确掌握教育客体需要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原则,一切活动的实施都要遵循这一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把握教育客体的需要。当到达了满足客体之需要的条件时,客体就会产生一种迫不及待地想要满足这种需要的愿望和动机,继而使客体引发为实现这种愿望而展开的实际行动。因此,在网络生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认真了解和解决人们的现实与虚拟的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在网络生态中效力最大化。促进人们形成高尚的、积极的网络行为实践动机,缩小个人道德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之间的距离,以使个人、群体向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方向前进。网络生态中,网络运营商、内容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以下简称“三大网络群体”)为了获取一定的商业价值和商业利润,用户为了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网络服务,四类网络群体的活跃度都非常高。这不仅反映了三大网络群体获取利润的需要,还反映了用户对网络服务内容与质量的追求。然而,有时难免催生欲望。网络生态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引导网络群体实施网络文明行为,构建网络生态文明。只有当网络生态和谐发展时,才能保证网络四大群体各有所得。因而,掌握网络各个群体的需要,才能采取有力措施,调和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网络生态。
2.2加强网络文明环境建设
当前,网络空间作为人的社会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同样需要符合人民利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满足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在这一意义上,网络文明就是人类在信息网络时代的生存与发展实践中应当建立和维护的一种人与网络和谐共生、网络空间生态良好的社会发展进步状态。因此,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和保障人民利益福祉的必然要求,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和工作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态观所蕴含的价值导向,以网络文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一是发挥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对网络环境建设的导向功能。对于网络环境这样一个动态运行的系统,注重以人的自觉能动性克服环境影响的自发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理好导向性和自主性的关系,主动开展因势利导、造势引导的工作,以网络实践的进步状态和创造活动的文明成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目标,努力营造和发展一个和谐有序、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生态。二是提供更多优质网络内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网络生活需要。三是大力倡导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实践。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网络文明实践对于培养青年一代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共享精神、合作精神、进取精神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2.3构筑网络教育平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时代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形态,坚持以网络教育平台为抓手,构筑多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至关重要。一是依托社交平台,打造“指尖式”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通过创建微信、抖音等官方公众号,以在线音频、图片等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并通过在线互动交流不断了解群体的思想状态,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生活中的渗透度。二是通过官方网站,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在线竞赛等活动,让网络教育平台成为传统线下教育的有益补充,不断地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面。三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生活等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作用。
2.4强化人的网络生态责任意识
一方面,网络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延续和发展,使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双管齐下。另一方面,网络主体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人,网络生态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要在现实生产生活实践中开展。网络是现实的延伸,网络主体亦是现实中的人。现实中人的责任意识越强,责任稳定性就越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虚实两个维度,在虚实结合之中引导与强化人们的网络生态责任意识。例如,开展网络知识普及、网络知识竞赛活动等等。对社区居民的网络生态文明意识进行引导教育,普及人们网络文明行为常识,强化人们网络生态责任意识。
3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在新的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发展,其时代价值与内涵也在日益丰富。当前,网络生态危机不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群体结构的改变、互联网思潮的冲击等,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思想,重新构筑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创新网络生态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策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测与防范的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瑜.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生态观[J].教学与研究,2021,(08):97-104.
[2]段丽君.网络生态系统的伦理问题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13):64-66.
[3]李敏.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