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砀山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235300
摘要:教学中,选择精妙的句式让学生练习仿写,不仅可以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提高认识水平,促进知识积累,还可以让学生积累思想感情,学习语言样式,掌握遣词造句的方法,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大有裨益。仿写句子教学要做到三个关注。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只有联系了生活经验,理解了句意,才可能顺利仿写。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三、关注例句的语言形式。
关键词: 仿写句子 生活经验 学生心理 语言形式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选择精妙的句式让学生练习仿写,不仅可以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提高认识水平,促进知识积累,还可以让学生积累思想感情,学习语言样式,掌握遣词造句的方法,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大有裨益。课堂上,仿写句子教学要做到三个关注。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仿写句子首先得让学生理解例句意思,理解例句意思从心理学角度说,就是让学生把句子的语言文字还原为语言形象。还原语言形象就是把句意与生活经验相联系,联系的过程即为理解句意的过程。学生只有联系了生活经验,理解了句意,才可能顺利仿写。
那么怎样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呢?我们可以从具体的例句谈一谈。
二年级下学期,有一次作业,我给学生出了一个句子“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咖啡,_______,_______,微笑是一首动人的乐曲。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让学生练习仿写。可是,教学中却出现了这样一幕:
师:你为什么要写“微笑是一片药丸子”呢?
生1:浓咖啡不是苦的吗?药丸子也是苦的。
师:你为什么磨蹭半天还没写呢?
生2:我不知道“咖啡”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温馨”。这里的“微笑”是好的还是坏的?
从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推知,学生仿写练习出错或 “不会做”的原因,是我们把题目出深了。所谓“深”,就是学生对句意还不能够理解。这样看来,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要考虑出示的例句中避免学生不理解的词语。
教育学和心理学表明,人对外界的认识,需依赖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存贮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即相似块),阅读理解字词句的过程,实际上是人将知识单元要素与语言文字形象要素匹配的过程,缺少要素则无法理解,更无法自动化匹配。由此看来,仿写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编制仿写练习题时,要预先了解学生的生活,要判断学生对例句中牵涉到的词语理解了没有,不要主观臆断,出一些学生无法仿写的题目,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知道,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的有意义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本质上是丰富认知图式。丰富认知图式受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影响。所谓关注学生的心理,就是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下面的一些操作可供参考。
1.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
以六年级学生课堂仿写教学为例。例句: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 ,能 。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请仿照例句把空缺处补充完整,使其语意连贯。
我之所以出这个题,原因有两个,一是班里有两个同学在前一天因为弄丢钢笔帽的事闹翻了,在我的劝解下达成了谅解。我想借机教育学生懂得谅解。二是想通过这个题培养学生留心生活中有价值的事实,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师:假设有两个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口角,你能按照屏幕上出示的例句要求,完成仿写吗?
经过思考,学生很快完成了仿写。有些仿写出乎老师的预料,有几分创意。列举如下:
生1:谅解是一缕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笼罩在人们心中的阴霾。
生2:谅解是一杯甘甜的清茶,能解除人们身体的干渴。
生3:谅解是一块神奇的肥皂,能清除人们心灵里的污浊。
生4:谅解是一首神奇的诗,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想象的美。
……
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造,仿写出的句子就比较生动。利用全班同学都知道的、都有感触的事实创设情景来得迅速,符合教学内容,学生也感兴趣,有学习动机,利于启发诱导学生。
2.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
仿写有时候需要给学生联系新旧知识的提示。比喻句中“比喻词”的提示,排比句中“词”的并列与“词组”“短语”的并列提示,语句风格方面的提示等等,教师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适时适当地提示,让学生不断有惊喜发现,不断有新收获,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都调动起来了。
3.开展讨论与交流
个别时候,需要学生对例句进行讨论和交流。什么时候需要讨论和交流呢?这要看具体的仿写内容。如果内容里有些词语学生不理解,有些修辞方法没看出来,有些情感色彩没有感知到,有些关联性没有意识到,有些话题需要统一而不知道等等,都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讨论。讨论会使学生互受启发,能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引发学习动机。教师适时提示,辅以指导,学生对仿写很感兴趣。
三、关注例句的语言形式
仿写常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法修辞能力、遣词造句能力、感悟想象能力。小学生练习句子仿写一般比较简单,但必须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引导学生分析感悟例句的语言形式,从例句语意、句式、结构、修辞、语气等方面予以引导学生辨别,抓住特点,选准仿写点,运用生活和语言积累进行写句子。
例如: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第51页)这个句子要引导学生关注葡萄的多和颜色美。可迁移到“运动场上人们活动多姿态美”,也可迁移到“天空中云彩多颜色美”,也可迁移到“公园里的花多颜色美”等等。
再例如: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例句: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统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6课 秋天的雨 第20页)
学生写到:
生1: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高粱,红红的高粱像一朵朵火把,摇呀,摇呀,摇来了秋天的光芒。
生2:秋天的雨把金色给了稻田,看,稻田像金色的海洋。
......
这个例句范围要求比较窄,是从具体的课文中派生出来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发挥想象,联系当地生活实际,注意替换“黄色”“银杏树”“像……”等,把握句子样式,用套装的方法,由此及彼,由浅入深,丰富句子内容。
有位学者曾经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等于无学。”造句或仿写都是学生创造性劳动,都是学生心理运动的过程。作为教师,一定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经验,关注他们的心理,丰富他们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光鉴《相似论》[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0-01
【2】 学术期刊[J]《语文课内外》2018年第5期《悄悄地让孩子爱上写话》
【3】 学术期刊[J]《中外交流》2017年28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作者简介:陈进学,男,汉族,42岁,毕业于安徽省砀山师范,中学一级教师,宿州市模范教师,多次参与市、县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