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家长怎么帮助孩子提升学习的内动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3

中高年级家长怎么帮助孩子提升学习的内动力

罗秀宣

北京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 邮编 100012

摘要: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好,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因为不能克服遇到的学习困难,就会对学习渐渐失去信心,甚至厌学。三、四年级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的变化,也正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一名家长,家长首先要做到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给孩子榜样作用; 学会放手,给孩子成长空间。家长要善于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部动机: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挖掘孩子优势潜能,在生活中感悟学习的意义。家长还要给予孩子学习适当的推动力,给予孩子适当的欣赏、适当的表扬、适当的奖励 。

关键词: 家长帮助 提升学习 内动力

孩子上了三年级后,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我家孩子就知道玩,玩手机、打游戏。让他好好学习,嘴皮子都磨破了,就是不爱学习,可怎么办呀?”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好,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因为不能克服遇到的学习困难,就会对学习渐渐失去信心,甚至厌学。三、四年级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的变化,也正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一名家长,怎么帮助孩子提升学习的内动力,让孩子在学习的旅途中实现一次关键的转折呢?

  1. 家长首先要做到

1.以身作则

我们知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第一个榜样。许多孩子的行为举止像父母,与其说是遗传,不如说是早期孩子模仿家长的结果。孩子与家长在朝夕相处中,家长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家长做事有条理,孩子一般也做事有条理;家长喜欢读书,孩子一般也喜欢读书;家长喜欢钻研,爱学习,孩子一般也喜欢钻研,爱学习。好学的家长陪伴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可以经常和孩子谈谈学习的体会、收获;可以时不时引导孩子,联系实际生活,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慢慢地,孩子也会运用自己所学,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学习等问题。当他们能运用自己所学,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时,他们对学习就有成功感,就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重要性。如果家长除了上班就是煲电话粥、打游戏、追剧,那么孩子也会耳濡目染,他们会感觉到学与不学,无关紧要。

2.学会放手

很多时候,父母是孩子长大的阻力,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只是家长们自己都不觉得。其实,很多独生子女的问题,都是因为父母不允许他长大。我们知道,长大的标志是什么?是能够选择。理论上,0—6岁的孩子,是受父母控制;6—12岁的孩子,孩子和父母共同控制;12岁后,孩子自己控制。

以前,我们的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摘苹果,我看到孩子们蹦着、跳着从树上摘下苹果,有的用水冲冲,有的洗也不洗,擦擦苹果就把苹果吃掉了,吃得还那么香甜。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多数孩子,平时在家里吃苹果,都是家长把苹果皮削好了,把苹果切成块,摆在果盘里,牙签插好了,递到手上,甚至送到嘴边,孩子们还是一副懒得吃的样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让孩子们“跳一跳摘到的苹果”。

对孩子学习也是一样,家长们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上。学会放手,既不要放任不管,也不要大包大揽,不要直接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则孩子的动力就得不到提升。

  1. 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部动机

学习动力就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力量。学习动机从来源上说,可分为学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如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求知欲等。与此相反,外部动机是指人对学习之外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如为了得到某种奖励、避免某种惩罚等。具有内部动机的孩子,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兴趣盎然,充满好奇,喜欢挑战,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久。具有外部动机的孩子一旦达到了目的后,学习动机就会骤降,持续的时间短暂。所以要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就是要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课外班,把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得满满的。家长是否真的认真观察过孩子的兴趣所在呢?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科目。例如,有些男孩子喜欢动手操作。根据孩子的这个兴趣,为他们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和比赛。因为喜欢,孩子就会乐此不疲。在制作的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需要观察,需要查寻资料,是孩子难得的亲身体验课,在亲身体体验中又丰富了孩子的情感体验……

孩子某些兴趣,有时并不那么显露,需要家长发现和激发。比如有些课程,看似与孩子的兴趣没关系,但善于引导的家长,注意把孩子原有的兴趣与某门学科联系起来,会引导孩子慢慢喜欢上某门课程。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写作文,怎么办呢?有心的家长就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比如,他喜欢动手操作,就从动手操作的兴趣出发。他在动手操作中,看得多了,做得多了,想得多了,那让他写他喜欢的动手操作内容,他不仅喜欢写,有的写,还会有自己独到的感受,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

2.了解孩子,挖掘优势潜能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与潜能。作为家长一定要客观正确的认识孩子,清楚孩子的优势是什么,特长是什么,并挖掘孩子的潜能,建立自信。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孩子只有认识到自己有优势,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好、比别人优秀,才会有足够的自信,才能在积极主动的情绪下愿意大胆尝试和挖掘自我潜能。

3.生活才是最好的学校

有一次,我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要学习呀?学生们纷纷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能为祖国做贡献”;还有的说:“我妈说,要好好学习,学习好了,才能上好大学,才能有好工作。”还有的说:“我不想学,是妈妈非让我学。” 听了孩子们的话,我知道了,原来孩子并不知道要学习的原因,那就根本谈不上提升学习的内动力了。我认为一个人的学习不应该只限于教科书,生活才是最好的学校。所以,家长要跟孩子交流“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如果你去爬山,你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那你对大自然的感受一定比别人深;如果你去海洋公园,你对海洋动物的习性很了解,那你一定比别人更兴致勃勃。如果你认为世界是迷人的,你的孩子也会有相同的认识。家长们应帮助孩子树立这样的理念:你不是任人摆布的机器,你也不是为爸爸妈妈而学习。你是为了探索奇妙的世界,为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学习;你是为了增长智慧,为了探索你的独特个性而学习;你是为了探索人生的意义和快乐而学习……

  1. 给予孩子学习适当的推动力

为了提升孩子的学习内动力,家长喜欢表扬和奖励,以此来激励孩子继续努力。那怎样的表扬和奖励才适当呢?怎样的表扬和奖励才能让孩子从心底里的认为“自己行”呢?

1.适当的表扬

我们常见的表扬用语,如“你很聪明”、“你真棒”、“很好,继续努力”等。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实验,发现不一样夸奖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思维模式。常夸孩子天赋,如聪明等,孩子就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 他们认为智力和能力是不变的,努力没什么用处;常夸孩子努力,孩子则容易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他们相信通过自己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比如,当孩子获得了好成绩时,两位妈妈夸奖方式如下:一种是“你真棒!宝贝真聪明!”另一种是“你考得真好,你做了很多准备,你的努力很有用!继续加油!”第一种夸奖比较空泛,孩子受到这种夸奖后,往往会选择简单的任务,因为他所希望的是顺利完成,获得肯定,而不是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去努力。第二种夸奖,孩子会敢于去挑战更难的任务。因此,当孩子用很积极的态度去完成任务时,家长不要忘了去肯定其积极的态度;当孩子尝试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比如尝试攀岩,尝试多次失败,请及时肯定他的耐心和毅力;当孩子做事注意细节时,请表扬其细心……总之,表扬一定切合实际,并要有利于孩子的后续发展。

2.适当的欣赏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孩子们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不一样,有一部分孩子学习效果不佳。家长既要白天忙工作,晚上又要督促孩子学习,很辛苦。再加上孩子由于减少外出等种种原因,也不够听话。于是有的家长对孩子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天天唠叨不停,这样,孩子更不爱听了。如果适当的欣赏方式看待它,结果肯定不一样。比如,多肯定孩子学习当中的优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成绩,激发孩子内在的价值感;又如,不断鼓励孩子,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加大学习前进的动力;再如,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梦想,用梦想的自然力量,引导出孩子自发自愿的奋斗目标。

3.适当的奖励

我们的家长除了表扬以外,还喜欢给孩子适当的奖励。但怎样奖励,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内动力呢?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讲过一个“德西现象”的故事。它说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外在奖励,结果反而会降低他对这项活动内在的吸引力。

因此,当孩子尚没有形成内在学习动机时,家长从外界给予激励,以推动孩子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有必要的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孩子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孩子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那当孩子有一定学习兴趣时,怎样去奖励呢?奖励要引导他们良好的自主行为,引导他们朝着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如有体育强项的孩子,可以推荐他参加运动队;爱读书的孩子,可以给予更多的读书机会,如参加读书分享交流会等;爱写作的孩子,可以搭建平台,提供他发表文章的机会……

总之,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就犹如面团一样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只要家长给予他们健康的引导、充足的关注和恰当的方法,他们就能够按照家长的指引,塑造自我。我坚信每个孩子天生都孕育着积极向上的种子,只要家长们对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关爱、赞赏、倾听和鼓励,创造条件,孩子的内动力就会被激发出来。这颗种子就会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吴敏. 家长的价值观影响孩子的学习动力[J].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16, 000(001):62-62.

  2. 刘婷, 杨文英. 小学高年级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学生问题策略研究[C]// 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1辑). 2015.

  3. 郝炳刚. 梦想开启未来——如何扬起孩子梦想和提升学习动力[J]. 考试周刊, 2016(4):180-181.

  4. 段绍容. 浅谈家长的榜样力量在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 都市家教月刊, 2011(10):133-133.

  5. 董怡芳. 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6. 殷婷. 父母教养方式及性别因素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7. 祝晶, 曾程, 鲍振雪. 小学高年级儿童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8, 000(011):131-134.

  8. 钱孟伟.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 科普童话, 2017, 000(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