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三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 新型冠状肺炎核酸标本采集及标本转运流程在新冠疫情期间防控和防疫关口前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有效防线。现防疫工作已成为常态化,核酸标本采集以及标本转运欠缺规范,制度流于形式,建议学习规范方法,以利于各医疗及卫生机构有效、安全和高效的开展核酸标本采集及转运工作,持久战役。
关键词:新冠病毒病;核酸标本采集;标本
1.1生物安全管理
新冠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1】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发病前1-2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当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1.2 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三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2】【3】。
1.3防护装备脱卸注意事项
(一)脱卸时尽量不接触污染面。
(二)脱下的防护眼罩、长筒胶鞋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30分钟(即1000mg/l有效含氯消毒液);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放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三)脱卸防护装备的每一步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所有防护装备全部脱完后再次手消毒、洗手。
2.1 采集对象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和聚集性病例
(二)需要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或鉴别诊断者
(三)其他需要进一步筛查检测的环境或生物材料
(四)应检尽检人群
2.2采集要求
(一)从事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标本采集的技术人员应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培训合格)和具备相应的实验技能。
(二)采样人员着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三)住院病例的标本由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采集。
(四)密切接触者标本由当地指定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负责采集。
(五)根据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需要,可结合病程多次采样。
2.3采样物资
口/鼻咽拭子、病毒采样管、封口袋、密封罐、冰排、A类转运箱、消毒酒精、记号笔、采样登记表、医用废弃物专用袋、三级生物安全个人防护装备。
2.4标本采集方法
口咽拭子:被采集人员先用生理盐水漱口,采样人员将拭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湿润(禁止将拭子放入病毒保存液中,避免抗生素引起过敏),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张大,并发“啊”音,露出两侧咽扁桃体,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侧咽扁桃体及扁桃体隐窝稍微用力来回转动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0秒或者3次。取出拭子,避免触及舌头、悬垂体、口腔黏膜和唾液,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咽拭子也可与鼻咽拭子放置于同一管中【4】。
鼻咽拭子:被采样人头部微仰,保持不动,采样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自鼻孔垂直面部方向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深入距离最少应达耳垂部位到鼻尖长度的一半。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停留数秒,轻轻旋转3~5次(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然后缓缓旋转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3.1标本包装具体方法
(一)标本采集后盛于适当容量的有螺盖的塑料管内(病毒采样管),正确拧紧螺盖,避免泄露。采样管表面注明样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等。
(二)将密闭后的病毒采样管装入密封袋,每袋限一份标本。
(三)将主容器放入密封罐(辅助容器)内,可以放多个主容器,之间要有填充物隔离,避免磕碰破裂。密封罐盖严实。
(四)送检单置于防水的密封袋中(不能放进转运箱)。
(五)将密封罐置于带有冰排的转运箱内,并适当固定,在2~8℃条件下保存、运送标本。
3.2 标本运输
(一)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它潜在感染性生物材料的运输包装分类属于A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UN2814,包装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文件Doc9284《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PI602分类包装要求;环境样本属于B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UN3373,包装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文件Doc9284《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PI650分类包装要求;通过其他交通工具运输的可参照以上标准包装
【5】。
(二)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它潜在感染性材料运输应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原卫生部令第45号)办理《准运证书》。
(三)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往实验室,如果需要长途运输,建议采用干冰等制冷方式进行保藏。标本运送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
3.3标本接收
(一)运送:由专人(人数不少于2人)专车立即护送标本至实验室。
(二)标本移交:标本合格、无泄漏、送检单未被污染,签字移交。
(三)接收时,送样人员通过专用通道将转运箱送达规定地点,由实验室工作人员着相应防护装备,在生物安全柜内边消毒边打开转运箱,取出密封罐,消毒后放入冰箱暂存。
3.4标本保存
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进行检测,可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
参考文献: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02):192-195.
【2】李薇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健康体检实验室安全防护对策与管理措施[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8):820-823.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02):164.
【4】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印发《鼻咽拭子及咽拭子的采集方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45号《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