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变声期间的合唱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浅谈中学生变声期间的合唱训练

沈凤

重庆市渝东区 卫生学校 重庆市 408300


摘要:音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变声的关注、加强对学生变声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针对学生变声期间合唱训练的原因和因素怎么样采取相应的对策和预防措施,怎么样将学生变声期间的合唱训练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便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干预学生的音乐训练,在不损伤学生嗓子的前提下取得好的训练成果。对变声期间中学生的合唱训练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有利于变声期间的中学生克服困扰提高音乐学校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学生;变声期;合唱训练

一、中学生变声期的特征

变声期的歌唱训练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变声期的症状因个人而异但大多数人的声音都从娇嫩、甜美、纯净、脆亮变得沉闷、浑浊、粗糙,甚至还有几分沙哑。这个时候最忌大喊大叫和唱歌时追求音量,如果训练方法不当,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还会损坏学生的嗓音,影响变声期的正常运行。

了解变声期的特征对于研究掌握变声期中学生的合唱训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变声期中学生合唱能否训练好的基础。声带发生变化是变声期的一个重要表现。到了青春期,女孩的喉部变得狭小,声带较短、较薄、振动频率高,所以音调较高而细;男孩子的喉腔较大,声带较宽、较厚,所以音调较低沉而粗。就整个变声期而言,可分为三个阶段:变声初期、 变声中期、变声后期。 变声初期主要表现为声音容易疲劳,歌唱时感到 很费力。男生的喉器和甲状骨没有明显的变化,声音 仍然为童声,但有些沙哑、粗糙;女生往往会感到声音涩滞,经过 1个月以后,声音逐渐变得丰满。 变声中期男生的喉头迅速增大,声带变厚,声音也渐渐变得低沉,比女生一般低—个八度,声带后端闭合不全,发声不容易控制,音色变暗变哑,歌唱时容易出现破音和失声现象:女生在这时期的变声所引起的症状虽然没有男生明显,但也应细心照顾,尽量消除其变声的障碍。 变声后期声带充血等一系列症状基本消失,喉器发育逐渐完成,男生的喉结明显突出,声带发育基本定型,已接近成人的声音。男女声音的音色差别十分明显同时也具有了各自的声部特点。

二、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成为“沙喉咙”

变声期嗓子的保护的中学生合唱培训的前提,变声期要提醒学生注意保护嗓子,用嗓时间不宜过长。变声期不宜唱高音和强音的歌曲。在长时间讲话或唱歌后,不要马上喝冷水或吃冷饮。保护颈部,注意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因颈部受凉感冒而造成咽部感染、细菌、病毒等可造成声音嘶哑。

除了要注意科学合理地使用嗓子,不要让它太疲劳以外,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也是至为重要的。首先,应提醒学生注意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摄入,发音器官主要是由喉头、喉结和甲状软骨组成,这些器官又是由胶蛋白质和弹性蛋白质构成的。声带也是由弹性蛋白质薄膜构成。因此,变声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些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质的食物,如猪蹄、猪皮、蹄筋、鱼类、豆类、海产品等。其二,应摄入B族维生素和钙质维生素B2、维生素B6能促使皮肤的发育;钙质可以促进甲状软骨的发育。富含族维生素的食物主要有芹菜、番茄、蛋类、豆类、动物肝脏及新鲜水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主要有鱼虾、牛奶、豆制品等。其三,主食及副食都应以软质、精细食物为宜 不要吃炒花生仁、爆米花、锅巴、坚果类及油炸类硬且干燥的食物,以免对喉咙造成机械性损伤。 其四,适量多饮水 可减少或清除局部分泌物,避免继发感染。其五,少吃酸、苦味的刺激性食物 如大蒜、辣椒、生姜、韭莱等,因这些食物会刺激气管、喉头与声带。不要喝太热的开水或太多冷饮,过冷或过热对声带都不利。更应忌烟酒,以防加重局部无菌性炎症。 其六,进食时宜细嚼慢咽。切忌快速进食,谨防食物中的砂粒、鱼骨刺伤咽喉部的组织。此外,还要注意提防有害气体,远离灰尘、烟熏等有害气体,以免刺激声带出现充血、红肿,致使声音嘶哑。

三、变声期教学方法探索

    在变声期最好少说少唱,但为了健康的成长和争取时间,也不能不说不唱。一方面要了解变声期的特征,另一方面要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歌唱训练。要有节制地使用嗓音,不可随便歌唱或是随便做发声练习。有些人主张在变声期中不但不可练声,而且说话也须尽量减少,这未免太保守了,因为一切能力是由训练中发展起来的,在变声期如果能适当地使用嗓音,锻炼神经的联系,运动发声器的肌肉,对发声器的发育是非常有利的。根据变声期学生的特点,适度调整呼吸方法以满足其增长了的喉头和声带的需要。中学生处于身体的发育时期,肺活量较小,也不会用横隔膜来控制气息,歌唱时往往采用较浅的呼吸方法,歌唱时喉头上提、挤卡、喉音较重,形成叫喊的白声。变声后仍采用这种方法歌唱是十分有害的,所以,必须训练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歌唱。

1、练声曲的选择

歌唱的发声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即声带)、共鸣器官(胸腔、喉腔、口腔、咽腔、鼻腔等)三者有机地结合,协调统一完成。所以在发声练习时不但要控制好气息,更要注意共鸣腔体和发音体的有机结合。

做此练习前,可先启发学生找用力抬东西时的感觉,将气息沉下来,然后,再用这种感觉进行练唱,以加大横膈膜与腹肌的对抗作用。

2、如何纠正学生的“喊歌”现象

在中学生合唱训练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歌唱时不是在“唱”而是在“喊”。尤其是唱高音时更是喊得面红脖子粗,音量很大,但是音色、音质却很糟糕。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会追求音量,根本无法顾及其他东西,所以容易“走调”、对节奏把握也不好,而且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对音高、音准、音质、节奏等概念都还不太清晰。这里有两种训练方法提供参考:

哼鸣练习。此时要求上、下牙不能咬紧,双唇松闭,舌根放平,口腔内好像含着半口水。轻轻发“m”母音,哼唱时唇部及鼻腔有轻微的振动感,声音像是从鼻梁上端(眉心)发出似的。练习时气息要做到“匀、慢、稳”

以弱声来练习。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哼鸣位置上慢慢张开唇部来唱其他母音。

3、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由于变声期少年的自主性逐日增强,他们都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应该盲从,而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上,也不像从小那样完全地依从了。他们开始逐渐地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对于老师所讲的道理也不轻易地相信。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建立正常、协和的师生关系是使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而其中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是否忠诚于教育事业,是否热爱学生、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教学的关键。如果学生对某教师在业务上不信任,或在思想感情上对立,教学工作是难以进行的。所以说,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作用,钻研教学,勤恳地工作,形成尊师爱生的教学环境,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结语:目前,在中学仍存在着不科学的喊唱情况,尤其是处在变声时期的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缺少科学发声方法的训练与指导,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但对于中学生的音乐教育有阻碍作用,甚至对于中学生的嗓子起到损害,会削弱中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变声期中学生的音乐教育需要关注和重视。只有正确、合理、科学的使用嗓音,才能平稳的渡过变声期。

参考文献

[1] 刘朗,声乐教育手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2

[2] 钟维国冲小学合唱实践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