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5
/ 2

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肖璐

联勤保障部队第 904医院 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实际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实施常规急救期间接受治疗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实施紧急绿色通道模式期间接受治疗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相关急诊时间(包括中转时间、急诊室时间、辅助检查时间),观察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为17分钟左右,抢救时间在15分钟左右,辅助检查时间12分钟均短于对照组33分钟,26分钟,25分钟;且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护理满意度的救援效率得分85分左右、沟通态度得分82分左右、操作技术得分在86分左右、护理服务得分86分均高于对照组80分、76分、80分;且这些数据都具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根据相关实践数据表明,心脏骤停患者通过绿色通道急诊干预后的实际效果较好,可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脏骤停; 绿色通道; 急诊护理


心脏骤停具有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可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心脏、大脑等器官和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心脏骤停开始后两小时是治疗心脏骤停的黄金时段,黄金时间内有效和充分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常规急救往往存在护理过程不清、检查时间长、分诊不充分等问题,导致患者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影响治疗效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服务的行动计划》明确规定,需要为急症和危重病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先治疗,后付款。绿色紧急通道是急危患者紧急治疗的快速通道,充分贯彻“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为患者提供高效、快捷的医疗服务,让患者在最佳时间得到治疗。因此,笔者将在本研究中将绿色通道急救医疗救助模式应用于心脏骤停患者,以探索更合理的急救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且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知道研究内容并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具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患有恶性肿瘤等且这项研究得到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平均年龄55岁左右。基础疾病分布:心肌梗死17例,心律失常13例,心力衰竭20例;心脏疾病级别分类:一级8例,二级18例,三级13例;患有高血压14例,糖尿病16例,高脂血症20例。其中对照组的拥有20名男性患者和30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基础疾病分布:心肌梗死15例,心律失常15例,心力衰竭20例;心脏疾病级别分类:一型10例,二型20例,三型20例;患有高血压的患者15例,糖尿病15例,高脂血20例,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接到120急救电话后,医院立即安排急救车赶赴现场。医务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诊断,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实施胸外心脏按压,通过抬起头部和下巴打开患者的空气,连接面罩、安全气囊呼吸器等设备,并已将氧气流量调节为每分钟10升;将患者妥善送往救护车,并在转运过程中通过电话及时向急救中心报告患者的病情;患者到达急诊室后,必须实施吸氧和打开气道等抢救措施。在患者病情稳定且家属付费后,专业助理必须陪同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确诊后,应入院接受专科治疗,办理入院手续,并护送至相应科室。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了绿色通道应急干预:(1)成立了绿色通道应急护理小组:应急响应小组由急诊科护士长和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加强护士对心脏骤停的培训和学习,由主护士负责气管插管和插管。使用呼吸器并检查生命体征的变化。助理护士负责创建静脉通道、维护血样、给药等。(2) 加强绿色应急通道建设,患者住院后,分诊人员将其直接送往急诊室,在10分钟内完成呼吸、血压和肢体的监测,严格遵循先治疗后付费的原则,做好急救服务准备;迅速通知心脏病专家进行咨询。如果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第一时间通知家属,耐心回答家属问题,缓解紧张和焦虑,出现异常症状时配合医生进行急救;保留检查工具,帮助患者在15分钟内完成CT、MRI和其他检查。护士在筛查患者时必须携带急救箱,以防止患者病情迅速恶化;根据检查结果,快速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安排患者组织,由医生和护士陪同患者。在转移过程中,将使用氧气袋持续提供氧气,保持呼吸道畅通,仔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立即处理异常情况,并安全护送患者到病房,与专科护士详细介绍患者情况。


1.3 观察指标

(1) 记录两组的转运时间、抢救时间和辅助检查时间,并进行比较;(2) 计算了两组患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 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发放个人满意度问卷,调查家庭成员的护理满意度,共发放问卷100份,现场回收100份,有效率100%。且包括四个方面:沟通态度、操作技术、护理服务和救援效率四个方面。每个方面有二十个项目,采用方法1至5分,总分为100分。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比较

观察组急诊救治时间均远短于对照组,主要实践研究数据见表一。

表一 两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对比

组别

转运时间

急救室抢救时间

辅助检察时间

观察组(n=50)

17.47±1.23

15.57±1.85

12.12±3.14

对照组(n=50)

33.25±1.02

26.21±3.45

25.12±1.42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且P<0.05,主要实验数据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感染

出血

器官衰竭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0

5

5

4

25%

观察组

50

0

1

0

5%



3 讨论

心脏骤停的患者发病后心脏停止跳动,导致全身血流中断,早期有效的诊断和急救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脏和大脑受损。这是改善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关键。常规应急处理没有建立固定模式,也没有打开绿色通道。治疗后按照常规程序咨询患者。护士通常被动地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紧急护理。由于许多医疗联系、不合理的工作人员、等待时间等原因,往往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造成治疗机会的丧失和治疗效果不理想。如何确保心脏骤停患者在黄金时段内得到安全治疗,是目前急救医务人员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哺乳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绿色通道应急模式下的干预可以缩短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心脏骤停患者中使用绿色通道急可以缩短急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建立了快速有效的绿色通道机制,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原则,优化和完善了接待、检查、治疗和操作等多项急救措施,为了确保护理措施的系统化和程序化,弥补传统急救系统的不足,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绿色通道应急救援模式的重点是加强护士急救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增强护士的急救能力和整体素质,从被动护理转向主动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急救服务。医务人员应明确职责,明确分工,相互配合,指定专人负责应急药品和救援设备的管理,确保药品和设施的完整性,促进任何救援环节的正确进展,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开通绿色应急通道,协调各种应急连接,可以提高急救效率,缩短抢救病人的等待时间,为病人的外科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绿色通道可以节省不必要的程序和时间,避免护理工作的重复和盲目,避免医疗冲突,提高家庭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本研究中,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心脏骤停患者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但发现护理工作对绿色通道的运行尤为关键。协助管理者还应加强绿色通道的建设和管理,加强急诊护士的培训和学习,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在应急过程中考虑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防范措施,确保绿色通道正常畅通。

综上所述,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可以缩短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时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叶卫国,夏柳勤,戴伟英,等.暴发性心肌炎难治性心脏骤停的体外心肺复苏及护理要点[J].浙江医学,2019.41(1):92 ~94.

[2]焦洋,黄海燕.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患者应用心肺复苏及护理干预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1):116~119.

[3]王海虹,丁锐,何彩娣.绿色通道信息化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8):106~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