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特的“人文”视角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设计思路——以湘潭市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3

从西特的“人文”视角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设计思路

——以湘潭市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为例

龙郑成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要: 卡米洛·西特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奠基人,在其著作《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强调对城市建筑和地段设计应该从古代的历史空间中去寻找和谐与亲近的空间规律,并批判当时以轴线为核心,生硬和线条化的巴洛克式的公共空间设计模式。本文就基于西特的“人文”视角下,从历史文化街区的点、线、面三个视角,分析街区公共空间,探索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设计思路。

关键词: 西特 人文主义 历史街区 公共空间


  1. 引言

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后至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变,城市人口急速聚集和迅速膨胀,导致城市不断扩展和改建。以巴黎的奥斯曼改建为代表,诸多中世纪原有和谐自由的城市空间中出现了大体量建筑,蜿蜒具有趣味性的城市街道变成笔直,历史街区传统肌理被打破,整齐划一的城市空间取代传统自由式的布局模式。这种推土机式的改造方式历经了诸多教训和挫折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历史所具有的的价值和作用。自19世纪西特到21世纪后现代主义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思想,尤其是在公共空间方面,对维系着城市的核心情感和价值,延续着城市文脉,是城市文明的集中体现,因此,基于城市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复兴或再生显得尤为重要。


  1. 概念辨析

2.1西特的人文视角

卡米罗西特在19世纪末期的《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首次用艺术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他所崇尚的是回归中世纪的设计手法,即设计像中世纪的封闭、和谐、蜿蜒的空间,并处理好建筑立面与外部空间的关系。他的人文主义视角意在从中世纪的有机生长的空间中找到一条城市的人文道路,并将人们对空间的感知作为城市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通过建立人与空间的和谐关系来实现人们在与城市空间相互交流时的幸福感[1]。

2.2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简单的来说就是属于大众共用的空间,每个人都有进入这个空间的权利。是城市面向公众所开放的空间,用于人们的休憩、娱乐和交往等的活动空间。这样的空间既有其复杂的社会性,同时又具有单纯的功能性[2]。同时公共空间也是人与城市、街区、建筑、甚至是小品交流感知的主要场所,就如同刻画人物一样需要的大量的背景和铺垫,一个优秀的公共空间是与周围环境融合的,能够对感知者产生回忆并让使用者感到舒适的空间。

2.3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公共空间

历史文化街区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片区,传统的更新模式是将其修旧如旧,保存建筑实体的原真性,用统一的具有历史文化韵味的片区风貌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名片[3]。空间的定义离不开实体,可被感知的实体对空间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空间和实体的相互作用正是建筑空间以及城市造型空间的本质所在。因此,公共空间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同样要体现出其历史性和文化性——在其空间的组织模式上符合街区源远流长的历史结构,并且人们对这样的空间的存在着历史记忆从而达到交流互动目的。

2.4窑湾历史街区的公共空间要素

空间的要素决定着公共空间的品质,不同的空间要素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的特质公共空间形式。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特质就是其湘江流域滨水鱼骨架的街巷空间结构和具有历史商贸氛围的“市总”结构。(湘潭“总市”结构指三条并行的街道,即靠江承载商贸运输功能的河街、承载居住功能的中街和承载对外交通功能的后街)所以本文基于西特的公共空间研究视角,将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空间分为三类:点——标志、小品建筑,线——巷道支路,面——广场和院落空间。


  1. 窑湾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窑湾古街区位于湘潭市区,湘江河以北,东起石嘴垴,西至李柳染堂,南向与杨梅洲隔水相望。如望衡亭记中描述的“居市之民约二十万,……,船舶来往,朝夕喧豗,街市滨湘水西岸,西北蜿蜒二十里,析为城区、总区”。窑湾古街最早是依水而建的商贸区,主街道顺水而开,巷道支路四面展开,自由而具有生活气息,商贸区连绵数十里[4]。到了明清时期,传统手工业、粮食业迅速膨胀,窑湾成为当时各行各业的集中地,商业进一步繁荣,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称。近代以后由于水路交通地位逐步下降和历史建筑因战火的多次损毁,逐步失去了其经济、交通地位,古老的市总结构已逐步走向衰败。新中国成立后,居民自建房和政府改造工程的进行,对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街道、环境进行了不断的改善,形成了风貌相对统一的城市历史街区。

表1 文物列表

序 号

文物名称

级 别

建造年代

现 状

1

潭宝汽车站

省 级

1931年

结构、风貌保存较好

2

望衡亭

省 级

清 代

结构、风貌保存较好

3

唐兴桥

市 级

清 代

结构、风貌保存较好

4

陶侃墓

市 级

清 代

墓园保存较好

5

何腾蛟墓

市 级

清 代

墓园保存较好

表2 古迹列表

序 号

文物名称

建造年代

现 状

1

江山胜迹

民 国

1931年

字迹已经风化

2

唐兴寺遗址

唐 朝

寺庙已毁,仅存遗址

3

李柳染堂

清 朝

结构、风貌保存较好

4

窑湾酒作坊

清 朝

结构、风貌保存较好

5

杨振兴木行

清 朝

结构、风貌保存较好

6

湘真一药号

民 国


结构、风貌保存较好



  1. 公共空间要素及现状分析

4.1节点空间

节点在公共空间中具有吸引辐射的作用,能够吸引人群聚集,并且能够对外部的环境产生一定的辐射。中国传统的广场或者休憩节点同西方中世纪类似,不具有现代城市的规划平面特色,是自发形成的。正如西特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广场设计原则,即是这些时期的公共广场常常用于世纪目的,并且与围绕他们的建筑形成一个整体”,是基于人的体验感来设计的。

分布

其分布特点是基本围按重要的功能性建筑物和功能性场地所分布,比如交叉口、老店、纪念殿堂、水池、古树等。并且这样具有纪念意义的功能节点很容易唤起使用者对于空间的感知,同时也很容易随着功能的逐步流失而消失。所以随着老店、水池、古树等消失,现在窑湾古街区的节点已减少了很多,而新建的则为为景观性节点,亦或是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重在使用功能而缺乏了空间与使用者的心灵互动。

界面

61a5d4cd04adc_html_a163582ff5624020.jpg
61a5d4cd04adc_html_7a7e879fba81fe82.jpg
统的古商业街区,各个节点空间相对独立,空间呈现明显的围合感。这类节点空间区域内承担类似“广场”的功能,交通功能被暂时迁移至区域外,建筑的主界面围合这样的节点空间[5]。

图1 潭宝汽车站(图片来源:作者) 图2 滨水节点(图片来源:作者)

但是由于城市的更新改造需要对窑湾古街区的部分历史建筑、临水重要景观节点进行的设计,大部分节点空间都是为了形成一定的轴线关系而设计形成开敞空间或是绿地节点,缺乏一定的围合感,导致空间丧失亲和力。

4.2街巷空间

在城市中,线性空间具有流动性和连通性的特性,体现在线性空间在城市空间环境中,因为人群的流动特征所具有的特性,强化了场所、途径和领域之间的连续性,连接不同节点和相邻区域[6]。“总区复析为正街、河街、后街,在昔自由成市,市道零乱”民国望衡亭记所描写的窑湾街巷面貌,临水而生街区生长发展直接受水系的影响,街道格局以水系为基本骨架,街巷、道路都依水而成,连接不同的功能节点,这种形式的街巷分布一般比较自由,大多呈现出前店后街的形式。窑湾古街区由于受到水路交通的影响深远,具体明显的临水城镇特征,自发形成了独特的“总”的空间格局,沿河前街、生活中街、交通后街的模式。这三条街并行与湘江一侧,各自发挥着自己的承载的主要功能,通过屋间小巷进行连接,形成了自由蜿蜒、独具色彩的街巷空间。窑湾古街区内街巷空间分布在片区东南部,密集适中,尺度宜人。其中较为有名的喻家巷、柳树巷、清洁巷、湘永汗巷等等,集中分布在潭宝汽车站和望衡亭附近。

61a5d4cd04adc_html_a253d1e5a1227f96.jpg

由于历史上缺少维护原因,街巷两侧原有的建筑的上宅下店、前店后院的基本形式以逐渐丢失,取而代之的是参差不齐的砖混结构建筑。建筑用“接、推、扩”的办法搭建了许多违章建筑,同时电线杆、空调外接机箱等等现代生活所形成的构筑物出现,形成了凹凸不均的街巷界面。


图3 街巷界面(图片来源:作者)

线形

61a5d4cd04adc_html_b0f78c74155ae18d.jpg61a5d4cd04adc_html_5f50fe810c85d085.jpg 于古时交通主要以马车和步行为主,所以街道宽度是符合步行的,随着汽车的普及,为了满足居民出行,拉直道路线形,拓宽道路宽度,破坏了大量的道路两旁具有价值的木质建筑,也形成了四不像的道路结构,街巷空间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商业功能和交流功能,空间单调乏味,缺乏积极空间的活化,总的结构淡然无存。

图4 街巷(图片来源:作者) 图5 街巷(图片来源:作者)


  1. 人文”视角下设计思路

5.1营造活力场所,回归传统空间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节点、广场对于居民而言是日常生活的休憩娱乐空间,是居民的主要交流场所,并且依托一些特有的功能形成极具吸引力的空间;对于旅游者来说是地区文化与历史的精华,能够集中的展现出街区的特色。因此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的设计中采用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人性化的设计不仅可以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还可以更好的将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承下去。就是强调“人”重于“物”,如西特所推崇的基于人的视角去感知和理解空间。摒弃现代城市规划生硬,针对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分别设置两种节点空间类型——景观休憩空间和文化体验空间。

文化体验空间主要以码头、老店、纪念性建筑、古树为基点进行节点空间设置,依托建筑实体的文化优势,打造围合型的交流空间。集中在传统小吃、传统百业(米市、木业、就业、豆浆)的店面前坪形成节点空间,恢复其“上宅下店”的结构,营造富有韵律的富有商贸气息、文化氛围的公共空间。并且空间与主要交通流线避开,避免造成人流拥堵。景观休憩空间主要是以良好的视线优势设置滨水广场,控制广场周围的建筑界面,形成高低错落的富有韵律的天际线。

5.2优化街巷空间,重拾“城总”结构

街巷空间是历史文化街区联系的纽带,延续传统的空间尺度的街巷空间能够更好的深化有建筑实体所构造的文化氛围,使人们能够更容易的对空间感知互动。现今的窑湾古街区道路较宅,步行和马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而今汽车的盛行使之无法满足居民基本出行。对窑湾古街区的街巷空间的优化主要是提升功能性和重拾传统性,以此在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同时,以恢复城总结构来唤起历史记忆与人感受的共鸣[7]。

对窑湾古街区的街巷空间进行重新整理,在不影响现状历史建筑的基础上恢复沿滨河到内部街区的三天并列的街区结构。滨河前街以步行为主,从车站码头为空间起点顺江而下直至片区中段,街区线性顺应湘江流线,结合街边预留游客蹙足休憩以望江景的景观节点,部分空间延伸进湘江。街区界面是传统木质建筑与滨水景观所围合出的滨水商业街区。中街则是在现有的滨江北路上复兴窑湾古街区街巷肌理,优化鱼骨结构线性,恢复古巷通行和交流功能,继而串联不同主题的街区空间,东部唐兴桥和望衡亭街区设置历史文化主题的街区空间,街边建筑以古玩字画和酒吧茶楼为主;潭宝汽车站和李柳染堂街区设置商业民俗主题的街区空间,街边建筑界面以前店后院的商业古建为主。后街主要是为满足居民出行需求,主要服务对象是街区内部居民,减少对中街和滨水前街的空间压力。 通过对“市总”空间的复兴,留住文化和产业,形成富有韵律的街巷空间,重塑“十八总”生机与活力。


  1. 总结

无论是19世纪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还是21世纪的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认知一直不断地提升,以达到所设计的公共空间与人形成良性的感知互动。历史街区的公共空间要做到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不能一味的追求历史肌理,也不能让其处在经济利益的威胁之下被不断蚕食,追求功能性与历史性的调和才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最终目标[8]。

参考文献


  1. 李雪刚. 城市人文主义价值观下的历史街区复兴研究——以汕头市小公园片区城市设计为例[C]//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5.

  2. 刘可一. 福州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特征与改造策略[J]. 福建建筑, 2015(2):10-13.

  3. 梁玮男, 陈强强.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北京鲜鱼口街区为例[J]. 华中建筑, 2014(1):112-117.

  4. 湘潭老城故事

  5. 阴劼, 王安杰, 石悦. 从《万寿盛典图》解析清代北京城街道活动空间[J]. 城市规划, 2016, 40(6):61-66.

  6. 徐琳琳, 孟瑾. 天津历史街区公共休闲空间景观设计探讨[J]. 山东林业科技, 2012, 42(5):109-111.

  7. 黄凌江. 历史街区外部空间形成模式研究[D]. 武汉大学, 2005.

  8. 蔡永洁. 《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卡米诺·西特对城市设计的影响[J]. 世界建筑, 2002(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