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传承文化——浅析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浅析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杨晓菲

陕西省安康教师进修学校 725000

摘要:国学以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为基础,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以及先秦诗赋、汉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内容。诵读经典作品,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之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策略

引言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努力挖掘国学经典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欣赏,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独特的性格,帮助学生奠定传统文化基础。

一、开展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作用

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将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通过语文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三字经》《诗经》《论语》《大学》《道德经》等国学经典著作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还含有大量的生词和生僻字。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生既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从中得到启示,又能够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为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移动终端等方式接受各类信息,有些学生受到不良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出现好逸恶劳、自私自利、暴力倾向等不良行为。而具有人文属性、承担思想引导重要任务的语文教育却偏重于知识传递,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致学生的不良行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国学经典诵读是重要途径之一。国学经典作品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可以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让学生的精神受到鼓舞和感染,也可以为学生的行为指引方向,使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而诵读是深化的过程,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学生能够不断内化国学内容,从而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1.诵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国学经典诵读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指导:第一,营造氛围,调动诵读兴趣,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在《村居》等古诗词的诵读指导中,教师可以利用诗词中充满童趣的画面,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方式,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诵读的热情。此外,教师还应该定期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沉浸于经典文化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诵读行为,提升诵读的自觉性。第二,指导诵读方法,保证诵读质量。例如在古诗词的诵读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熟读成诵法,在朗朗上口的文字中,逐渐把握诗词的节奏和意蕴,强化诗词体会,提高诵读、记忆效果;在古文诵读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启发联想的方法,将拗口的文字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建立联系,提升学生的自主解读能力,进而逐渐提升诵读效果,提升学生养成诵读习惯的自觉性。第三,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分享中激发诵读的动力。例如在“念亲恩”主题班会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诵读体验,说一说国学经典中关于理解父母、尊敬父母、关心父母的内容,并在交流和沟通中丰富国学知识,在共同学习中强化诵读习惯。

2.诵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诵读,学生能够对自我的发展,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构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并找到相应的道德标杆,成为自我成长的榜样。在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中,教师应善于挖掘其中的道德教育素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会。例如,教师可以从古代人物入手,通过人物的经典作品,体会道德的浸润。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而我国的经典文学内容非常广阔,犹如宽广的大海。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过程,学生良好品质、文化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学习国学文化和诵读国学经典。并且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道德素质。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在不断地国学经典诵读中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尤其在学生步入小学之后,正是天真未泯之时,同样也最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国学经典《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就是说,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个阶段的人天性都相差不远,但是后天受教育的不同,人的发展方向也就不同,所以教师更应注意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且在语文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流传至今的经典文学是经过历史不断淘汰和筛选的,必然是符合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所以教师就让学生阅读这些国学经典,学习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3.诵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形成独特的性格

现代教育强调人的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在我国传统教育实践中,教师更希望学生尽量不要展示自己的个性,而是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整齐划一地成长。随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教育饱受诟病,而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则成为新时期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独特的性格。并且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笔者经过大量的国学经典诵读之后,发现了许多国学经典中创造的价值观,非常符合学生目前需要培养的价值观。小学阶段学生价值观念和自我价值的认同还比较模糊,所以教师就要在这个时候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形成独特的性格。并且使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产生自我思考,并且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可以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人身上的各种先进精神,使学生的性格更加成熟、完善,同时也能形成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念。

根据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养成教育应该包含学生性格特点的养成,而通过诵读经典,学生能够在古人的教导下认识自我,并敢于展现独特的性格特点。当然目前,一些人对于国学经典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国学经典以儒家文化为主轴,而儒家文化强调的是规则、规范,用仁义礼智信培养顺民,对人性是一种压抑和泯灭。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封建社会,许多个性独特的贤人智者为我们留下了“个性发言”,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些内容不仅不会扼杀学生的个性,还会活跃学生思维,塑造学生的性格,让学生在成长中逐渐显露个性。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学逐渐受到重视,其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语文教师应加强国学经典诵读教学,选择与日常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国学经典组织学生晨读,并将国学经典诵读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潘娟琴.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及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5).

[2]綦飞.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