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 上海 201499
摘 要:便秘作为临床中常见病症之一,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出现功能性便秘的概率在6%左右。盆底失弛缓(英文名称:pelvic floor dyssy-nergia ,英文简称:PFD)性便秘疾病隶属功能性便秘一种亚型,主要是指患者在排便的时候,盆底肌与负极出现协调,导致出现排便功能障碍,作为排便行为异常的一种。而生物反馈(英文名称:biofeedback,英文简称:BF)被认作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的便秘疾病的有效性治疗方式,但临床中治疗效果不一。基于此,本文将对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应用现状,报道如下: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疗效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因素不明,作为肛肠科中症状顽固、难治性的疾病,会对患者的心理与精神带来较大的痛苦。临床中传统治疗方式费用比较高、疗程比较长,存在多种药物不良反应。而运用手术治疗模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专业性比较强,患者疼痛感较为明显【1】。近些年,伴随着肛肠病学不断发展,行为治疗方式在肛肠类疾病治疗中备受关注,其中生物反馈治疗模式受到更高的关注。依照美国应用精神生理学与生物反馈协会中对该种治疗方式进行系统性评价的结果显示,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模式干预慢性便秘治疗有效率在62.4%左右,对便秘性疾病治疗成功概率在73%~76%范围之内,这就需要细致地分析对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作用机理和适应症,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生物反馈治疗便秘的适应症
罗育连,罗宏标,唐清珠,等【2】学者经过研究发现,生物反馈治疗方式可以显著改善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够促使患者的抑郁、交流积分明显降低,可以表明,生物反馈治疗方式不但可以将患者的肠道功能改善,还可以将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改善。二者之间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具体的治疗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析。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便秘的适应症,需排除带有心脏起搏器、肠道器质性病变、孕妇、盆底有金属物的功能性便秘患者。周烁,郝彦,姜海华,等【3】学者认为生物反馈治疗方式,不但会直接地影响患者盆底肌状况,还可以调节神经通路,进而影响患者大脑对肠道各项功能调控,在临床中表现为对支配肠道神经递质活性水平明显提升,与陈娟,赵伟,沙静涛【4】学者研究一致。也就是说,和其他治疗方式一样,生物反馈治疗方式也存在适应症,需要临床医生依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合理的选取,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2、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机理
伴随“生物-社会-心理” 医学方式出现,临床医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研究出了生物反馈治疗方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Bleijenberg 等学者首次运用生物反馈治疗方式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经过临床分析发现,有70%的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治愈,而后在临床疾病治疗中被广泛地运用。生物反馈治疗方式主要是在行为治疗方式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方式。该种治疗方式把近代的心理学、物理学以及精神生理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电生理设备,把和机体活动相关的机体中生物学信息,例如,肌电信息、脑电信息、皮肤温度信息、皮肤电信息、血压信息以及心率信息等,进行放大的处理,而后运用听觉和视觉的方式将其显示出。何羽【5】学者认为:患者可以对仪器进行控制和学习,提供出外部的反馈信息数据,自身有意识的对生理活动进行控制与调节,通过反复性训练,产生生物反馈的通路。进攻下丘脑、大脑皮质产出神经体液对其进行控制,将生理反应有效调节,将自身偏离正常范围各项生理活动纠正,进而对疾病进行治疗。
3、小结
生物反馈治疗方式主要是以操作性的条件反射干预作为基础,运用肛门直肠测压设备与盆底肌电图设备等,促使患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其在排便的过程中盆底部肌肉所处的状态,从而可以进行自我控制,适宜的放松与收缩腹部肌肉和盆底部肌肉,将自身的肌电活动异常问题纠正,将其生理反应进一步调整,建立与刺激正常排便反射,继而保障患者可以顺利排便,经过反复性训练,患者的便秘症状可以缓解亦或是消失,从而达到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洪燕秋,张书信,肖秋平,等. 热敏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肺脾气虚证的疗效观察[J]. 现代中医临床,2021,28(5):8-13.
[2] 罗育连,罗宏标,唐清珠,等. 电针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患者疗效及对肛管直肠动力学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8):3113-3117,3150.
[3] 周烁,郝彦,姜海华,等. 运动疗法结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1):48-51.
[4] 陈娟,赵伟,沙静涛. 两种生物反馈模式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疗效比较[J]. 现代中医药,2021,41(5):72-75.
[5] 何羽. 盆底生物反馈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 治疗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J]. 大健康,2021(21):66-67,70.
课题基金项目奉科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