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

黄荣拖

广西靖西市靖西中学 广西 靖西 533899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固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并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扩展。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关注学生的需求,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引言

在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形成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各种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意识才能被激发出来,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想法,新的思维,为实现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对于很多高中学校来说,由于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难度,使得高中物理科目的教学存在一定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物理学习的学习效率和水平自然也很难提升。究其原因,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局限性对其具有重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这对于物理学来说很可能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因为高中物理课程是非常注重理解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在这种背景下,高中物理课程急需课程改革创新,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应运而生。高效课堂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灌输式教育的弊端,从根源上解决高中物理课程效率低下的问题,进而使得想要学好物理的学生学起来更轻松,对物理没有兴趣的学生也能够发现物理的魅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

(一)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

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毋庸置疑,但高中生无论是自我认知还是自我控制能力,依旧处于发展阶段,其学习活动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做到“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帮助高中生获得学习物理学科的热情。在这一过程中,物理教师应把新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从教材的内容出发,在学生的发展特征以及个性化的发展基础上,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情境式教学拥有生动、直观、趣味性强等多种优势,能将教材中静态的、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知识内容,使课堂氛围更活跃,在高效课堂发挥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二)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效果较好,最常用的是多媒体技术教学。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课程重点内容“电动势”的过程中,难点在于学生很难理解电动势和非静电力作为代表电源特性的物理量的概念。由于这一概念的内容非常抽象,单纯依靠黑板形式是不能让学生理解和吸收的,因此教师应提出重点和难点,播放多媒体课件,并采用递进的方法,综合力分析能使学生初步了解非静电力,最后给出了正电荷从正负静电力到电流的变化过程。该方法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观察电动势和电动势的相关影响,并区分概念,从而解决学习困难,为今后加深对电动势的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不仅优化了课堂结构,而且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速度和学习水平。

(三)提高学习能力创建高效课堂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习活动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学会学习,指能够主动地调动自己的学习热情,有强烈的信心和坚韧性;同时也指能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地使用各种学习策略,尤其是在思维方面,会独立思考,有一定创造性。学会学习还要有能力开展团队学习,创造互动的学习环境,创造团队的整体效应。例如,在教学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学重点是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三幅图片,体会力和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进一步观察思考,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有推力和无推力时课本的运动状态,思考课本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学生会得出,有推力时课本会运动,无推力时课本停止运动。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得出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外力作用时物体才能运动,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教师让学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吗?接着教师让学生观察冰壶运动的情况,静止的冰壶,当受到推力时开始运动,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但当冰壶没有力的作用时,冰壶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运动,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违背。教师让学生继续思考:撤去推力之后,继续运动的冰壶为什么最终会停下?学生会说出是由于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由此又得出伽利略的观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正是总结了两位前人的观点才得出了自己的观点,诞生了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节课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科学规律的发现过程,教会学生学会探究科学现象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物理是自然学科,物理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这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也是新课程概念的重点。在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使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比如以学习“自由运动”为例,学生首先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必要条件,并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特性和规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本部分的重点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独立观察或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随机挑选一名学生一起完成实验,老师在高处让粉笔自由下落,让学生尽快抓住它。利用这种常见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加深“自由落体运动”的印象。而且,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可以更仔细地观察生活现象,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物理学科的教学变得更顺利,高中物理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帮助高中生学好物理学科,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好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志远.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1(10):79-80.

[2]李俊.核心素养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04-205.

[3]王春胜.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探析[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