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2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兰霖

屏山县中医医院 四川宜宾 645350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诊治的脊柱骨折患者,共88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采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患者为对照组,44例,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患者为观察组,44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凸畸形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变化情况以及VAS评分变化情况,明确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过不同治疗,两组凸畸形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均明显改善,VAS评分也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推广和应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脊柱骨折;后路手术内固定;手法复位;VAS评分


脊柱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由于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脊柱畸形、皮下血肿、活动障碍等[1],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本文选取88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研究对象88例,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各44例。对照组当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18-79岁,平均(48.55±5.64)岁;观察组当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19-77岁,平均(48.53±5.24)岁。2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比较分析。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借助X线对受损椎体位置进行明确,并标记,然后安放矫形复位枕垫,同时引入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使患者脊柱保持适度拉伸状态,进而实现通过体位姿势促进复位的目标。

1.2.2观察组 本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全麻,定位骨折位置,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悬空腹部,明确受损脊柱重心位置,并标记行切口,对棘突两侧椎旁肌进行分离,以暴露受损椎体,最后借助Weinstin定位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对定点部位进行固定,同时借助C型臂X线机的透视作用在受损椎体以及旁边椎体的两侧打孔,操作完毕之后使用氯化钠冲洗,放置引流管,缝合,手术结束。

1.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凸畸形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变化情况。(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疼痛评分,0-10分,分数高表示疼痛严重[2]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版本软件进行此研究,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变量资料以“t”计算用“(`x±s)”表示。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凸畸形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变化比较

经过不同治疗,两组凸畸形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凸畸形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变化比较(`x±s)

组别

例数

凸畸形Cobb角

椎体高度丢失程度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4

33.52±4.23

21.21±3.42

12.11±2.12

7.52±2.32

观察组

44

33.51±4.53

17.55±2.11

12.35±2.31

4.55±2.12

t


0.224

8.436

0.173

6.463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分,`x±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44

44


8.37±2.12

8.46±2.01

0.423

>0.05

6.12±1.34

4.32±1.24

6.631

<0.05

3讨论

脊柱骨折在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也是比较严重的一种骨折类型,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否则患者有生命危险[3]。目前,对于脊柱骨折患者,临床上主要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和手术方法治疗。其中保守治疗恢复周期比较长,预期效果不理想。因此临床上对这类患者多选择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在本次研究中,选择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案,与保守方法相比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分析原因如下:(1)该手术中,借助X线照射引导功能,对骨折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准确标记手术切口,因此手术治疗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出血量比较少,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4]。(2)该手术过程中重点考虑椎弓根的位置,经三柱中方式贯穿,从而骨折复位和固定比较好,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5]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经过不同治疗,两组凸畸形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均明显改善,VAS评分也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 本文的研究结果与梁衍涛,韩继成等学者[6]在相关课题当中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是有效的,可以将其作为临床治疗的优良选择。

综上所述,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推广和应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鑫,徐萌. 脊柱骨折治疗中给予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9):61.

[2]曲孔成,张记川,米秀青.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4):272-273.

[3]薛红军. 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2017,25(5):29-30.

[4]崔爱科. 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对于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2017,25(9):44-45.

[5]王彦明.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4):26-27.

[6]梁衍涛,韩继成,严京哲.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2021,49(6):67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