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成都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该病的病程较长,属于慢性病的一种,患者在患病初期只会显示出血糖缓慢升高的症状,很多患者在发现血糖水平升高之后并未当一回事,不注意控制饮食,同时还排斥药物治疗,这样就容易导致自己陷入慢性高血糖的状态,持续下去就会发展成为严重的糖尿病。糖尿病对患者的直接影响就是血糖异常升高,而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患者将长期处于血糖升高的状态或者血糖突然升高的情况,这样就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的残疾与死亡。当前临床中并未研制出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人们通常采取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的方法控制自身血糖,改善糖尿病各种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会发生复杂的变化,再加上很多患者自护能力不足、疾病认知缺失,很多患者擅自改变治疗方案,甚至出现放弃治疗的情况,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对此,人们应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能力,提高患者治疗恢复的效果,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本文将给出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
开展健康培训,普及疾病知识
糖尿病患者在医院诊疗之后就需要出院开展自我护理与治疗,对此,医院应定期组织患者参加糖尿病健康知识培训,为患者讲解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以及提高自护能力的重要意义,纠正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错误认知,能够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长期治疗方案,并且能够严格遵循医嘱坚持服药。除此之外,医院还应为患者讲解有效处理糖尿病的技巧,强调饮食调整以及运动辅助的重要性,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明白降糖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并且能够在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应对。除了患者自身,患者家属也应当陪同参加知识培训,了解相关知识,与患者统一对待疾病的态度,对患者后续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降低患者生活治疗中的风险性。
创新培训模式,提供咨询服务
除了健康知识培训之外,医疗人员还应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有效的咨询通道,满足患者的咨询需求,同时还能够有效指导患者的护理、治疗过程。医院可以建立糖尿病人微信群、公众号、网站等平台,接受糖尿病患者的直接咨询与交流。患者在私下的咨询中能够保持放松的状态,也比较能够透露自己的信息。医疗人员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将会了解到患者实际的顾虑,比如经济、社会交往等,以上很多问题都会影响患者自护能力的提升,但是患者往往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医疗人员此时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指导职能,为患者解答各种问题,消除患者的各种顾虑,引导患者形成自护理念,在后续的治疗中保持积极的理念。除了拓宽咨询途径之外,医院还可以在自护能力培训之后组织开展“联谊会”,邀请患者参加联谊会,并在联谊会中组织有奖知识问答,强化患者对自护知识以及疾病治疗知识的认知。另外,患者还能够在联谊会中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共同分享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此外,患者自护能力的培养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医院应联合患者家属构建一个良好的自护能力文化氛围,鼓励和支持患者自护行为。在自护能力培训过程中,家属应构建一个浓烈的学习氛围,在家中与患者一同体验不同的自护措施,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另外,家属还应鼓励患者根据自护培训的内容调整日常饮食与运动习惯,逐渐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改善糖尿病症状。针对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听信偏方停药、增加运动停药等问题,家属与医院都应及时纠正其错误认知,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最后,医院的知识能力培训是短暂的、有限的,但是患者服药治疗的时间却是非常长久的,医院方面应定期组织能力培训与考核活动,监督和监测患者的自护情况,促进患者自护能力的提升,改善患者临床病症。
践行知信行理论,培养良好行为
知信行理论运用于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提升方面能够提高患者的积极性,真正改变患者的自护行为。知就是通过知识培训等方法强化患者对疾病治疗以及自护能力的认知,而信指的是对患者信念的影响。医疗人员可以利用糖尿病态度量表测评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根据详细的测评结果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改变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经过多次访谈之后转变患者的治疗信念,同时告知患者科学的治疗方案与自护行为。此外,医疗人员还应为患者介绍信念改变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意义,培养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念。之后则应总结患者当前自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知”和“信”阶段完成之后,医疗人员应从行为上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护理方案。比如运动方面,医疗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增加有氧运动量,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目标。再比如对于饮食方面,医疗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工作生活、饮食爱好、运动强度等因素,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提升对其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医院应通过开展健康知识培训、创新培训咨询模式、践行知信行理念等方法强化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想法,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