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书香小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授业者,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时代的发展,科技的飞跃,多少的创新教学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教给学生恰当的技能方法,才能使其勇立潮头,成就一番事业。
常言道:一个好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益终生。可见一种能力的培养,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对于一名刚刚接受完整的系统教育的小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技能方法就要从小培养,这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小学生具有可塑性,对于习惯和能力的养成接纳性强。另一方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形成正确的学习能力,无疑对孩子的茁壮成长发挥巨大的作用。
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动手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有很好的功效。孩子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对于理科类的知识,皆可迎刃而解。
生活皆数学,数学皆生活。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及实践紧紧结合到一起,把枯燥的数字、公式、理论,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例子,让学生在兴趣及可操作性的基础上主动学习,自主实践,把实践成果化作刻骨铭心的理论依据,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这样就会筑牢成果,心领神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综合、细致、耐心、有序地引导、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出来。具体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引导,逐步训练。
把兴趣化作内驱力,养成主动探索的精神。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求知的旅途中,一经与兴趣为伍,就会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去探索,去求知。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体验方式。主动性的学习是学生把自己当作了学习的主人,能够亲力亲为亲身参与,在兴趣的驱使下会更加专注、有效地观察、实践,从而把兴趣化作了行动的内驱力,自觉自愿,无怨无悔,满怀激情,即使遇到问题和困难,也会视作挑战去接受,带着更大的兴趣去解决。而被动性的学习就是一种行为绑架式的方式,学生只是机械性地按照老师的部署去执行,缺乏自主探究的热情和动力,陷入乏味困顿、毫无生机的情感氛围中,必然会导致精神倦怠、反感厌弃的学习状态,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但对习惯的培养无疑会起到破坏作用,难以达成目标。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形成主动自主的探索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传授知识点时,精研细磨,找到导火索,才是最佳的途径。
把问题化作牵引力,树立有的放矢的目标。
带着问题来研究,永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生活的艺术就在于有的放矢地去化解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当一个个问题被击破了,那么结果也就会浮出水面。很显然,这种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止一个,这里的问题,有初始阶段提出的大目标,有围绕研究而形成的一个个的小目标,还有在解决过程中接踵而至的枝节目标,这些都是在探求过程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不容回避和忽视,而应直面和处理。把一个个问题处理好了,那么结果就会显明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兴趣素质的一个检验和反映。最明显的是,如何较少地出现问题,如何采取快捷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这里所要培养的,不仅仅只是一种方式,而是一种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放弃老套的方式独辟蹊径,激发独创性、鲜明性和创作灵感,让思想的火花永远闪耀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该是一种多么幸福而满足的事。
把评价化作进取力,培养合作竞争的机制。
知识是悟出来的,也是比出来的。小学生的自主性还比较差,还不能够有效地约束自己,形成一定的行为能力。所以分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小组中去发挥自己的特长,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是参与者,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奉献的团队精神,对于问题的解决无疑会帮助很大。在行动中,一定要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行动,在自觉的测量、制作、调试、记录、整理、归纳、总结中不断地训练自己,完善自己,对技能的养成,对品质的形成都有益处。而教师的评价评估也要实事求是,恰当得体,要肯定多于否定,鼓励多于批评,奖励多于惩罚,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觉得研究发现是一种高尚的情趣,只有做到完全接纳,才能够形成习惯。而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充分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意愿和兴趣,把引导和强化,把知识和理论,潜移默化地牵引进学生的心田,助推成功的体验、兴趣的深化以及人格的升华,所有这些都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地去行动,去获得。
四、把实践化作行动力,培养生活出真知的理念。
生活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王国的领域里,向生活去寻求答案,永远是最正确的选择。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主动性,又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指导实践,把数学和生活很好地联系起来,做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行动力、生产力,就会更好地指导实践,互为裨益。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数学精神的标签,带有数学的特性,一事一物一原理,一动一静一形态,无不彰显出自身的特性。在学生探求学问的初级阶段,就把科学精神引入其中,让学生撬开一个小孔,就可能窥见更大的世界,极大地促进求知欲,便会带来更大的惊喜。知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够断章取义,也不能够画地为牢,要进行行之有效的合理过度和牵引,不局限在只就问题而研究的界限,要充分把主动权教给学生,信任学生,使其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自由发挥,充分调动积极性、自主性、实践性,科学评估、奖励机制,都能够促进学生施展技能,达到不一样的境界。
现代教育教学,必须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配角,成为一名导演者、指挥者,甚至是一名参与者。把一个个知识点的探求转化为一场场的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表演与创作的天地里迸发灵感的源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疑是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和培养情操的良好手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的产生,靠的是教师对教育和学生深情的热爱,靠的是不断地钻研和学习、积累和储备。教与学都是一门苦差事,如何做到“苦”中作乐,教师的灵感和智慧是主导是关键。只有张开怀抱热情拥抱生活的人,才能得到生活无限的馈赠和奖赏。一句话,生活是吾师,处处皆学问,无缘化不开,只赠有心人。哪里有什么良师,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好习惯传承给后来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