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研究进展

慕子月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要:目的分析脑梗死偏瘫患者全方位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共10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全方位康复训练护理组给予全方位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分数、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全方位康复训练护理组护理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分数、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全方位康复;康复训练护理


  1. 引言

脑梗死即缺血性卒中,其临床特点为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及复发率高。有诸多因素会诱发脑梗死,高危因素导致大脑局部组织区域供血障碍,致使脑组织处于缺氧缺血状态,病变坏死后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表现。资料称我国脑卒中发生率为250/10万,发达国家为160/10万。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本病患病人数逐年增长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资料称即使脑梗死患者存活也有诸多患者遗留功能障碍,占比为60%~80%,其中日常生活无法自理者占15%,加重社会与家庭负担。因此,临床十分关注如何将脑梗死患者病残率降低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以增强其生命质量,在此情况下康复护理的作用逐渐凸显。现纳入60例患者,详述强化康复护理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入组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共104例,入组时间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男女分别是32例和20例,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5.12±3.24)岁。全方位康复训练护理组男女分别是30例和22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5.12±3.45)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大,P>0.05。

  1. 研究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全方位康复训练护理组给予全方位康复训练护理。

①体位训练。由于患肢肌肉松弛,静脉血回流不畅,易发生水肿。护理人员定期翻身,引导患者保持健康的侧卧位,每小时翻身1次,动作要轻柔,避免肢体过度牵拉而造成偏瘫。

②被动的锻炼。指导意识障碍患者积极主动的训练。安排家属学习被动训练的护理方法,学习按摩患者关节的方法,根据病情确定按摩强度和时间,一般控制在30 min内。通过对患者头部、上肢及手部的拇指、肌腱进行手指按摩,每日1次,根据患者耐力的大小逐渐增加按摩强度。

③患肢锻炼。针对患者情况,调整好患者的姿势,使患者由卧位向坐位、坐位、站立位、行走位等过渡。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根据患者的耐力水平调整训练强度,保证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④主动训练。在病情稳定后进行主动训练。护士安排患者进行肢体锻炼,从手指开始进行活动训练。肢肌力降至2级后,患者进行健侧活动训练,以帮助健侧完成患侧活动。

⑤坐位训练在患肢肌力恢复到2级的情况下,护士为患者安排坐姿练习,从坐到坐轮椅。最初的训练时间控制在每日5 min,然后逐渐增加到每日30~60 min。

⑥站立训练。在患肢肌力恢复到3级后,安排患者练习站立,家属协助避免跌倒。在患者恢复有肌肉力量后,可一次自行站立30 min,引导患者练习走路,避免跌倒。

⑦步行训练。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行走;经缓慢适应后,患者可逐步过渡为单独行走。每日的训练时间要适当,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在训练期间的表现。如患者感到头晕、头痛,应立即停药,让患者休息。

⑧语言功能训练。失语也是脑梗死后的主要症状。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简单伸舌等主被动训练,指导患者练习单音节词的发音,然后让患者练习简单句。患者逐渐掌握该方法后,可以让患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回答问题,培养语言能力。当患者在练习中取得进步时,应该鼓励他们提高训练的信心。

⑨生活能力训练。训练患者手持物品不落地、梳头、洗脸、刷牙、换衣服等生活中的动作。训练中,医护人员必须陪同和监督患者,以免发生二次伤害。

  1. 统计学处理

本组获取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护理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分数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护理前二组病患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分数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P>0.05,而护理后全方位康复训练护理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分数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评估组间护理干预后各项临床指标

组别

n

时期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分数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全方位康复训练护理组

52

护理前

21.12士2.45

34. 57士6.12

11.0土3.28



护理后

8.02士1.21

78.56士7.21

26.24士331

对照组

52

护理前

2124士2.12

34.45士6.13

11.10士301



护理后

13.34士1.56

63.45士7.11

21.4士3.56

总有效率比较全方位康复训练护理组总有效率97.06%(33/34)高于对照组76.47%(26/34),P<0.05。

  1. 讨论

针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积极的康复锻炼是降低疾病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康复训练护理是近年来先进的护理模式,广泛用于脑梗死护理中,尤其适用于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中在予以患者卧床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肢体按摩、受压处护理以及康复阶段关节训练等,进一步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本文研究结果与张苑娜等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试验组落实强化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干预后,试验组脑梗死患者的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偏瘫肢体活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指标经统计学计算,P < 0.05。由此说明,常规护理辅助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综上所述,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满足了护理需求,加速了患者康复,改善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预后效果良好。

结语

常规基础护理侧重于疾病治疗效果,缺乏针对性康复训练相关内容,患者偏瘫恢复效果不佳。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案,其主要目标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确保康复训练效果,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病情及耐受程度设定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循序渐进的完成康复计划,并加强训练监护,如患者产生异常需及时停止运动。由此可知,脑梗死患者护理中采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齐慧.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3):150-151.

[2]张巍丽.早期高压氧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障碍的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1):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