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景观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以烟台市清洋河滨水景观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城市滨水景观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 —— 以 烟台市清洋河滨水景观带 为例

徐子喻 徐哲 孙浩钧 吴依婉

温州商学院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要: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增加,城市滨水景观空间日益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打造多样滨水休闲空间以及多层次植物景观等,可提升城市形象,扩展城市休闲空间,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烟台市清洋河滨水景观带为例,通过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的分析,发现城市滨水空间导致空间活力不足的四个问题。本文提出相应提出相应策略,以提升空间活力。


关键词:滨水景观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增加,城市滨水景观空间逐步地进入并日益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城市滨水空间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组成成分,兼具景观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及社会价值,对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意义尤为重要。然而现阶段城市部分滨水空间其价值被忽视,存在四个典型问题:1、地域历史无传承;2、滨水空间休闲设施单一 ;3、滨水生态修复不足;4、滨水空间交通系统不完善。

本文基于城市滨水景观的含义和特点,分析总结现阶段城市滨水景观空间案例典型问题,进一步探索城市滨水景观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为今后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1. 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含义

(一)滨水景观空间内涵

城市滨水景观空间是以水系为主题的城市开放空间,是集地域文化、生活休闲、商业娱乐、建筑形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区域。作为展现一个城市的风向标,滨水景观对于城市品质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地块活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现有研究资料表明,滨水空间以下四个要点。[1]

  1. 景观空间序列的设计,利用亲水平台、绿道、景观小品等串联起不同的景观空间。

  2. 景观主体结构的设计,滨水景观的各部分具有差异性的同时,也有统一性,彼此相互协调,构筑具有层次性的滨水景观空间。

  3. 景观结合自然的设计,应最大限度的保存原有的自然植物,充分展示独特的地域特色。

  4. 注重历史文化的设计,在原有空间的用地功能,不能适应城市用地功能的情况下,将空间改造成滨水景观空间,应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去除陈旧无用的杂物,保留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意义的实体。

(二)构成要素

滨水景观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的开放空间,是人们在城市中与自然接触的公共活动区域。

根据现有研究及理论,可以将滨水景观空间分为以下两大要素。[2]

1.自然景观要素

自然景观要素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水文特征、气候类型以及绿色植被。主要是由所处的位置所决定,气候类型决定了景观植被的类型,且这些因素受人为干扰的可能性较小。作为城市天然的保护罩,其调节城市的气候,净化城市的水源,减少城市的水土流失。设计师们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保留原有景观特色同时弥补自然景观所给人们所带来的不足显得尤为重要。

2.人工景观要素

人工景观要素是指人工修建的景观设施,是设计师对不同自然景观的弥补与在改造,颇具其匠心独具之意。包含道路绿化和景观小品等人工景观,其依托于各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对城市形象的构建与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别具特色的人工景观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人工景观兼具舒适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出行娱乐的需要,给市民更多的欣赏景观的空间,是滨水景观建设中重中之重的一环。

二、滨水景观空间案例解析——烟台市清洋河滨水景观带为例

清洋河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流域面积 2282k㎡,流经烟台市福山区、芝罘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栖霞市3个县(区)全长74 km公里,是福山区,芝罘区的行政分界线。清洋河为烟台市极其重要的一条河道,供应周边区域生活用水。

自然景观情况

清洋河水位季节变化大,清洋河冬季大部分河床裸露,局部有水洼,存在一定的干涸现象,夏季常水位5.25m,近年来,常水位也在逐年下降,四周河岸周边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清洋河具有较好的生态资源及景观资源,是冬季候鸟重要的栖息地之一,但其价值却被忽视,仍未有较好的景观设计开发与保护。

人工景观情况

清洋河作为一条时代孕育这地块周边区域居民的河道,周边有5个社区,辐射总人口79217人。在两公里内的河段处,分布有4所学校。其上游建有水库,河上游水库在非汛期调蓄时,不向下放水,切断了清洋河的水源,影响着周围居民的生活情况,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河道的生态保护理念也在逐步下降。

  1. 清洋河滨水景观空间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周围城市建设不均衡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偏向于将旧城区建筑物改造或重建成新型的商业建筑,重视其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忽视对城市自然景观的维护和建设,滨水空间设施单一,周边居民被动的远离原生活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文化的发展被放在了次要地位。人们对历史印象的缺失,记忆逐步消散,对河道的生态保护理念逐步下降。

(二)周围缺乏环境管理

依托优良的地理位置,大部分滨水地段拥有较好的生态资源及景观资源,部分区域未设立河流周围空间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缺乏管理,价值被忽视,仍处于“野生状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地块生态多样性逐渐降低。清洋河特殊地形以及季节性的变化造成当地独特的滨水问题,冬季的河流干涸裸露,如果不加入人为因素的干预,清洋河的滨水空间以及生态系统很难维持下去。

四、城市滨水景观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一)挖掘当地特,传承滨水空间历史文脉

现阶段研究大多只注重水体本身的整治,忽略了城市空间的整体联系,以及只注重环境的美观功能,忽略了环境的生态性等片面的复活策略探索。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其生态价值,利用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统筹安排城市滨水区与周边土地、道路之间的关系,将生态活力、地块经济活力及居民活力进行联动提升。[3]

(二)丰富滨水空间设施,增加空间活力

目前的滨水景观基本以水为主,忽略了植物的作用。此空间由植物和水共同打造,注重植物的利用,根据植物特性打造不同景观空间,做好植物搭配做到一季突出,季季有景,给人带来不同的景观和心理感受。

(三)改善驳岸设计,增加生物多样性

滨水景观带附近有不同程度远近的学校,为周边中小幼打造专门的实践场地,学生参与水质检测、亲水观鸟、植物种植。放置可以观察小动物的观察场所,记录小动物的日常生活状态。景观特色与教育空间同步打造,根据场地具体状况,适当地与滨水空间进行整合设计,可设置运动场地。

(四)完善交通设施,增加引导性

完善绿地系统,设置连贯的滨水绿道,配合植物设计,形成沿江绿色生态通廊;同时可供人们进行休闲、散步、慢跑、骑行等活动,使得人们增加更多出行的可能性,和交通的便利性,形成健康绿道活动空间。

结语

通过生态、人流及文化等多方面以期待打造一个具有活力的城市滨水空间,满足周边市民及政府共同诉求,同时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个具有生态价值,教育价值,景观价值及休闲价值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滨水会客厅,实现自然景观与人类居住环境、生态系统与经济共同提升,是全人类为之努力而奋斗的长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秋羽 . 城市滨水休闲空间景观设计分析——以沈阳市卫工明渠为例 [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5).


2] 徐桦 . 城市广场人工水景设计要素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 西南交通大学,2014


3] 陈梦椰 . 重庆主城核心区滨江高架桥下部空间利用的调查与研究 [D]. 重庆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