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与《黑龙江旅行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4

马克与《黑龙江旅行记》

马驰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摘要:自彼得大帝改革后,俄国国力渐强,不断向远东地区扩张,黑龙江流域首当其冲。在此背景下“阿穆尔问题”逐渐在俄国政界、学界开始广泛讨论。1855 年,探险家马克受俄国地理学会的命令,开始对黑龙江进行为期一年的考察。马克将考察期间的见闻经历以及黑龙江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习俗编纂成书,即为《黑龙江旅行记》。本书对研究黑龙江流域 19 世纪的风貌有着重要的历史学和人类学价值。


关键词:《黑龙江旅行记》;马克:沙俄


一、《黑龙江旅行记》的自然地理状况


(一)黑龙江的水文特征

马克考察队乘船沿河行进,去程时,考察队乘坐木排和平底驳船顺流而下,返程途中因河流结冰,使用马匹和爬犁运输物资。所以,了解黑龙江的水文特征是马克考察队首待解决的问题。


在马克之前,俄国人对黑龙江、特别是松花江的认识并不成熟。松花江是一条在民族学、地质学和纯地理学方面,完全不为人们所知的河流。而俄人掌握的一些材料,支离破碎,非常不足,根据它们根本不能形成关于阿穆尔河这一部分的总概念。马克首先界定了阿穆尔河、黑龙江、萨哈连乌拉等概念。马克以“阿穆尔河上游”这一称谓称呼黑龙江源头鄂嫩河至同江段的长到 325地理哩的江面,此段即满语中的萨哈连乌拉。


而至于今黑龙江同江段到庙街入海口处的江面,马克认为此处应该为松花江而非黑龙江。换言之,马克坚信流程较短的松花江是阿穆尔河的干流,而萨哈连乌拉则为支流。除援引满人的看法之外,马克从两个角度进行了简要的证明:其一,由萨哈连乌拉和松花江汇流而成的阿穆尔河流向东北。而松花江自诺尼乌拉注入处起,到同萨哈连乌拉汇流处止,也保持着这个流向。相反,萨哈连乌拉却是从西北流向其与松花江的汇流地。其二,马克通过观察松花江江口沙洲的形状进行证明:在松花江江口前边的阿穆尔河中以及该江口上边不长一段萨哈连乌拉中,有一些相当大的长形低平沙洲。它们的纵轴心都程度不等地和松花江相平行,而与萨哈连乌拉的水流呈倾斜状。


由此,马克认为阿穆尔河是松花江的下游。“迄今为止已知的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事实同样使人确信,由松花江和萨哈连乌拉汇流而成的河流应看作是松花江的延伸。”1


对于阿穆尔河的干支流方面,不同部族对黑龙江各段的称谓又不尽相同。马克也逐一梳理——黑龙江下游的通古斯人以“马木”称呼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同江)一直到入海口的下游江面。而奥罗绰人和马涅格尔人则以“石勒喀尔河”或“希勒喀尔”,称呼上游从石勒喀河和额尔古纳河的交汇处到同江段江面。此则满人称呼中的“萨哈连乌拉”。


马克坚信“阿穆尔地区目前认识上的这一空白只有依靠科学旅行才能弥补 ,这种旅行将为我们提供充分而可靠的有关整个松花江流域的材料。”借而使得俄国贸易“能够指望这条河提供许多好处”。



(二)动植物分布情况

马克考察队一路顺流而下,需要采集植物时会离开主船,乘小船登陆,采集动植物。马克坦言,“在这条河上迅速航行,要得出这一地区动植物分布的正确概念,根本沒有可能”。  2


但马克等人还是收集到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由于数量较多,所以特地分门别类,委托五人整理其收集的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植物、扁体、环节、多足、甲壳和软体等动物以及募翅目动物等等。对于黑龙江流域的鱼类资源,马克也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比如分布最广的有鲤鱼和鲟鱼,此外还有特别是杰利(哲罗鱼)、沙克卡松(雅罗鱼)、苏戈其纳(细鳞鱼)、朋杜、休布(赤梢鱼)、呼图(卡达白鲑)等。马克也记载了生长于黑龙江流域的特色植物,如李树、达斡尔檐、黑醋栗、绣线菊、稀花米口袋、多茎野豌豆、掌叶堇荣、单花鸢尾、芍药、老鹊草、蒿、瓦松、舞鹤草以及其它植物,并逐一采集制作标本。


二、《黑龙江旅行记》所考察的人文地理状况

(一)民族情况

马克在《黑龙江旅行记》中对很多生活于黑龙江沿线的民族都有所记载,按照顺序主要记载了布里亚特人、奥罗绰人、马涅格尔人、毕拉尔人、黑斤人和满珲人。内容主要侧重于这些民族的体貌特征、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

1.布里亚特人

他在经过乌达河下游河谷地带时,对布里亚特人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由来和分布都进行了记载,他写道“有些地方分散着一些布里亚特人的帐篷,而在覆盖着上年的矮棵牧草的丘陵上,大群大群的羊在游动,它们还在觅食异常贫乏为饲草。我或到奇怪的是,这些羊的毛色大部分都是头黑身白。”3


对于布里亚特人的聚居地,马克写道“他们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南的大部分地区,从流注安加拉河的奥卡河延伸至达斡尔地区的鄂嫩河,从中国边界到勒拿河上游,就是说,这一民族分布的整个空间处在东经116°和137°,北纬50°和55°之间”。4


此外马克在《黑龙江旅行记》中也对布里亚特的部族历史有所记载。他援引俄国历史学者里特的分类,将蒙古人分为纯粹蒙古人、埃廖特人和卡尔梅克人、以及布里亚特人。此外,马克还记载了布里达特人自 1689 年《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因为俄罗斯人大量进入,导致布里亚特人渐渐减少。反映了 17、18 世纪沙俄对我国的殖民扩张。

2.奥罗绰人

在石勒喀河的上游卢尼亚河处,马克考察队首次遇见奥罗绰人,他记录了奥罗绰人的体貌和穿着。奥罗绰人身材矮小、眼睛很小、眉毛稀疏、前额窄低。体毛很少。(奥罗绰人)“穿着长达膝部的用鹿皮缝制的简陋衣服;下身穿着窄皮裤,足登一双矮腰靴子,靴腰用皮条扎紧。女人头上系一条头巾,并佩戴耳坠。男女均留长辫。”5


俄国人将生活在阿穆尔河上游和外贝加尔地区,种族上属于通古斯族系的民族称作奥罗绰人。马克坦言他不无法确定“奥罗绰”和“通古斯”的含义,不过通常认为“是由奥龙(鹿)一词派生的”,所以“奥罗绰”是养鹿的人。


奥罗绰人不属于单纯的游牧猎部族,而是“漫游部族”。在河流没有结冰期间,捕鱼是奥罗绰人的主要活动。而其捕鱼工具(乌梅卡)是整个欧洲俄国所通行的,马克分析这“是从额尔古纳哥萨克那里仿效来的”。奥罗绰人将乌梅卡放置在黑龙江的支流上,等待黑龙江洄游鱼溯游而上,捕获的鱼供夏季食用。同时,马克特地强调了奥罗绰人从来不在黑龙江干流上进行捕鱼,有可能是渔猎民族深知敬畏自然,不能竭泽而渔的道理。


秋季,阿穆尔河进入结冰期,奥罗绰人开始狩猎,他们以鹿哨引诱野山羊和獐子,架设栅栏截断野兽的去路,设陷阱和机关捕猎。此外主要的狩猎活动是打松鼠。而除了打猎之外,奥罗绰人也会驯养动物。而失去驯鹿的奥罗绰人,也会在俄国村落附近过着定居生活,为哥萨克做零工谋生。



3.马涅格尔人

马涅格尔是额尔古纳河畔俄罗斯人对附近通古斯人的称呼,也称“曼吉尔”和“米涅格尔”。他们自称马尼亚黑尔,这一名字并未见诸中国史籍,满人称其为鄂温克人。马涅格尔人与奥罗绰人共同生活在阿穆尔河上游,彼此以涅威尔河为分界,过着半游猎半定居的生活。马涅格尔人春夏靠近河岸居住,冬季进入森林深处。马涅格尔人长相呈现出蒙古人种,小鼻子高颧骨。“体格大部分强壮匀称,具有中等甚至相当高大的身材。”6他们以捕鱼狩猎为生,居住环境和着装以及生产活动都近似奥罗绰人。马克还记载了清政府对马涅格尔人征收实物税。每年 12 月上旬,达斡尔商人和满洲官员同时抵达,开始交易和征税。


4.毕拉尔人

经过了瑷珲城,兴安岭逐渐与河岸并行,山脉时远时近。这里居住着通古斯部族的毕拉尔人,他们捕鱼和狩猎是他们的主要活动,他们放弃迁徙,开始定居,并种植蔬菜、并饲养牲畜。毕拉尔人住在圆锥状的窝棚里,外面覆盖芦苇。毕拉尔人的体貌和衣着都近似满人,马克认为毕拉尔人之前与马涅格尔人同属一个部族后来受满人影响,而逐渐“满化”。大体上,毕拉尔人分布于兴安岭以西,而在兴安岭东麓,生活着与毕拉尔人明显不同的民族。


5.黑斤人

同江段通古斯人即黑斤人,该部族自称为栖林人。他们居住在松花江江口到乌苏里江江口的阿穆尔河两岸。马克认为黑斤人在种族上居住在下游的果尔特人同源。而因其受到满人影响,吸收了新的风俗习惯,“正在由以渔猎为生的果尔特人的半野蛮生活向满人的(农耕)文明过渡。”7


6.满珲人

满珲人生活在黑龙江下游,尼翁牛村至普禄村一带,自称奥尔恰人。满珲人生活习俗与果尔特人基本同。差异点则是满珲人将捕鱼作为主业,而狩猎则次之。他们居住在木头和泥土盖成的土房。满珲人普遍养狗,室内有一张大案子,供狗坐卧于此。满珲人夏季着鱼皮,上面点缀各种花纹配饰。冬季着狗皮以御寒。



(二)地方行政组织情况

自顺治年间起,清朝政府多次派遣官兵,深入到黑龙江下游及沿海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对散居在这里的各族居民进行编户入册,加强管理。8除将部分部族编入驻防八旗和布特哈(打牲乌拉)之外,清政府对东北地区实行边民姓长制。清朝政府根据他们固有的血缘姓氏及其居住的地域村屯分别设立姓长(哈拉达)、乡长(嘎善达)及穿袍人,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地方基层组织,对当地边民进行管理。清政府每年一度巡行,黑龙江下游居民征收赋税。马克也承认“中国政府自古以来就管辖着阿穆尔河两岸”;以及“松花江过去一直是而且至今依然是中国政府活动达到这里的区域。”


《黑龙江旅行记》中对清政府编鄂温克人(原文译为玛涅格尔)入八旗的事件有较多记载。马克写道,“玛涅格尔的男人从出生到二十岁,列为未成年(西丹),不缴贡税,不服兵役。从二十岁起缴纳人头税,而且一经政府征召,便立即编入八旗。”9马涅格尔人的贡税为一年一张貂皮,由部落头目收集,满洲官员每年 12 月和 3 月前来库马拉河口征收贡税。身体残疾和年满四十者将免缴贡税且免服兵役。



其次马克对黑龙江下游所设的“噶珊”也有所记载,比如查克津、乌克素米、绰拉剔、萨尔古、富达里、巴哈里、库拉古、优克特、阿集、德楞、扎伊、奇集等等。《黑龙江旅行记》不仅记载行政机构的设置,而且还大量记载设卡巡边的情况。根据马克将卡伦设置原因归纳为:巡视边界、捕捉逃犯、监视当地居民的活动、验看过往商人的护照等四种。


(三)城址及卡伦情况

17世纪中叶起,俄国哥萨克开始在黑龙江沿线修筑城堡,如阿甘堡、库马尔堡、雅克萨堡等,开垦土地并对当地部族征收实物税。卡伦制度,为蒙语音译,意为军事哨所。《大清会典》中亦有对卡伦的解释,“于要隘处设官兵暸望曰卡伦”。10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为抑制俄人进一步入侵,清政府在黑龙江沿岸设置驻防卡伦,根据其位置分为外卡伦与内卡伦。其职责均为执行国境的警戒和巡逻任务。11


马克在《黑龙江旅行记》中记录了黑龙江沿岸的城址村落和驻防卡伦。这些城址有俄人修筑的,如阿尔巴津、库马尔堡等;也有清政府修筑的,如瑷珲新旧二城;驻防卡伦有库马拉、乌鲁苏穆丹、 大黑河屯、将军屯、图勒密等五处。


1.阿尔巴津

5 月 27 日,马克考察队抵达阿尔巴津。1650 年,哈巴罗夫率军从雅库茨克抵达这里。并于次年建立堡垒,此后到 1689 年的 30 多年见,中俄展开了争夺阿尔巴津堡的过程,直至 1689 年 8 月,中俄于涅尔琴斯克签订和约,这场阿尔巴津争夺战以俄国人撤出结束。值得一提的是,马克在阿尔巴津见到了马涅格尔人,他们自述族人曾给 1854 年穆拉维约夫远征队担任向导,后来被清政府处决。


2.库马尔堡和库马拉卡伦

在库马拉河(呼玛河)河口附近,黑龙江江面开阔,形成河曲,岛屿纵横交错。库马拉卡伦即在此处,该卡伦官兵每年冬季返回珲春过冬,春季到河流封冻之前都会驻扎此处。库马拉河从上游到下游生活着达斡尔人和马涅格尔人。


1652 年,俄国探险家哈巴罗夫沿阿穆尔河返回俄罗斯时,在库马拉河河口修筑了城堡,即库马尔堡。成为俄人侵袭的据点。后被清军摧毁,两年后重新修筑。后来阿尔巴津建立,库马尔堡逐渐衰落。12


3.乌鲁苏莫顿卡伦

在经过了库马尔卡伦后,马克顺流而下,抵达了乌鲁苏莫顿卡伦。乌鲁苏莫顿卡伦由三栋房屋做成,并建有孔庙。乌鲁苏莫顿卡伦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各驻防卡伦的集结地。每年5月中旬各卡伦在此集合,逆流而上,前往阿穆尔河上游额尔必齐河处进行巡视,冬季撤离。乌鲁苏莫顿卡伦的任务是抓捕罪犯、维持治安、以及查验过往商人证照。


4.瑷珲城

从结雅河河口一直到小兴安岭,黑龙江进入了长达 300 里的宽阔水域,这里地形平坦,草甸茂密,地广人稀,仅在大黑河屯到霍尔穆勒津一带 75 俄里的区域人烟密集。在经历了大黑河屯、小黑河屯等村庄后,马克抵达了“阿穆尔河唯一的满人城市”——瑷珲城。瑷珲城亦有别称:满语称“萨哈连乌拉霍通”,当地人称“瑷珲霍通”,俄人称“艾贡”。


瑷珲城坐落于黑龙江右岸的一处狭窄地带,长三俄里,最宽处半俄里,建有方形木质栅墙,边长100 俄丈,四面皆开门,四角有岗楼。栅墙份内外有两道,外墙高 7 俄尺,内墙高四俄尺半,两墙相距一俄丈。城中有庙宇、衙门、官家建筑和府邸、钟楼。房屋均为典型的木刻楞样式“墙壁由圆木纵横搭成,不甚紧密,中间的空隙抹上黏土”13。马克在去程和回程都途径瑷珲城,特别是回程期间,由于江面濒临封冻且物资不足,不得不驻留瑷珲求助于黑龙江将军。所以马克在对瑷珲城有较深了解,并绘制了平面图。由于瑷珲城功能完备,马克评价其为“阿穆尔地区满汉生活的中心”14



四、对《黑龙江旅行记》的评价

首先,马克的《黑龙江旅行记》对清政府官员等级、职能、基层管理多有描写。客观上佐证了清政府对黑龙江沿岸地区掌握统治权。在返程滞留瑷珲城时,马克等人在面对监视居住时也极力配合,马克一直在等待齐齐哈尔的消息,而后黑龙江将军衙门给瑷珲昂邦发来公函,禁止马克等人由满洲直趋楚鲁海图哨所。而马克等人只能继续驻留瑷珲等待北京答复。一直等到命令才敢继续返程。除了补给不足不得不“寄人篱下”,也侧面反映了清政府的统治力。

其次,马克的《黑龙江旅行记》较为科学完整地考察了黑龙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状况,细致地记载了沿途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习俗。另外在考察途中,马克也对满洲习俗保持尊重,避免与当地居民和官员发生冲突。当然,这些考察笔记也成为了沙俄进一步侵占东北地区的参考资料。正如马克在序言中感慨“因此可以相信,现在几乎完全荒无人烟的新获得的土地不久就会因为涌入俄国工业的稠密人口而繁荣起来,成为俄国所有与之邻地区的粮仓。一俟大量移民完成,阿穆尔地区将使我们同美国、日本以及中回的富饶省份接近起来。”15


最后,马克的《黑龙江旅行记》见证了沙俄侵略者逐渐蚕食东北。马克每行进一处,都会与附近的俄国武装远征队联系,寻求协助。同时,《黑龙江旅行记》也记录了俄国人在黑龙江沿途建筑堡垒,建设村落展开殖民活动的行为。而对于这些明目张胆的入侵行为,清政府依然视而不见,反映了晚清边疆治理能力的低下和清政府日益衰败的颓势。1858 年,即马克考察团结束行程的两年后,《中俄爱珲条约》签订,清政府彻底丧失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黑龙江则由内河变成了中俄界河。

作者简介:马驰(199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 2019 级研究生,边疆史方向。




1 (俄)马克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 黑龙江旅行记,[M].商务印书馆,1977.p196


2 (俄)马克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 黑龙江旅行记,[M].商务印书馆,1977.p144

3 (俄)马克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 黑龙江旅行记,[M].商务印书馆,1977. P17


4 (俄)马克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 黑龙江旅行记,[M].商务印书馆,1977. P19

5 (俄)马克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 黑龙江旅行记,[M].商务印书馆,1977.p70

6 (俄)马克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 黑龙江旅行记,[M].商务印书馆,1977. p105


7 (俄)马克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 黑龙江旅行记,[M].商务印书馆,1977. p205

8 周喜峰.清代黑龙江地区的边民姓长制与贡貂赏乌绫[J].奋斗,2020(02):72-73.

9 (俄)马克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 黑龙江旅行记,[M].商务印书馆,1977. p120

10 托津等著. 嘉庆《大清会典》卷五十二《理藩院》,嘉庆二十三年刊本.

11 金海等著. 清代蒙古志[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12 (俄)马克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 黑龙江旅行记,[M].商务印书馆,1977. p143

13 (俄)马克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 黑龙江旅行记,[M].商务印书馆,1977. p401

14 (俄)马克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 黑龙江旅行记,[M].商务印书馆,1977. p155


15 (俄)马克著,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组译. 黑龙江旅行记,[M].商务印书馆,1977. 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