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委党校 北京 102200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这一制度是我国坚持党的领导、团结群众的法宝,它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民主集中制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民主集中制由苏联传入,在我党建立初期,民主集中制就得到了党内广泛认可。本文选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主集中制的形成及发展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新时代坚持民主集中制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集中制度;形成;发展
引言
民主集中制最初诞生于苏联,后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民主集中制,从名字来看即可发现该制度是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而在新民主革命时期,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和“集中”之间的关系也经过了不断的进化,从过分强调“民主”或“集中”,逐渐转化为两者的有机结合,最终明确为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的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变化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背景有关,也与党的理论建设不断完善有关,探寻该时期民主集中制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指路明灯。
民主集中制概述
民主集中制也就是以“民主”与“集中”作为基础,既实施民主又实施集中,把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形成一种体制。在1949年,中共第七次全代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央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定义了民主集中制概念,表示集中要在民主基础上集中,民主要在集中领导之下实行民主的原则,因此,成为了今天所表述的“民主集中制”经典。共产党如是看待民主集中制:一方面是把民主看作是“根基”的集中。而另外一方面是把民主视为“指挥官”式的民主,规定了党的一切选举、一切决议、一切会议都必须有统一的纪律、党章,统一的行政领导,群众党员干部都必须由国家统一领导做实事办大事。如果民主没了集中,那么民主制必将导致极端民主化。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民主集中制度的形成
党在一大中《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规定了:“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就是指我们当今所说的“民主集中制”。这就明确了党从初始时期,就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体制方向。在党的二大党章规定过程中,《决议案》获得通过,首次详尽明确规定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七条。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集中制的实践
在确立和形成后的民主集中制度,不管是制度上还是理论上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在民主集中制框架下,一则要实施民主,另外还要实施集中。因此,要妥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那个时期,因为是党建初期,在实际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由于受党的领导人陈独秀片面的极端主义干扰,在党内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家长制作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蔓延,因此原本理想中的民主集中制却遭到了破坏。在1928年7月间党的六大上提出了中共《政治议决案》,这次提出要“实施真正的民主集中制”,那个极端复杂的时期,即便党组织还处于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还要“保证党内民主的决议”以及“实施集体讨论和集体决定”。在六大实施的党章中,把党的各级组织由下级服从上级,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选举产生这三条被列为民主集中制的三原则。这里表明不光强调民主,还强调集中,显示出在历经陈独秀家长作风之后,在党内对民主集中制拥有了新的创新。在经历了家长作风之后,党内要求发扬民主的声音不断高涨。而这个时期,极端民主化的思潮又得到了滋长。有些党员干部错误地提出要“绝对自由,党内极端平等”,对于这样的错误倾向,在1929年6月间,党的六届二中全会提出制定了《组织问题决议案》强调“在党内无产阶级基础削弱了党的政治水平线,加上白色恐怖造成党内民主执行受限是有条件的”。尤其是对红四军内部的极端主义思潮,在1929年9月,中央颁发了重要文件提出:“党的所有权利属于中央机关,非常正确且不可动摇,“家长制”削弱了指挥机关权力,维护了极端民主化倾向”。此时,毛泽东针对中共第四军的问题,代表大会作了《古田会议决议》议案,确定了肃清极端民主化思想的策略,毛主席主张:“一是在理论上清除极端民主化思想,二是从组织上实施集中制下的民主生活”。在此,毛泽东明确强调“少数服从多数,必须拥护多数人通过的决议,不得在行动上做任何反对。”是民主集中制的纪律之一。在《古田会议决议》后形成的党的集中领导原则,对于实行集中和开展民主生活非常有利。在1935年10月间,中共中央跟随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共中央在此度过的。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集中制问题上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到了1937年5月,毛泽东为调动全体党员人民争取民主,实现抗战主张,曾多次强调在党内实行民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毛泽东指出:“要党有力量,必须依靠党的民主集中制来调动党的积极性。”在对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制与集中制的关系进行论述时,毛泽东主张实施民主制最能够发挥人员积极性,应把对民主集中制的实施和认识更有效地向前推进。在1938年9月到11月期间,在延安召开了党的六届三中参会,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针对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建设思想。在这个时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又有了深刻认识。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把民主集中制的论述提高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水平。众所周知,民主集中制运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路线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党所倡导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实行民主又有集中的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实现群众路线在党的实践活动中的好作法。在1945年4月,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在这里民主集中制又有了新的发展。在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报告,对民主集中制又提出了新的科学论述,他指出:“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4民主集中制研究的意义
当前我国政治、军事、文化的发展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与我国体制优势不无关系。民主集中制的落实可以将各项资源集中起来,为某一领域发展提供巨大驱动力,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正是在民主集中制的优势中集全国之力对武汉等城市进行援助,提高了疫情控制效果。研究与发展民主集中制,是未来我国各领域发展的重要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集中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探寻,可以发现,民主集中制从我党建立之初就已经受到了党内主要领导者与理论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可,民主集中制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与我国革命发展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为我国革命发展提供了较大的驱动力,这也给我国当前民主集中制的完善与科学运用提供了参考价值,我国党史研究人员还应积极分析民主集中制与党组织发展、我国革命历程的发展等的关系,为我国当前各领域发展、建设提供助推力。
参考文献
[1]徐天承. 民主集中制逻辑的历史形成(1927-1929)[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3):8-12.
[2]潘立刚. 民主集中制是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基础[J]. 学习月刊,2010(3).
[3]全建业. 系统论视角下党的民主集中制制度体系构成[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2(1):31-34.
[4]黄百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创新与发展[J]. 前线,2021(3):17-22.